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化建设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2011-08-15 00:46华中农业大学张建涛
财会通讯 2011年20期
关键词:财务财务管理信息化

华中农业大学 张建涛

高校财务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高校财务工作模式进行重组,在重组的模式上,将高校财务活动与以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网络与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建立财务信息系统,提供充足、准确、及时、集成、综合的财务信息资源,支持高校财务与决策活动,以提高高校资金使用的效益与效果。

一、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适应政府改革的要求自2000年以来,国家进行了多项财政改革措施,包括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财政性资金支出的绩效考核和审计等,旨在扎实推进实施财政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这一系列的改革对高校的预算编制、财务核算、资金支付以及财务管理的职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校财务管理必须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手段,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入,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财务管理控制,逐步适应国家依靠信息化手段来推动的财政改革。

(二)实现高校财务管理目标的要求 随着信息化的进程,会计人员所从事的工作,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记账、核算等会计工作,而是更多的向着分析、预测、理财、咨询等财务管理的方向发展。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要保证日常运转和事业的不断发展,肩负着监督、控制、计划、预测等财务管理职能。为实现高校的财务管理目标,就要以网络化、数字化的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高校一体化财务管理模式,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有机融合,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信息水平,对整体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管理、控制和优化,保证高校财务状况正常化和投资效益最大化,从而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

(三)达到财务信息共享的要求 新形势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将朝着开放的、信息共享的方向发展。高校财务管理承担着对政府管理部门、社会公众以及校内人员提供财务信息的职责,要对财务信息的时效性、相关性与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给予以充分的保证。财务管理信息化可以在业务发生的同时进行会计处理,将信息集成一个管理信息系统,汇集学校财务管理的各方面数据,可随时向外提供信息,使用者可以随时查询所需要的信息。同时,这个信息系统的各个方面也是互相连通的,在同上级主管单位和校内部门间的数据交换、传输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

二、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信息前瞻性不强、指导性不高 财务部门提供的会计信息主要是为学校领导进行各项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目前的高校财务工作范畴仍然局限于记账、算账、报账,对内、对外只能提供有关的历史数据和基本信息的解释。工作流程侧重事后监督,相对忽视了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财务管理只停留在财务数据的核算,而没有深入地进行财务分析、效益考核、奖惩兑现。

(二)成本效益观念淡薄 由于体制原因,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尚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境,缺乏科学的理财意识,普遍存在着“等、靠、要”等现象,在开拓市场、开辟财源等方而缺乏积极进取精神。高校重大的投资决策没有科学、真实、可靠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盲目性较大,造成了部分高校一方面办学经费不足,另一方面有限的资金产生的效益却又低下。许多高校在利用自身优势、挖掘自身潜力方面显得不足,高校的智力资源和科研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开发,校办企业和高校科研优势及智力资源优势尚未有机结合,限制了高校的发展。

(三)财务风险意识不强 由于学校没有建立有效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学校有限的教育经费很难满足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职工生活福利的需要,各部门吃学校大锅饭的现象十分严重,使本已十分紧缺的资金却要超负荷承担学校的各项开支,造成学校难以承受经费负担。学校为了搞好基本建设,通过多种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利用银行贷款改善办学条件,解决了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但是部分高校对贷款的风险认识不够,责任意识不强,贷款规模超过了经济承受能力,依靠贷款盲目扩征地、上项目,潜伏了高校发展的隐患。这表明现有高校财务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需要,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四)财务分析工作薄弱 财务分析是运用事业计划、会计报表及其它有关资料对高校一定时期内的财务收支状况进行系统剖析、比较和评价,以求得对高校经济活动和事业发展状况的规律性认识。科学的财务分析既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又是一种检查的手段。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只重视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而忽视经济活动分析的重要性,财务分析工作基本处于未开展状况,致使目前学校教育资金管理松散,使用效率不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化,高校自主办学的法人地位会得到加强,各类经济决策行为将更加依赖于财务分析得出的结果,财务部门作为学校经济信息中心的地位也将更加突出。为此,需要进一步改进财务分析方法,建立完善财务分析系统,将客观的会计数据转化为决策支持信息,提高会计数据的使用价值。

三、高校信息化建设完善措施

(一)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财务人员信息素质 高校财务管理人员是实现高效财务管理目标最积极、最主动的因素,他们的素质、工作质量、职业道德与高校财务管理的质量、水平与效果密切相关。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财务工作人员更应确立网络数字社会环境下的管理思想,摆脱实体经济时代下狭隘的传统管理理念,确立只有将信息作为资源、财富,才能做出正确的财务管理与决策的观念。对高校财务人员进行信息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信息化条件下的工作技能,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引导他们认同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各种变化,适应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组织职能机构和激励制度,适应重新界定的工作和角色。

(二)完善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 目前,高校财务信息系统中的软件功能尚不能直接生成高校决策需要的财务信息数据,需要对财务软件导出的数据进行加工才能完成财务信息的分析和预测,降低了信息反馈的时效性。同时,高校财务信息共享程度不高,各职能部门之间信息不能互相连通,难以协调同步,不能够向决策者提供及时的综合信息,以辅助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高校财务信息系统还需要不断完善。

(1)加强财务工作一体化管理。通过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和校园“一卡通”建设,对高校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建立数据中心,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和其他管理系统共享,解决高校内部管理信息冗余和管理信息不一致的问题。通过一体化财务管理的实现,解决高校管理信息的实时提供和共享问题。

(2)加强全面预算控制。结合财政部门的部门预算管理,在校内实现全面预算控制管理。依靠财务软件系统的预算控制模块和信息发布系统,对高校内部各管理部门和教学单位,实现全面预算控制,强化预算管理。确立以预算管理为核心的财务集中管理思想,并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和控制体系。

(3)加强资金动态管理。通过集中式财务管理,实现对高校全部资金的集中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体现高校发展过程中“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实现对资金有效控制。同时,在财务系统中设立预警指标,对有关科目、项目或者内部报表数据实行实时监控,有效预测危机和防范风险。

(4)加强绩效考核与预测分析。利用财务管理系统对高校经费实现实时控制,跟踪管理,对产生的基础信息进行收集和和整合,计算生成各项财务指标,通过定期的财务指标分析,与财务数据的参考指标进行纵向比较,得出高校财务状况信息,并对该状况信息进行绩效评价与考核,客观反映出高校的财务全貌,对高校未来财务状况做出相对准确的预测。

(三)加强财务信息化的内部控制与监督 高校财务信息化后,财务内部控制的范围和重点发生了变化。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引入,给财务工作增加了新的内容,改变了原有的授权与批准制度。高校在财务信息系统的管理上应严格按照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要求,并结合财务信息系统的特点,将内部控制的重点放在信息的数字化控制、信息的输出控制、人机交互处理的控制、计算机系统之间连接的控制等方面。在内外部监督中,要加强财务管理岗位的相互监督,堵塞漏洞,同时高校审计部门也要逐步适应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建立新的审计规章制度,对财务信息化、网络技术、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等进行审计,找出财务信息化管理的薄弱环节,督促完善内部控制系统,使为决策服务的财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

(四)加强财务信息化的风险防范 高校财务信息系统处于开放的网络环境下,网络病毒的危害、非授权客户的入侵等,成为高校财务系统新的安全隐患。除了传统的会计业务外,财务信息化系统还集成了财务管理的功能,会计业务范围有所增加,内部控制的范围也相应扩大,远程业务处理和财务信息的适度公开,使得风险加大。因此,实行财务信息化后,对内部风险要通过建立健全制度约束机制,如岗位分工、内部制度管理等的进行防范,也要通过物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来保证数据的完整和安全;对外部风险,高校应对网络和系统安全定期检测和实时监控,同时要加强信息平台的安全措施,综合使用几种安全功能模块,如“防火墙+网关+加密口令+WEB服务器+访问控制器+数据库服务器操作系统保护+数据加密”等。

总之,信息化建设为高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高校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变化。高校要通过信息化建设不断推动财务管理体制改革,促进财务业务流程合理化、财务工作规范化,提高财务工作效率与质量,减少财务决策失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提高办学质量与社会效益。

[1]骆良彬、王河流:《高校财务信息化问题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年第5期。

猜你喜欢
财务财务管理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财务管理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水利财务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