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课堂教学

2011-08-15 00:44:35滨州技术学院
电子世界 2011年15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基础计算机

滨州技术学院 毛 蔚

中等职业学校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主,而计算机专业又属于对学生文化基础素质要求较高的专业,教学的困难相对其它专业比较要大得多。所以更要施以良好的教育,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调动其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文化课。在现代社会里,对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都离不开计算机,已成为人们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的一种技能,是人们获取新知识、应用新技术的手段。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是学生进入计算机领域的一个入口,它可以培养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使学生在毕业后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因此,这门课程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学生日后在计算机发展道路上的探索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一、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现状

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是中考失败者、问题学生、家长感到为难的人,但由于学生年龄小,走入就业岗位的时机不成熟,家长为防止小孩变坏,于是选择了职业学校,希望学校为自己管孩子,让孩子度过飘摇不定的成长期。通过多年教学的观察与调查,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主要表现有:第一学习本课程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认为学习这门课程是比较容易的,不努力学习也可以学会,甚至认为,通过自己的摸索也可以操作,不需要教师的讲解。第二对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轻视相关应用软件的运用。因此,学生学习本课程是被动的,缺乏上进心,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效果差。

二、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特点

1.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我们发现新生的入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掌握水平差别很大。有的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和进行文字编辑、上网,以及收发邮件,而有的学生甚至没有摸过计算机,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中学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的普及极不平衡。我们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上必须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过多地注重课堂教学,而忽视上机操作,为学计算机而学计算机,都会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有的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上机时也能完成各项实验任务,但是遇到实际问题仍然解决不了;而有的学生则因为要用计算机完成某项任务,于是便很快地掌握了相关的操作技巧。此外,长时间上计算机基础理论课会让学生感觉到单调乏味,接触不到真实的操作会使其产生抽象的感觉。

3.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由于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计算机应用基础对于各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更是计算机的入门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强调了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练和新技术的使用,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熟练的键盘汉字输入和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发送和发布信息能力等等。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熟练程度,即应用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其他计算机专业课程。因此,我们应把计算机基础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三、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方法和改革

1.我们应从学生的角度在备课时注意备学生。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取决于他们原本已经拥有的知识量,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接纳新的知识。如果教师不考虑学生当前所拥有的知识储备量,即使把课上得再漂亮,学生也接受不了,这样的课程只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到最后只会让老师和学生都一无收获。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多想一下学生的接受能力,在学生的立场上,把学生的知识水平考虑在其中,准备一堂简单而精彩的课程,让学生听完后有收获,那么你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

2.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可视化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众多信息集于一体,能在视觉、听觉上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例如,在讲解《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中的“软驱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的时候,如果单单用语言来分析,学生很难理解,其结果既浪费口舌效果又不好。根据以往的教学来看,学生很难理解本节课的内容,尤其对软驱的内部结构更是很模糊,教学难度很大,针对以往教学效果不佳的特点,我用多媒体技术把该知识做成flash动画,并通过3D技术把软驱的内部结构完全呈现出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把整节课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赋予软驱以灵魂,把软驱看成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人,把软驱出故障看成生病,通过软驱到医院看病的经过,来讲解软驱故障的维修,软驱到医院看病的过程就是故障排除的过程。精彩地讲解、立体地演示、学生动手实际操作,一个精彩的故事读完了,我们的课程也结束了,学生也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其结果是既省时又省力,教学效果非常好。

3.实施分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鉴于入学新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给老师上课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要求老师教学中要兼顾后进生,建议在新生入学时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水平考试,以便教师掌握学生情况,因材施教。在讲课时,我们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他们分组,水平比较高的学生担任组长,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后进学生,让他们尽快赶上来,一个也不掉队,平时鼓励学生多上机,更多地注重课外的学习。

4.将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改为自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以应用为主要教学目的,因此课程内容中知识和技巧应并重。我们应该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上课时只传授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经常用到的一些操作,以及遇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思路。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提倡“精讲多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应起引导的作用,而且应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学习、思考、体会,培养学生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够自己通过该软件的帮助系统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用不多的时间演示令学生感兴趣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自己摸索、学习使用这个软件,从而完成实例。

5.在课堂上恰当的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为每一位学生的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了开放的空间。教师把课堂教学目标分解为一个个“任务”,而且这些“任务”具有可操作性。“任务驱动教学法”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团结协作精神,这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职业学校的计算机课程要培养的并不是理论知识特别丰富的学生,而是偏重于培养能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而且计算机课程中有很多课本身就是操作多于理论,比如说: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网站建设、网页设计、平面设计等课。我们在这些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恰当的把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任务,通过完成任务,达到学习某一知识的目的。

[1]彭绍东.论计算机辅助学习模式[J].数字与信息化,2003.

[2]何克抗.论计算机教育发展的新阶段[J].计算机世界报,1999.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基础计算机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计算机操作系统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ViVi美眉(2021年5期)2021-07-08 17:57:04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ViVi美眉(2021年6期)2021-07-08 13:01:06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青年心理(2021年29期)2021-05-23 13:29:44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34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02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40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