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与创新探讨

2011-08-15 00:48吴树畅
创新 2011年3期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改革

吴树畅

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与创新探讨

吴树畅

目前,我国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受体制性、观念性、学术氛围、教学评价体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要顺利实现创新型人才的有效培养,高等教育改革就必须转变观念、改革教育体制、建立现代大学治理结构、鼓励大学生从事创新活动、改革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创新人才;制约因素;改革对策

创新是一个国家、组织保持竞争优势之本,没有创新,就意味着落伍、被淘汰。教育是影响创新的关键,能否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强盛、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对此,江泽民认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人才的民族,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钱学森认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是我们国家长远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但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从国家领导人和科学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观点可以看出,中国需要创新型人才,但是中国缺乏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机制。在教育部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稿)中,“创新”是高频率出现的关键词,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体制改革问题。①教育部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稿)。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将成为我国高校未来改革与发展的取向。那么,制约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因素有哪些呢?未来改革的思路是什么?应该怎么办?本文将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和笔者的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新与创新人才

清华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所教授李正风认为,“创新”一词在我国存在着两种理解,一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理解创新,二是根据日常含义来理解创新。目前,人们经常谈及的创新,简单说来就是“创造和发现新东西”。在英文中,“Innovation”一词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一是更新;二是创造新的东西;三是改变。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这一概念,并在其1939年、1942年出版的《经济周期》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两书中使该理论系统化。他认为,“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潜在的利润。熊彼特的理论一开始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1934年他的作品用英文出版后,才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他的创新理论包括五个方面,即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开拓创新、要素创新和制度创新。1950年代,美国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把创新引进管理领域,他认为创新就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现在“创新”已扩展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如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经营创新、技术创新、教育创新等。

高等教育类似于企业,企业提供的是服务或产品,教育提供的是服务和人才,人才也可以看作是教育的一种“产品”。因此,教育必须面向社会,根据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培养人才,通过人才的培养引领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高校不能僵化、因循守旧,必须充满活力、敢于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

有学者认为,创新人才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具有深厚知识背景;第二,具有深厚能力素养;第三,具有创新的意识和态度。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仅仅强调了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条件,没有点出创新人才的本质。创新人才除了应具备以上三个条件之外,还要能够突破现实的束缚,孕育新的创意或理念,寻求新的技术或方法,改进或发明产品或服务、优化管理等,或在新的环境或条件下,能够设计新的方法解决新的问题。

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一)中国高等教育的体制性因素

我国高等院校以官办为主、民办为辅,行政干预色彩较浓,行政权力支配了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弱化了教授委员会的决策权和教代会的参与权。在这种制度背景下,高校干部的选拔、职称的晋升、业绩的考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科研项目的立项,以及各种名目繁多的奖项评比等等都与行政资源密切相关。虽然,教师承担了培养人才的重任,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制造了高校的产品——毕业生,但是他们缺少人才培养的决策权。这样必然滋生教育的腐败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僵化,千校一面是必然结果,这种高校体制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极不相称。在高校生源供过于求,经济处于粗放型规模式扩张阶段,高校体制性弊端不容易显现,因为高校招生和学生就业都不存在问题。但是,当高校生源供不应求,经济处于集约型内涵式转型阶段,高校的体制性弊端便日益显现,因为此时高校招生和学生就业都面临困难。只有那些有特色、富于创新的高校才能够吸引生源,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能够适应社会,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二)人才培养的观念性因素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观念还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在启发学生批判性学习、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方面还不够;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上,始终是以“教”为主,忽视了“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应该怎样,必须怎样”的统一模式培养学生,因此上百名或几百名学生听一个老师授课的现象在我国比比皆是,表现出我国高等教育观念的刻板和教条。在这种观念下,人的创造性往往被磨灭,更多的是被动接受知识,考试分数很高,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很差。而英美等发达国家高校办学理念则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奉行的是学生“想怎样,就怎样”的弹性教育模式。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可以为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不同的培养计划,甚至可以为一些具备特殊才能的学生量身打造专门的培养方案,常常出现教室里只有一个学生和一个老师的这种一对一的教学现象。

(三)学术氛围的因素

高校学术氛围本应自由、开放,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真正具有创新精神的教授及其作品应得到肯定和奖励,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应得到认可和资助,这样的氛围才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由于我国论文发表、课题立项、科研成果评奖的行政化色彩,严重挫伤了教师和学生从事学术研究的积极性,如果不是为了评职称,有的教师可能不愿去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因为教师发表论文要花时间去写,花钱去发表,找关系去评奖等,教师在学术活动过程中并不能得到价值的满足。如果不是为了完成作业,得一个好分数,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学生也不愿去搞科研。在这种氛围之下,怎么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呢?所谓研究生“研而不究、博而不研”的现象不足为奇,又何况是本科生呢?

(四)教学评价体系的因素

对于教师来说,“名”和“利”是其教学效用的重要体现,教师上课所获得的报酬是有限的、约定的;但是,讲课评价结果的好坏是教师难以掌控的,因为高校有一套严格的教学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评价、督导评价、领导评价等等。如果一套教学评价体系鼓励教师创新教学内容、方式、方法,教师就有积极性从事教学创新、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名利双收的效用目标;反之,如果教学评价体系不鼓励教师从事教学创新、改革,教师就缺乏积极性改变教学现状,因为这样做不仅会增加工作量,又有可能给教学评价结果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教学评价体系是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

三、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与创新

(一)改革、创新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

1.增加高校招生和专业设置的自主权利

高校是直接面向市场的基层单位,具有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信息自主调整招生范围和规模的能力,政府应进一步扩大高校自主招生和专业设置的权力,从而增加高校设置专业对生源的吸引力和用人单位的兴趣。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前提。如果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甚至对未来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十分担忧,高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高校治理结构

政府是高校的主要投资人,政府管理高校天经地义,但是面对众多的高校,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管理成本的制约,政府理性选择的结果是按照统一模式对高校实施管理,结果导致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同。目前,高校负债运营已是普遍现象,将高校的资金问题与治理结构问题一起解决更有利于推进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通过多渠道引入高校资金投入方,建立健全学校董事会或监事会制度,形成多方制衡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授委员会制度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逐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高校治理结构。这样才能够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制度保障。

(二)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先进的人才培养观

教学传授的是一般性的规律,不可能包罗万象,而客观世界是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因此,人才的培养不仅要给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授之以“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高校应比较借鉴国内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并进行交流、研讨,转变旧有的人才培养观念,与时俱进,树立先进的人才培养观。先进人才培养观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立校之本,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教学的矛盾问题。以学生为中心要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要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结合,要注重学生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教师为立校之本,就是要求高校充分尊重教师的意见、激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让教师自己要求谋变、改进,完善自我。这样就可以把学校的教学改革从行政推动型变为学生和教师推动型。

(三)促进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教学方式方法直接影响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长期以来,重课堂教学、轻课外教学;重灌输式教学、轻探究式教学;重书本教学、轻实践教学的现象是我国高校教学方式方法的普遍现象,也是高校教学方式方法的典型特征。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稿)中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转变观念,既要把原理性知识以案例或朴素易接受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又要启发学生的心智、引导他们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搜集文献资料,解决问题,以达到将教师传授的知识转变为学生自己的新观点和处理问题的新方法的目的。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启发学生思维的过程,知、思与行要统一,高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第二课堂活动和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培养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和发明创造能力的途径和渠道。

(四)鼓励大学生从事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是知、思与行统一的过程,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手段和方法。在大学教学体系中,虽然有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环节,但是由于学生最后一年面临找工作的难题,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效果往往要打折扣。鼓励学生从事学术活动,要把学生的学术活动纳入学分考评体系中,为学生提供从事学术活动的环境和条件。首先,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学术团体或教师科研团队的形式从事学术活动,对研究发明的专利技术、发表的学术论文等成果要予以奖励。其次,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调查活动或实践活动,通过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撰写调查报告或论文。学校应定期为学生提供社会调查或实践的机会,与社区、企业、政府部门、公益组织等建立学生实践基地,为学生实践提供方便。最后,大学要为学生从事学术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学校应定期举办学术报告会、学生学术研讨会、学生发明创造设计大赛等活动,教师应鼓励、尊重学生的学术成果,让学生在获得创新学分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五)改革教学评价体系、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活动

教学改革不仅要研究,还要把研究成果转变成教学行动,而创新的教学行为不一定符合教学评价体系的要求。因此,高校应改革教学评价体系,鼓励教师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打破照本宣科、滔滔不绝满堂灌的教学习惯,提倡案例式、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的的思维活跃起来。

[1][美]J.A.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叶山岭.创新人才观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观的革命性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9,(11).

[3]段远源,张文雪.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着力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9,(1).

G521

A

1673-8616(2011)03-0115-03

2011-02-20

山东工商学院重大教改课题(I0106)

吴树畅,山东工商学院副教授、博士(山东烟台,264005)。

[责任编辑:潘丽清]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人才改革
人才云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改革之路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