马琰琰 杨冬梅 王芳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由于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造成的皮肤及粘膜黄染[1]。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表现为皮肤粘膜不同程度的黄染,黄染多为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黄疸持续7~10天消退[2]。患儿一般无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脑损伤,甚至危及生命。目前,临床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法主要是光照疗法,而光照疗法过程中的护理也至关重要。我院2009年2月至2010年7月共收治7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应用光照疗法,经精心护理后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本组7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就诊时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粘膜黄染,实验室检查血中胆红素均超过 220.6μmol/L(12.9mg/dl)。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及血胆红素值的增高,按《实用新生儿学》[2]的诊断标准确诊为新生儿黄疸。
2.治疗方法:光照疗法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患儿痛苦较小,家长比较容易接受。各种原因所致的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均可进行光疗。胆红素能吸收光线,以波长450~460 mm的光线作用最强,由于蓝光的波长主峰在425~475mm之间,故临床上被应用为光照疗法的最好光源[2]。
本组7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应用光照疗法治疗3~7天后,黄疸均能消退,无死亡及胆红素脑病发生,均痊愈出院。
1.观察病情,做好相关护理:护士应注意观察患儿皮肤粘膜,巩膜的色泽。根据患儿皮肤黄染的部位和范围,估计血清胆红素的近似值。注意神经系统的表现,如患儿出现嗜睡,肌张力减退等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3],立即通知医生,并做好抢救的准备;观察大小便次数、量及性质,如存在胎粪排出延迟,应给予灌肠处理,促进粪便及胆红素排出。
2.光照疗法的护理:
(1)入箱前准备:清洁光疗箱,水箱内加蒸馏水至2/3满,检查灯管是否全亮,接通电源使箱温升至患儿适中温度,灯下温度在30℃左右,相对湿度达55%~65%。患儿照射蓝光前一般先洗澡,剪短指甲。将患儿皮肤裸露,不应扑粉,为患儿戴眼罩,用长条尿布遮盖会阴部,特别要注意保护男婴生殖器,为患儿测量体温后用大毛巾将箱周围围好,以防碰伤患儿。将患儿置于蓝光下,关好边门。灯管与皮肤距离为33~55 cm。登记入箱时间。
(2)入箱后观察及护理:光疗过程中按需给患儿喂奶,保证水分和营养的供给。单面照光一般应每2小时更换一次体位,可以仰卧、侧卧、俯卧交替更换,使患儿皮肤受光照射均匀,并有专人看护。照射过程中每2~4小时为患儿测体温1次,如有异常变化随时测体温,根据体温调节暖箱温度。护士应勤巡视,及时清除患儿呕吐物、汗水、大小便,保持箱体玻璃的透明度,以免影响疗效。患儿哭闹严重或特别爱动者,可肌注苯巴比妥,既可减轻黄疸,又可减少体力消耗及防止两足磨擦破皮。护士要观察大便次数及性质,注意观察患儿精神、反应、呼吸、脉搏变化及黄疸进展程度,患儿如出现发热、腹泻、皮疹、青铜症等光疗的副作用[4],应及时通知医生,必要时停止光疗如有抽搐,呼吸暂停及青紫者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
(3)出箱护理:光疗结束后先切断电源,再摘掉眼罩,将患儿衣着整理舒适,检查全身有无破皮及炎症,然后登记出箱时间。
3.标本采集的护理:新生儿黄疸患儿需检测胆红素值、血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型、肝功能等,采集的血量多且需要多次采血,再加上患儿年龄小,静脉抽血有难度。56例患儿家长都有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采血前护士应耐心详细地向家属讲解化验的项目及意义,取得家属的合作,将多个项目集中采血,并且由技术熟练地护士操作,尽量一次采血成功。
不同化验项目采血时的注意事项:肝功能,为保证肝功能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我们选择在清晨给患儿喂奶后4小时采血。患儿血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检测尽量做到用末梢微量血检测。而且近年来,用经皮测胆红素仪检测胆红素值为患儿减轻痛苦的同时,也减少我们护士的工作量,解决了采血困难的问题。
4.健康教育:患儿家长对本病的认识不足,会出现茫然的恐惧,直接影响治疗和护理方案的实施。为此我们专门制订出有专科特点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向患儿家长介绍黄疸的有关知识,指导其学会黄疸的观察,以尽早发现问题,尽早就诊;指导正确喂养,以利于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减少肠肝循环;向患儿家长告知蓝光照射治疗的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解释静脉抽血化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向患儿家长介绍本病病因、治疗、及预后,减轻其焦虑。由于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心理支持和详细的健康教育指导,确保了治疗和护理方案的顺利进行。
新生儿黄疸是因为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4],导致血中胆红素浓度增多,临床易出现黄疸。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是蓝光照射治疗。通过对本组患儿的护理,我们认识到光照疗法治疗此类患儿,为其提供针对性的专科护理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使患儿尽快恢复健康。
1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4-117.
2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66-315.
3 吴升华.儿科住院医师手册[M].第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89-99.
4 崔焱.儿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