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和上市公司环境绩效*

2011-08-15 00:46:50程晋烽徐伟双
财会通讯 2011年15期
关键词:董事董事会股东

程晋烽 徐伟双

(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100144)

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和上市公司环境绩效*

程晋烽 徐伟双

(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100144)

本文从公司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特征的视角出发,探讨是否可透过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设计,使企业经营者在追求卓越经济绩效的同时,也肩负起环境保护的责任,达到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双赢”的目标。

董事会特征股权结构环境绩效

一、引言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企业的环保观念可以说是相当缺乏,经理人常常为了提升企业业绩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问题。因此,需要由政府采用命令和控制的行政手段来强制企业进行排污处理。但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公害日益严重,激起政府与消费者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人们更加认识到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当前企业为了追求可持续发展,势必将把保护环境视为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核心社会责任。然而,综观我国目前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政府仍然侧重于外部干预或强制性规定,并藉由制定相关环保法令,进行事前或事后的管制。而企业在日积月累的经验下,可能已经学会如何规避外部管制的方法,所以外部管制措施可能已无法适当地约束企业对环境所造成的伤害。因此,应该从股权结构和企业董事会特征的视角,探讨在外部规范管制措施的要求之外,是否可通过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设计,使企业经营者在追求卓越的经济绩效同时,也肩负起环境保护的责任,进而使环境绩效提升,达到环境绩效与公司经济绩效“双赢”(win-win)的目标。一旦这种分析证明是可行的,那么在实践中就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在环境责任之前确定治理和所有权意味着可以提高企业环境绩效。

二、环境绩效的理论分析

(一)环境绩效问题的提出 从历史观点上说,在追求经济资本的过程中,产业视为消费自然资本,环境成本被视为具有“外部性”。当涉及到环境成本外部化时,企业面临一个集体选择问题。环保成本由单个企业承担,而利益则扩散到整个社会。结果是污染没有人愿意承担而所有人都必须支付。因此,假如企业有能力外部化其污染成本的话,传统的说法认为市场力量足以阻止反社会行为是没有说服力的。然而,鉴于现代企业中存在所有权和与控制权的分离以及历史上股东首先关注官员和董事长。这使得集体行动问题中的搭便车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抑制的(Reich,1998)。

(二)公司治理与环境绩效 理论上,影响公司环保策略的因素虽然众多,但是最直接的关键仍在于公司的经营阶层,以及监督经理人的董(监)事会。虽然正统派经济理论坚持认为,董事会只有一个主要的责任领域——保护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和经济利益(Fama,1980;Jensen&Meckling,1976),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弗里德曼甚至宣称:“企业最大且惟一的责任,就是赚钱!”(Friedman,1970)然而这一观点现在却广受质疑,大多数董事会并不仅仅只是关心股东的福祉。董事会还负责履行公司的法令,评价与公司的环境,健康和安全问题等方面的业绩(Greeno,1993)。根据商业周刊(BusinessWeek,1993)的报导,当高阶管理者持有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时,基于对公司长期绩效的关注,他们会投资于高质量的产品及服务,并采取对环境有利的作为,以避免对环境造成伤害而产生负面的声誉。也有学者指出,良好的治理机制可以提升企业对社会责任的重视,其中包括对环保绩效的关注(Wangand Dewhirst1992;McKendallletal.1999)。Richard andGreening(1999)发现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愈佳,其公司在产品质量及环保态度的社会责任绩效也愈佳。除了公司治理对环保绩效之影响外,国外研究更是早已累积大量证据,发现较好的治理结构对企业绩效有正向的影响(Morck etal.,1988;Rosenstein andWyatt,1990;Yermack,1996)。另一方面,Porterand van der Linde(1995)指出环保绩效对企业竞争力乃至于获利能力的提升具有正面效果。在实践上,美国最大的退休基金公司——Calpers公司,积极地倡导企业应担负起社会责任,认为企业不仅要关注获利能力,同时也需重视环保问题与社会公正。该基金公司于1990年代初期,曾发起一场全球性大规模的公司治理运动,要求其投资组合中的企业提出改进公司治理的一些具体机制,如:设置独立董事、召开外部董事例会等,从而使企业担负起社会责任。由此看來,一个能够对于环境保护付出努力、善尽社会责任的企业,较能获得各方的支持,并有助于提升良好的企业形象,进而创造更多的利润。总之,环境责任代表的是个别公司需要承担的成本,但受益者是整个社会。董事会能够影响这些活动以及回应那些与环境有关的重要的外部压力。

三、股权结构和上市公司环境绩效关系研究

(一)股权结构的分类 Jensen和Meckling(1976)将股东分为两类,一类是公司内部股东;另一类是公司外部股东。他们认为内部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有利于协调内部人与外部股东的利益,因而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机构股权控股与环境绩效 股权集中度是重要的,因为如果信息在管理者和股东之间是不对称的,股东可能缺乏必要的信息来评估管理决策(Hill&Snell,1989)。但是,集中股东股权允许股东协调活动,并要求必要的信息,用以评估管理绩效。这项权力使管理者对企业所有者的要求作出更积极的回应。Hilland Snell(1989)在股权集中与生产力之间发现正向的关系。由于机构管理者经常很快地将其股票组合换手,这样他们只能按照短期绩效标准进行评估,仅仅是大的机构股东关注公司财务绩效的假定是合理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股东,特别是机构股东,希望公司表现强劲的财务业绩,大型机构投资者股份持有可能导致高污染(Minnow&Deal,1991)。

(三)董事股权持有与环境绩效 由于分享所有权,在公司里董事长增加了他对董事会的控制权,拥有大量股份的董事长影响公司行动的能力增加了。此外,利益联盟通过董事长和股东之间的金融股权给董事长激励以各种方式严密地监视管理和行动,这样既可以通过增加企业价值受益,又可以通过增加其在公司里的股份价值而受益。(Jensen&Warner,1988;Kosnik,1990)。相反,当公司里独立董事的个人股权所占份额小时,他们做好公司的财务激励降低了。对内部董事股权持有影响组织结果的研究明显是结果不明确的。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内部董事股权持有降低了他们以各种方式侵害股东的可能性(Mallette&Fowler,1992)。但有研究不支持这种关系(Chacko,1990)。此外,高水平的内部所有权有利于联合有共同利益的管理者。因此,从环保的角度看,高水平的内部所有权不鼓励董事会的独立性。然而,董事会的独立性对有效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是一个重要因素(Alkhafaji,1989)。

四、董事会特征和上市公司环境绩效关系研究

(一)董事会规模与环境绩效 董事会作为现代公司治理的内部核心机制之一,其治理效率如何,直接影响包括公司环境绩效等等方面的业绩。根据当前的公司治理理论,董事会公司治理功能主要体现在董事会规模、董事会成员的构成、独立董事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以及任职期限等多个方面。就董事会规模而言,许多研究支持大规模董事会,认为大规模董事会提供了多角度的决策咨询,帮助企业获得必要的资源,建立企业良好的外在形象,增加企业产品销售量。另外,大规模董事会可以避免任人唯亲,聘任有能力的外部董事领导公司。但是,Lipton和Lorsch(1992)的研究指出,大规模董事会协调和组织过程的损失将超过董事数量增加所带来的收益。Jensen(1993)也指出,当董事数量超过七个或八个时,董事会就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并易于受控制。Yermack(1996)发现公司Tobin Q值与董事会规模负相关。从环保的角度看,Khaled Elsayed和David Paton(2004)则发现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环境绩效之间的关系支持大规模董事会。

(二)董事会成员的构成与环境绩效 较好的治理在一定程度上要求董事长在公司环境决策中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董事会构成与公司环境绩效关系研究方面,国外学者将董事会的结构表现为执行董事和外部董事的比例关系。假设董事会的构成影响这一考虑是合理的。外部董事被假定为有效地代表该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为他们被认为是在管理上是独立的,考虑问题是是从一个更广阔的视角而不仅仅是利润(Daily&Dalton,1997)。然而,某些外部董事可能比其它人更独立。独立董事——与该公司没有关系的——应更有效地代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具有较高比例的独立董事的董事会可以预期努力减少污染,保持对利益相关者有利害关系问题的响应。治理改革者继续致力于董事会的构成和结构,以及保护核心处理权利以确保股东采取行动的能力,在必要时更换现有的董事和表决外部董事在环境和其它的问题上谁可以参与决策(Minnow&Deal,1991)。此外,认识到在环境问题上独立董事的重要性,机构股东服务公司(InstitutionalShareholderServices,Inc.)与加州公务员退休基金合作,已经开发了一种董事数据系统,它能使利益相关者基于他们在所有所服务公司董事会的表现,评估董事候选人。他们支持这样的理念,即如果有人是两个公司的董事,但历史上有过在环境上违规的记录,他就不可能第三次当选。相反,内部董事往往因为没有提供有意义的监督而受到批评。内部董事是高层管理团队的一部分,可以预期表现出对环境问题较低程度的关注而更多的关注财务绩效。从代理观点来看,这些董事可能有动机以某种范式在环境保护和组织成本之间进行权衡,这有利于它们,因为报偿方案典型的把管理薪酬与利润结果联系起来(Sanders,Gerard,&Carpenter,1998)。

(三)两职合一与环境绩效 当一个人既是总经理又是董事会主席(兼任总经理)时,董事会会增加管理的控制力。在这种情况下,毫无疑问一个有影响的总裁/主席将会按照最大化自身利益来行事,因为他可以控制董事会的议程和信息,而董事会成员只能被动接受。在这些模式中,当有两个人担任这些角色(独立的领导关系)时,董事会的独立性被认为是增加了和利益冲突减少了(Dobrzynski,1991)。虽然在结构上的规定是一样的,涉及到污染时这些理论可以预料有不同的结果。

(四)任职期限与环境绩效 更长的任期与提高组织承诺相联系,也是符合组织的价值观的和凝聚力的。凝聚力的发展显示团结和作出共同的选择,关于组织的作用有共同的理解;战略上的转变等。当个人加入董事会将更有可能屈从于现有的规范,因为他们可能不熟悉他们的新责任和董事会的同事。相反,一个公司总经理在位时间越长,该人可能拥有更多的权力和影响力。研究显示任职时间较短的总经理可能对董事会有较小的影响力,但他们可能在其将来的职业生涯里越来越影响起董事会。这种权利根植于这样一种事实,随着时间的推移,总经理通过董事任命程序影响董事会构成和其它方式行事,以增加他们在董事会的权力和董事会遵从的议程(Hill&Phan,1991)。但研究结果显示总裁的权力不仅仅是源于工龄,而是取决于与公司有关的外部董事的任期。Singh&Harianto(1989a)发现,随着CEO的任期与外部董事的任期之比增加时,采用黄金降落伞公司的概率也在增加,不仅高管数目在增加,安排的规模也增加了。相对的任职期限被视为一种在总经理和独立董事之间权利平衡的一个真正的替代衡量。在考虑环境优先事项的治理问题中,这种权力的平衡是至关重要的。当总经理的任期相对长,总经理有可能有更多的权力,因此,有能力按照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影响董事会的决定。建立一个有效的董事会环境决策机制,既需要传统的公司治理改革,包括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健全的决策制度与程序、合理的董事会结构等,更需要研究董事会成员在决策中的个人心理过程、群体心理特征、董事会文化特征与作用机制等。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面上项目“环境信息披露、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相关性的研究”(编号:SM200910009003)的阶段性成果。也是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会计学专业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北方工业大学会计学专业”的建设成果之一

[1]AlkhafajiA.F..A stakeholderapproach to corporategovernance.New York:Quorum Books,1989.

[2]Chacko C..Management’sstock ownership:Irrelevant.BusinessHorizons,1990.

[3]Daily C.M.and Dalton D.R..CEO and board chairroles held jointly or separately:Much ado about nothing·.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Executive,1997.

[4]Dobrzynski J.H..How America can get the‘patient’capital itneeds.BusinessWeek,1991.

[5]Fama E.F..Agency problems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80.

[6]Freedman M.and B.Jaggi.Pollution Disclosures.Pollution Performanceand Economic,1982.

[7]Greeno J.L..The directorasenvironmentalsteward.Directorsand Boards,1993.

[8]HillC.W.L.and Phan P..CEO tenure asa determinantofCEO pay.Academy ofManagement Journal,1991.

[9]Hoque Z..A contingencymodel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trategy,environmentaluncertainty and performancemeasurement:impact on organizationalperformance.InternationalBusiness Review,2004.

[10]Hoskisson R.E.and Turk T.A..Corporate restructuring:Governance and control limits of the internal capitalmarket.Academy of ManagementReview,1990.

[11]Jensen M.C.andWarner J.B..The distribution ofpoweramong corporatemanagers.Journalof FinancialEconomics,1988.

[12]Mallette P.and Fowler K.L..Effects of board composition and stock ownership on the adoption of“poison pills.”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2.

[13]McKendalll M.,C.Sanchez and P.Sicilian..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corporate illegality:The effects of board structure on environmentalviolat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ofOrganizationalAnalysis,1999.

[14]Ullmann A..Data in Search ofa Theory:ACriticalExamination of theRelationship Among SocialPerformance,SocialDisclosure.

程晋烽(1971-),男,安徽金寨人,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

徐伟双(1985-),女,河北保定人,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 虹 云)

猜你喜欢
董事董事会股东
国办: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 提升独立董事履职能力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论董事勤勉义务的判断与归责
法大研究生(2019年1期)2019-11-16 00:37:46
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兼职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一视同仁吗?
一周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