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先进文化建设——学习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之体会

2011-08-15 00:48万惠琴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年11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文明核心

万惠琴

(常熟理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在自己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形成居于统治地位,起支配、主导作用的核心价值理念。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分析当前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深入把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背景,不仅有利于全党全社会领会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更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居于文化中的核心价值系统对于中华民族有独特的重要性

古代中国,文化灿烂,国富力强,西方国家只能望其项背。究其强大的原因,其中必有儒家文化的重大贡献。这种封建的古代中国正统的、主流思想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的价值原则,这既是做人的根本,又是成家立业、治国理政的根基,广泛地作用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是一种具有高度概括性、广大包容性和最大普适性的社会道德。它们在历史上对于维护社会正常生活、提升社会文明、培养清官廉吏和善良百姓,对于培育民族意识、民族精神等都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但到了近代,在帝国主义列强坚船利炮的侵略之下,中国的知识分子在探究救国图存的道路时从“利器”开始到制度,再到从文化的视角去思索导致中国落后的原因。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掀起的反对封建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猛烈抨击封建主义旧文化,提倡新文化,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及道德的过度批判,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导致了民族精神的丧失。在这种背景下,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又没有找到适合中国文化的能被社会广泛接受的新的民族核心价值观念(马克思主义在当时更多是以政治信仰的身份出现)。由此,新文化运动造成了文化隔离,它将传统与现代一刀两断,隔离了古代文明与现代文化。此后许多中国人对西方文化远比中国传统文化更为熟悉。这是近代先进的知识阶层在西学的过程中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儒家传统文化的背离,自然也远离了社会的核心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我们党的政治路线一度失误,将阶级斗争扩大化;在文化大革命中,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将儒家学说妖魔化,将中国传统文化标杆式的人物孔子与林彪放在一起进行批斗。这再次使本已相当脆弱的传统文化被批判抛弃,使民族自信心受到打击,文化认同在一定程度上丧失,失去了文化自我。改革开放打开了中国封闭已久的大门,党和人民也投身于经济建设的热潮中,对于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的重建与思考相对而言还是较少。所以从近代以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我们传统社会的相对稳定的核心价值被中断。进入21世纪,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在对中国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思考时,关于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建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滞后的精神文明状况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推进

任何一个社会,合理的文明结构应该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统一。物质文明是文明的物质基础,在其上必然附着了一定的精神文明的成果,否则物质文明就变得毫无意义。精神文明从“人化”意义上解释、规定、引导物质文明。当稳定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形成良性互动的时候,文明才算真正形成。当代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但是精神文明的建设却显得相当滞后。

物质文明尤其是工业文明的强势,从客观上限制、挤压甚至吞噬了人们精神世界的内在化要求。马克思曾经说过:“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认识了”[1]274。工业文明的建立使人们摒弃了传统道德、信仰、习俗等对精神生活的影响,使得传统与现代在精神上断裂开来。随着工业文明的高速推进,当代人精神世界的现代病随之加剧,维系人们精神世界、位于心灵深处的凝聚力逐渐减弱,精神力量不得不让位于物化力量,这就是现代文明中的精神异化现象。在精神异化加剧的过程中兴起的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消极态度,更说明当代人精神世界的困倦、无奈。

在对待现代工业文明的成果时,人们也没有形成一种与物质文明匹配的精神心态。显性层面上,对于工业文明给人们带来的生活上的诸多便利,绝大多数人是认同的。但这种认同在很大程度上仅仅“停留在物质享受层面上,未能在精神层面上接受和认同现代工业文明,这种状况也是造成在文化意义上现代工业文明无法自觉提升到精神文明高度的原因。”[2]100思考现代工业文明的价值取向时,出现的极端浪漫主义者否认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化,当然也不承认工业文明的精神,这自然反映了这群人的感性和不理性。另一个极端上出现的功利主义思想则引导一部分人成为享乐主义或者消费主义的实验者。绝大多数人把工业文明看作是“器”,在精神上维系他们的依然是传统精神,这意味着这部分人生活在传统精神与现代生活的夹缝中。以上三种态度,均说明人们无法把文化的传统精神与现代工业文明的精神内涵结合起来。中国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精神文明滞后于物质文明的状况十分明显,这就需要我们冷静面对,积极寻找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途径。

三、多元社会思潮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的有代表性、影响力较大的社会思潮分别是“自由主义思潮、新权威主义、新左派、新民族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3]自由主义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知识界批判与反思极左时代的文化专制主义时出现的,他们在经济上主张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希望政府对经济的干涉越少越好,甚至就不要管制,产品和服务的价值由个人自由选择;政治上在相信个人会采取对他们自身最有利的行动的基础上,主张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间建立契约关系,人们在契约下制定法律并且加以遵守,认为承载人类自由人权价值的西方多元政治体制,是普遍适用于一切社会的良制;在文化价值上注重个人在道德观和生活方式上的权利,主张泛道德主义,把一些无法单纯用道德来衡量的事物或行为强行放在道德的框架内来评判。自由主义者认为,拒绝具有最大普适性的良制,就是拒绝分享人类共同的美好价值与制度。这就变成了道德层面的正邪问题,对不符合道德的力量,必须要斗争才能解决。这里面隐含着道德优越感、“非正即邪”的不妥协的激进思想。上世纪90年代以后,自由主义由激进转向温和。自由主义者在积极推进中国融入世界,倡导人权、民主与自由,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支持政府改革开放的同时,也时常对政府抱着批评的态度,但在发出自己的声音的时候基本还是能关照到法律的许可范围。

新权威主义在价值关注方面崇尚强人式的权威力量,这是其一切主张的前提。他们主张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追求经济发展至上的原则,这是新权威主义政治的合法性基础,也是其构建的向现代民主政治转变的必需前提。他们极为关注社会秩序和个人自由,但自由在此仅指经济自由,这种经济自由并非因为其是个人的自由权利而受到新权威主义者支持,而是因为其工具性、手段性意义。简而言之,新权威主义的焦点是通过政治强权来发展自由经济。

新左派反对庸俗市场经济理论,反对官僚主义和贪污腐败,批判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提倡人民主权原则,重视工人和农民利益,重视社会公平原则,全方位和深入化地对新自由主义和新帝国主义的世界霸权、文化垄断、经济政治独裁和社会虚无主义进行批判。将“人民主权”思想和对弱势群体的深切人文关怀,与对中国当代存在着的严重的社会不公的警示结合在一起,认为中国实际上已经是资本主义社会了,社会上出现的不公平和部分公务人员的腐败,都是由于“国际资本主义在中国的扩张”形成的,所以“社会公正”问题只能用平均主义的方式来解决。

新民族主义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开始的一股思潮,意在鼓舞人们理性发扬我国民族主义精神。然而,随着爱国主义情绪的高涨,新民族主义越加激进化,这是不理性的。在他们的基本诉求中,有对全球化的冷静反思,有对中国现代化新模式的不懈追求,有对民族民主的热切期望,也有对民族虚无主义的严厉批判。

文化保守主义大体上延续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模式,主张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某些外来的文化,创造中国的新文化。基本观点上强调“传统”的重要意义,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阐发;强调“天人合一”,提醒人们注意“和谐”在发展中的意义,重视“人”的历史位置。他们回归儒学,并不是停留在“尊孔读经”层面上,而是主张以“孔子的人生”为样板解决文化问题和人生问题。他们积极倡导、甚至亲身参与“读经活动”,以开办国学班等方式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建和传播。所有这些现象都说明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在教育、文化、学术等领域的广泛渗透与发展。

民主社会主义是21世纪初出现的一种社会思潮。民主社会主义者认为,列宁的暴力革命论并不代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正途,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他们根据马克思与恩格斯在晚年提出的“资本主义可以不经过暴力革命而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认为在保持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地位的情况下,中国可以通过民主化的制度创新最终实现社会主义,从理论高度证明实现社会主义就是要走向民主,并把欧洲世界中的民主社会主义实践看做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借鉴范式。

这些思潮既包含着正确的理念,也包含着错误的思想;既有健康、进步的内容,也有腐朽、落后的成分。这种多元的社会思潮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当一个社会中存在着多种社会思潮相互交织的状况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带来了思想的不统一、传统的衰弱、价值的紊乱,甚至价值真空的出现、社会道德标准的失范、社会日常生活的无序。因此,为使多元社会思潮中正确的、进步的、健康的内容得到弘扬,错误的、腐朽落后的思想能够被抵制住,让社会维持稳定和正常发展,必须要用主导的核心价值观念来引导多元的社会思潮。

四、核心价值体系是意识形态创新功能的体现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个论断,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是这个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形态的反映,它是系统体现社会经济和政治形态的思想体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而建构起来的价值观念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在社会精神生活领域占统治地位。

意识形态不仅如实反映社会存在,而且有明显的创新功能。意识形态的创新首先表在社会意识本身的创新。它在内容上能创造出现实中并不存在或者并不如此存在的观念形态,内容上的创新必然带来意识形态形式上的新的变化。由于意识形态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不断变化,使每一个历史时代的意识形态展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风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国家在精神生活领域建构的占据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在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历程中形成强大的牵引力、凝聚力、向心力。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基石。

意识形态的创新还在于以创新了的意识形态为指导,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出新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创造出新的社会状态。意识形态本身的创新单纯在观念领域是无法完全实现的,只有让它进入现实生活并转化为人们的自觉活动时,才能在社会意识的物化、对象化过程中确认自己。意识形态本身的创新也只是一种精神活动,他的思想成果要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现实化,创造新的社会现实。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坚定理想信念。要在全体人民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要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培养,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4]这段论述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践活动相结合,指导社会实践,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张曙光.民族信念与文化特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萧功秦.当代中国六大社会思潮的历史与未来[EB/OL].求是理 论 网 ,(2011-09-08)[2011-10-06]http://www.qstheory.cn/zz/gcysk/201109/t20110908_108806.htm.

[4]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2(1).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文明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