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建华,肖夏冰
(1.江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2.中南大学 法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工业发展极其落后,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在国民经济获得恢复和发展的基础上,1953年,国家实施了工业化进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一五”计划中,国家一方面合理利用东北地区、上海及其他大中城市的工业基础,积极发挥它们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为改变旧中国东西部工业差距,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和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国家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工业投资力度,一大批新工业基地在华北、华中、西南和西北地区兴建起来。[1]“一五”计划的实施,使得我国的产业布局趋于合理,一定程度上也为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勾勒了雏形。但是,由于产业结构的单一性,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1978年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认真总结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布局的经验教训,同时结合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战略,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在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国家充分利用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基础好、交通便利、对外交往方便的有利条件,通过设置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政策措施,大力推动东部地区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于此同时,通过扶持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发展,实现各区域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后实行的一系列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极大推动了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并推进了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的形成,使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由模糊的概念变成了现成的模式。
经济特区的实践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使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所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效能日益发挥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为此,国家深入总结上述两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布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此后,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等战略的相继实行,全国一大批区域经济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中国区域经济开始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并愈加成为推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也进一步凸显,开始进入由单一经济区高速发展到全国范围各经济区高速发展的阶段,同时也进入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区域经济也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势头。首先,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在中国大江南北遍地开花,在原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三大经济区的基础上,东、中、西部地区相继建立起一大批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一定经济基础的新经济区,如辽沈经济区、成渝经济区、武汉经济圈、长株潭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区等。中国的区域经济已经实现了由点到面的全方位发展。其次,新时期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深入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等大大小小的经济区集聚了全国的主要工业产业,其经济总量在全国范围占有绝对多数的比重,广大的内陆、边远地区和欠发达的中小城镇经济规模普遍偏小,产业落后。因而,各经济区代表了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代表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也成为了新时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深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第三,区域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国家和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具有战略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为我国区域经济的科学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在国家战略政策的扶持下,广大中西部地区新建立的经济区获得了政策、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有利于实现经济区的跨越式发展,其在发展过程中也展现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当前,虽然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崭新的良好局面,但是也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①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由于自然地理及历史等因素,我国经济发展自古以来就存在不平衡的现象,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程度普遍比中西部地区要高。但是由于以前的生产力发展还比较落后,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没有那么凸显出来。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对东南沿海地区实行政策、资金倾斜,加上其地理位置优势,东南沿海与中西部的发展差距已经越来越凸显出来。[2]无论是在经济总量还是在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环境方面,东南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我国的城乡差距也进一步拉大。东南沿海及大中城市凭借其有利的区位、政策及工业基础等有利因素,经济、社会实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广大内陆、边疆及偏僻落后地区的中小城镇则由于各方面的因素长期得不到发展,城乡区域经济长期得不到发展,城乡差距的鸿沟正在越拉越大。②区际分工弱化,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当前,我国在东中西等各个方位都建立起了新的经济区,但是,由于我国的地理及历史等因素,各经济区自有其产业经济基础,在成立新的经济区后纷纷想把自身的产业做强做大,把经济规模迅速提高上去。这种盲目求大求快的思想,也导致了生产和建设的盲目性,使得区域经济结构趋同,各经济区之间相互竞争,冲击了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造成了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区域经济结构的这种趋同化,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区域经济发展对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③区域经济发展内在动力不足,具有强烈的政策依赖性。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日益加剧,东南沿海地区迅速崛起,中西部地区则发展缓慢,究其原因,与国家对东南沿海地区的政策、资金扶持是分不开的,但从根本上也反映出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内在动力的不足。各经济区缺乏维系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因素,只能依赖外部因素,诸如有国家政策等扶持才能实现一定程度的发展。国家政策的扶持一方面可以使这些地区在较短时间内集聚足够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另一方面也使得这些地区惰于去挖掘自身发展的潜力,错失了支撑自身长期发展内在动力的培育时机。
经济的发展首先是由工业城市这些一个个“点”的发展带动起来的,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也遵循了这一规律。建国初期,我国利用原有一些工业城市的基础,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国家合理布局工业产业,实现了由沿海到内陆的工业城市布局,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也随着这些工业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向前迈进。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经济特区,在这些经济特区的带动下,加之东南沿海原有大中型城市广州、上海等的经济辐射作用,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逐渐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为龙头的珠三角城市群及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上述城市群的出现,迅速凝聚了大量的生产要素,实现了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在此基础上,各城市之间通过产业的合理分工,进行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得社会生产要素实现了最有效分配,推动了上述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
在东南沿海区域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国家逐步开始布局广大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实现全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为此,国家相继实施了一系列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东北、华中、西南、西北等各地区成立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区,以期通过经济区的成立和发展,带动广大中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内陆各经济区成立之后也大张旗鼓地开展了经济建设,在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的扶持下,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工业园区遍地开花,一大批有实力的内外资企业纷纷入驻,内陆的经济区开始迅速崛起。在它们的辐射作用下,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呈现出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态势。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区域内的大中城市总是凭借其基础和政策优势迅速崛起,把区域内的资源都吸收到自己的周围,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区域内其他城市的发展。但是,随着核心城市经济发展的饱和,其产业必然向周边进行辐射和转移,因而也带动了区域内其他城市的发展,区域内城市之间发展的联动效应大大活跃了区域内的生产要素,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一直是东南沿海强,中西部地区落后。建国后,国家实施了“一五”计划,在内陆地区合理布局工业产业,以实现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仍然存在,而且还在不断加大。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地区实现了经济的腾飞,而广大中西部地区却长期徘徊不前。为扭转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国家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及中部崛起战略等,大力扶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区的建立和发展。与此同时,东部沿海地区也产生了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部分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广大中西部地区凭借自身资源和人力资本优势及国家政策扶持,大力承接东部地区产业的转移,实现了西部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开始由差距拉大向逐步缩小差距方向转变。
无论是建国后国家在内陆城市进行工业产业布局,平衡东西部地区工业产业发展,改革开放后国家成立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支持东部沿海地区实现率先发展,还是新时期国家大力扶持中西部地区建立经济区,实现东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推动和扶持。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区域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是国家政策推动的直接结果。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与我国建国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有关,在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各地区有严格的条块分割,各生产要素得不到自由的流动,也就使得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得空谈;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薄弱,交通、通讯、厂房、设备等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投入,而地方政府对这些投入很难承担得起,因此就有必要依靠国家的资金和政策进行建设与发展。各经济区发展的初期阶段无一不与国家政策的扶持紧密相关。国家的支持,为各经济区的发展破除了体制和政策障碍,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有利于推动经济区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快速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国家的扶持容易使得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出现懒惰的心态,认为仅依靠国家的优惠政策就能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不注重深入发掘获得持续发展的自身动力。孰不知,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缺乏内在竞争力的产品必将为社会所淘汰。当前,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大量小企业倒闭正是没有注重培养自身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结果。
值得欣慰的是,国家早就以战略的眼光注意到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一直鼓励、支持经济区的企业采用和发展高科技,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企业的做强做大和可持续发展。国际经济风云的变幻也对我国各经济区的企业进行大浪淘沙,一大批科技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成本的不断上升而纷纷倒闭破产,或者向内地转移。部分采用高科技、注重科技研发和科研成果运用的企业则通过自身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国际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从而也推动了区域内其他企业采用高技术、发展高科技。例如,当前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在区域内则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金融服务业,不断增强自身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建国初期,我国在西部内陆省份布局工业产业,促进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是与我国当时大张旗鼓进行工业化建设紧密联系的。建国后,党和国家面临着要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富强的工业国的艰巨任务,在中西部地区布局工业产业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实现工业化的较快发展。
改革开放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我国则由于长期的阶级斗争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未能有效利用新科技革命的成果。国家在东南沿海成立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则是为了更便利地吸收和利用新科技革命成果,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东南沿海经济区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逐步发展起来的。
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贫富差距加大、东西部发展不均衡、城乡差距等。当前时期,国家在推动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进程中,已经不再一味地强调经济的单纯增长,开始更多地关注区域间及区域内部经济、社会、人口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实践证明,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国家的宏观战略和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新时期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国家宏观调控的指导。
首先,在新经济区成立方面,要根据各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现实状况,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优化开发,有步骤、有目的地推动新经济区的建立,避免因经济区的盲目上马而导致各地区产业趋同与社会资源的浪费。其次,要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国家既要重点支持基础条件好、发展快、带动作用大的地区加快发展,又要对基础条件较落后,但资源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大的地区给予重点支持;还需要通过投资倾斜和政策倾斜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及其它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此外,在各经济区内还需要重点投入资金,培植主导产业,发挥其对经济区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第三,要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市场体系。要打破部门、地域界限,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结构优化、效益优先”的原则,通过加强各经济区的合作,推动城市间、地区间的规划联动、产业联动、市场联动、交通联动和政策法规联动,实现区域资源的整合和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弱化生产要素的区域性特征,消除区域壁垒,实现国内市场的一体化。
区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特色就是优势,优势就是竞争力。因而各区域要立足自身已有的特色产业与资源优势,努力使特色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使资源优势转化为潜在的发展优势,做大做强特色经济,以特色经济的壮大来推动区域内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首先,产业优势。东部地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长时间的锤炼已经具备了参与全球竞争的实力与优势,因而东部地区可以国际加工制造业基地为基础,按照优化提升、进一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的思路,加速推动产业链向上端(研发)和下端(现代服务业)拓展,鼓励和支持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中西部地区产业基础较为薄弱,但在资源、劳动力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而中西部地区可利用自身优势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完善相关产业配套能力,大力吸引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并在承接转移的同时积极推动产业技术升级与经营方式的创新,提高经济的区域竞争力。
其次,资源禀赋与地域优势。每个经济区都或多或少地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的资源,这些资源优势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经济社会方面的,亦或是简单的地理区位,但不管是何种资源,都是自身的优势和竞争力。因而,各经济区应充分利用好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资源,在规划和发展上努力避免过去较为常见的单一化、大众化和趋同化,要强调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以特色和优势来增强竞争力。如我国的中部地区是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那么中部崛起战略目标的实现就不可能对中部地区的上述自然资源、区位等优势视而不见。同样,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设立就是考虑到了福建省在文化、区位等方面独特的对台优势,这对于加强两岸产业合作与文化交流有着其它地区不可比拟的优势。此外,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也是充分利用了海南天然资源的稀缺性及不可复制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我们也应看到,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上是靠牺牲劳动者的很多权利,以极高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换来的。而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我国的人口红利和资源环境红利正在逐步丧失,这就使我们不得不转变目前过分依赖廉价劳动力和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要通过自主创新来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首先,要注重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各经济区要从自身劳动力、资源、环境以及产业结构和基础出发,合理发展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保持三大产业的协调,不能脱离地方实际盲目突出单一产业的发展,同时要结合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其次,要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协调产业、环保、土地和金融政策,鼓励、支持企业的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淘汰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产业及过剩产业,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第三,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抢占未来国际竞争的制高点。要加快发展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空间技术、物联网及海洋、地质资源的勘探开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完善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措施,健全管理体系和监督实施机制,大力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使之成为带动我国未来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
从“一五”计划开始,我国就开始了区域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时至今日,区域经济仍然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助推器。但是,区域经济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了许多的矛盾和问题,生态环境和社会民生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两个方面。生态环境方面,以往的发展往往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短期高速发展,由此也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各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加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通过法律、投融资、项目审批等各种宏观调控手段抑制“三高”产业的发展,坚决淘汰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环的产业和项目。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落实地方政府“绿色GDP”的考核体系,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相关负责人实行一票否决制。社会民生方面,目前最突出的是由东西部的区域差距及区域内的城乡差距所产生的东西部和城乡居民之间在收入、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的问题。这些社会民生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所导致的结果,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的社会建设已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因而,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从缩小差距和加快社会建设两方面着手。首先,要大力缩小东西部地区和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国家要继续大力扶持中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多种政策、资金、技术手段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及中部地区的崛起,缩小它们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为中西部地区民生问题的改善和提高创造经济基础。其次,要加快社会建设,一方面要转变地方政府重经济、轻民生的思想观念,让他们认识到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促使其实施更多有利于社会民生发展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要加大对社会民生事业的投入,以财政的高投入换取民生事业的快发展。此外,还要改革不合理的社会管理体制和制度政策,破解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实现公民享受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推动实现经济、社会及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
[1]李富春.李富春选集[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2.
[2]陈栋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改革开放30年回顾与前瞻[J].南京社会科学,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