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现实的人”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2011-08-15 00:54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费尔巴哈小康社会本质

周 雪

(华南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一、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

从黑格尔“精神的人”、费尔巴哈“感性的人”到马克思“现实的人”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

黑格尔把人性和自由完全变成抽象的范畴。他说:“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是“精神”,而“精神”的“唯一的目的”是“自由”。[1]黑格尔还试图从人的活动来说明人的本质,把劳动“认作人的自行证实的本质”,他说:“对历史的深入考察,使我们深信,人们的行动,都取决于他们的需要,他们的情欲,他们的利益,他们的性格和才能,因此,只有这些需要,情欲,利益才是这幕戏剧的动机,只有它们才起着主要的作用。”[2]黑格尔把人的对象化活动从纯精神运动的抽象意义上去论证,在黑格尔哲学里,绝对精神被奉为世界的创造主,它“构成世界的内在的、固有的、深邃的本性”。绝对精神在创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要通过人的作用,人其实是有自我意识的能实现自我认识的手段和工具。人的本质在世界中的实现和展开就是自我意识的自我运动。黑格尔把人、人的本质、人的对象化活动都精神化了。

费尔巴哈建立了自己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哲学,他针对黑格尔把“绝对精神”当做绝对的主体的唯心主义,他把人和自然提到首位,把人看作自然界的产物,由此来说明人的本质,人跟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意识和感情。在他看来,人是“感性的存在物”,是物质和精神,肉体和灵魂的统一体,同时人也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人必须借助于对象化来表现自己的本质。但是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考察始终停留在人的自然的、感性的直观的基础上,即使涉及人的社会性,也完全脱离社会实践抽象地谈论人。他认为:“真正的存在者,是思维着的,爱着的,愿望着的存在者”。[3]虽然费尔巴哈把人看成感性的人,感性的对象,其形式是具体的、唯物的,但究其所阐述的内容却是抽象的,他不理解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对人的本质所发生的决定性影响。

1844年,马克思通过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摆脱了黑格尔的理性的人,但费尔巴哈的抽象内容亦给马克思带来了思想束缚,费尔巴哈停留在 “抽象”的人上,这是一个超越的过程。马克思将“市民社会的人”,作为国家基础的现实的主体,国家就是现实的人的创造物,应研究活生生的人。马克思站在“现实的人”的角度上,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提出从社会关系入手考察人的本质,强调研究“我们的‘人’”,是以社会为基础的现实的人,实现了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的转变。人“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4]马克思吸取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哲学中的合理思想,认为探讨人的本质,首先必须承认人是有生命的客观存在,是有血有肉的现实的人,而不是某种无人身的精神或意识。

马克思还进一步提出了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的问题。“这些个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不在于他们有思想,而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5]“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以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也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6]马克思认为,只有把人放到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加以考察,才能揭示“现实的人”的真正本质。

二、“现实的人”的理论意义

(一)有助于全面深刻地认识“社会”范畴

马克思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的转变,为科学地认识“社会”范畴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视角。

1.“社会”不是一个抽象的范畴,而是一个具体的历史范畴

费尔巴哈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意识和感情。“思维力是认识之光,意志力是品性之能量,心力是爱”。“真正的存在者,是思维着的、爱着的、愿望着的存在者”。[7]他脱离社会实践抽象地谈论人。但他又认为:“人与动物的不同,绝不只在于人有思维,人的整个本质是有别于动物的”。[8]这里的“整个本质”,就是指人是类存在物,但他的“类”只是把“自我”和“你”联系起来的抽象共同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既接受了费尔巴哈的“类存在物”,又对其进行改造。马克思认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9]1845年春,马克思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他彻底批判了费尔巴哈抽象类概念,完成了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的转变。“生产关系总和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社会”,正是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的转变,使马克思的社会概念再不是从人类概念中推演出来的抽象范畴,而是从现实的个人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的现实历史中概括出来的具体历史范畴。

2.社会不是个人的集合概念,而是一个有机的关系范畴

费尔巴哈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把它当做感性的实践去理解,他只停留在从直观或者客体的形式去理解,至多也知道做到对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其实,单个人是可以直观到的,单个人的活动的外观也是可以直观到的,而单个人在活动中所发生的本质联系和关系却不是直观所能把握的。作为“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的社会关系总和,不是指这些联系和关系的简单相加,不是简单结合体的概念,而是指这些联系和关系通过相互作用而达到的辩证统一,是一个有机统一体。社会是一个有机的关系范畴,本质上是现实的人在物质实践活动的交互作用中彼此发生的那些社会联系和关系的总和所形成的有机的关系统一体。

3.社会关系不仅仅是社会空间关系,还表现为世世代代前后相继的社会时间关系

社会关系既是变动的,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是变化的,但也是稳定的。所以当我们着眼于考察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的连续过程时,就会发现一代又一代现实的个人的物质实践活动本身就是动态的社会关系,正是在社会关系中,人才得以历史性地生成。

(二)有助于全面深刻地认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曾明确地说:“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10]“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本身”。[11]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同时也包括“智力”劳动,马克思说:“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动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12]人的发展是随着人的实践劳动而发展的,正是劳动,创造新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每个人带来了公平竞争的平台,增强了人的权利、义务观念,但也给人带来了消极的影响,现实社会中的“异化现象”,人们只关注对物的追求,而忽视精神方面的发展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特别强调要发展人的体力和智力,只有实现了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才有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同时意味着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不能孤立地存在于社会当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3]这里的“社会关系”有两层含义:一是社会关系的具体性,即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具体的客观的社会关系中,家庭关系、阶级关系、民族关系等等,一定的社会关系对每一个人来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个人可以在现有的社会关系中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开辟自己的人生道路;二是社会关系的的历史性,即社会关系是处在历史的变动中的过程之中的。随着社会关系的改变,人的社会本质属性也会发生改变。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在交往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以及审美意识都会得到发展。因此,个人必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加强同各领域的交往,同无数其他个人从而也就同整个世界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进行普遍的交流,逐渐摆脱个体的、地域的和民族的狭隘性,在交往中形成丰富而全面的社会关系。所以马克思早就指出,人的社会关系不仅要“丰富”,还要“全面”,即协调、和谐。否则势必导致人的发展的畸形。

三、“现实的人”的实践意义

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是自由人的 “联合体”,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4]“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要求,是人最高层次的发展与解放。马克思的“现实人”理论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就体现了“个体”与“一切人”即“社会”的关系。

(一)建设小康社会是实践马克思“现实的人”理论的鲜明体现

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覆盖了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四大领域,既强调社会的和谐与全面进步,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活动。”[15]人的全面发展必然要落实在每个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方面。

1.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前提是“现实的人”的全面发展

人是社会的主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者。在实现小康社会过程中遇到的内部、外部环境及条件中,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条件,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最活跃最积极的能动性要素,只有发挥人的能动作用,生产资料、生产对象、科学技术等其他要素才得以有效地发挥作用,才能有机组合使之成为现实生产力。另外,人的现代化决定社会的现代化,人的本质状况决定着社会的状况,有什么样的人,就会创造出什么样的社会。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实现。

2.建设小康社会的目的是实现“现实的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发展中量的增长和质的改善,还包括经济和社会变革、环境因素、满足人的需求和进一步的愿望等,发展不仅是经济学的概念,而且也是政治学、社会学的概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体现了这种全面发展观,不仅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而且包括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还包括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蕴含在“人的需求”的发展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建设四大目标中,分别体现了人们对物质、民主、精神、美化生化环境的需求,在逐渐实现四大目标的过程中,人的各方面需求得以满足,人的本质也得以真正全面的发展。

3.建设小康社会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建设小康社会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新时期,人们的民主权利日益扩大,公民的各项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同时我国的各项政治制度都扩大了民众参与的范围。我国政府一直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弘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和革命的精神,打开精神枷锁,彻底解除思想束缚,实事求是地去研究客观事物的规律,提升人的认知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小康社会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马克思说:“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16]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充分的物质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首要的是促进物质生产活动,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人的素质全面提高,人们共同生产的社会财富为社会共同所有,这些条件保证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建设小康社会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生态基础。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离不开自然界的和谐发展。恩格斯曾提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7]他揭示了自然界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内在规律,如果我们过分损坏自然,破坏生态,自然界就会报复人类。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出现了危及全人类生存及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问题”,都与人们忽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有关。所以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走文明发展道路。

(二)“以人为本”是马克思“现实的人”理论的新实践和新发展

在我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也存在社会收入差距日益拉大、金钱崇拜、劳动的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冷漠等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追求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确立战略思维和长远眼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1.“以人为本”是“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今社会的新体现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资源、人口、环境、生态平衡越来越成为各个国家、地区必须共同面对、共同解决的问题。科学发展观从现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出发,确立了“以人为本”这一现代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以人为本”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提出的,它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是在总结我国改革、建设、发展的经验教训中提出的,它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目标实现的根本要求,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实现全面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2.“以人为本”是“人的本质”理论的深入理解

“以人为本”不是强调一般意义上的人,而是强调“现实的人”、劳动的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即社会实践活动。科学发展观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也不在于其自然属性,不在于其抽象的人性,而在于其自由自觉的创造活动,在于其所体现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是相一致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摆脱了奴役、压迫,成为社会的劳动建设者,劳动者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不论阶层、地位、出身,只要是国家的劳动者,就是“以人为本”中的人。“以人为本”从整体上更加侧重社会关系的完善,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而“以人为本”强调发展协调的社会关系,消除城乡差距,防止两极分化,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1][2][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56-58.79.

[3][7]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三联书店,1962.28.28.

[4][5][6][10][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67.67-68.1.60.

[8]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 [M].北京:三联书店,1962.182.

[9][德]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8.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26.

[12][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0.649.

[15][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36.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猜你喜欢
费尔巴哈小康社会本质
他者的批判与实践思维方式的创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的重新解读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回归本质
费尔巴哈与孔子“爱”的差异及当代意义
童年的本质
费尔巴哈之火:一个现象学的分析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