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方宇
构建高效安全绿色的现代道路运输服务体系
□ 李方宇
“十二五”期间,是重庆在科学发展轨道上全面发力、阔步前进的重要时期。道路运输业是支撑重庆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紧紧把握发展的大好机遇,围绕加快建设现代道路运输业的主题,以调整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规范市场秩序为重点,充分发挥道路运输的比较优势和先导作用,加快构建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现代道路运输服务体系,努力提高道路运输业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能力,对于加快推进五个重庆建设进程,促进重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面实现重庆十二五发展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十一五”期间,重庆道路运输业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五个重庆”建设等重大机遇,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客货运输总量实现翻番,运输结构明显优化,发展质量显著提升,步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为实现“十二五”道路运输新的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全市道路运输发展的内部环境和外部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蕴含着诸多发展机遇。一是运输需求更加旺盛。“十二五”期间,我市GDP将保持12.5%的增长速度,2015年达到1.5万亿元,人均GDP超过8千美元。道路运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服务性地位将进一步体现,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步伐继续加快,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人员和物资加快流动,将对道路运输产生更加旺盛的需求。二是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全国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畅通重庆”建设全力推进,长江上游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我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3000公里以上,普通国省道覆盖所有区县和80%以上的乡镇,行政村公路通畅率不低于85%。道路条件全方位的持续改善,为道路运输业创造了更大发展空间。三是发展环境更加有利。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指出,“十二五”既是交通运输业加快建设、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也是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的关键期,要加强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全市交通工作会要求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管理更是发展”的思想,切实将工作重心从单一注重建设,向建管并重转变,为道路运输业创造了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四是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十一五”期间,在全系统共同努力下,全行业工作作风不断改进,工作效率不断提高,道路运输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效,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区县党委政府更加重视道路运输管理工作,把运管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市道路运输发展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区域和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还比较大,主城区和远郊区县、城区和农村、道路运输业内部各子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存在。二是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科技化、信息化水平不高,有效管理手段仍需加强。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三是安全稳定压力仍然较大。随着行业改革不断深入,“十二五”期间,道路运输进入改革攻坚的“深水区”,改革任务将更加艰巨,阻力更大,保持行业安全稳定发展任重道远。四是发展能力尚未完全适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道路运输比较优势发挥还不明显,与其它运输方式的协调、接驳不够顺畅,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还不高,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要求不相适应,发展的潜力亟待挖掘。
“十二五”时期,以建设“全国一流、西部领先”的道路运输业为总体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五个重庆”建设等重大机遇,强化服务保障,突出重点改革,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到2015年,构筑起供给充分、组织协调、运行高效、管理科学、服务优质、安全绿色的现代道路运输服务体系,全面提升道路运输发展水平。一是大力提升道路运输供给能力,全面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到2015年,道路客运车辆达到2.5万辆,完成道路客运量18亿人次、客运周转量590亿人公里,公共汽车、轨道交通、出租汽车客运量分别达18.3亿、7.3亿、7.9亿人次,道路运输客运能力进一步提升;营运货车达到30万辆,完成道路货运量12亿吨、货物周转量1200亿吨公里,为现代物流提供高效的货运服务。二是深入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初步建成城市综合公共交通运输体系。到2015年,公共汽车总量突破1万辆,所有区县城区开行公共汽车;主城区实现公交线网全覆盖,车辆达到8500台,线网长度2000公里,日均运送乘客500万人次;轨道交通线路网络化运营骨架基本形成,营运里程达到203公里,公共汽车和轨道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39%。出租汽车总量达到2.1万辆,其中主城区1.4万辆、万人拥有量达到18辆,有责乘客投诉率低于百万分之二十,基本实现“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发展目标。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公共汽车为主力,出租汽车等其它运输方式为补充的城市综合公共交通运输体系。三是城乡客运统筹发展力争重大突破,一体化网络基本形成。到2015年,全市乡镇和行政村客车通达率达到100%,改扩建乡镇客运站240个、招呼站5000个,拥有等级客运站(含简易站)乡镇达到85%以上,基本形成安全、舒适、便捷的城乡客运一体化网络。四是加快传统货运业转型,现代物流通道基本建立。到2015年,万州、南川、荣昌和主城4个物流集散中心基本建成,培育10家年产值10亿元以上、50家年产值亿元以上第三方物流企业,打造快速物流网络,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流通便捷、服务周全、辐射国内外的物流通道。五是相关行业协调发展,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基本形成。到2015年,全市维修业户达到1.05万户,一、二类汽车维修业户占25%以上,救援网入网企业达到270户,培育5~10个品牌企业,形成合理分工、配套运行、良性竞争的维修市场格局。驾驶培训机构年培训能力在1万人次以上的驾校数量达到10所,标准化示范驾培学校15个,教练车全部实行IC卡计时培训,年培训能力达到50万人次。优化完善从业人员考试机构,全面实现标准化考试,年培训新上岗从业人员能力达到5万人次,驾驶培训机构专业化、规模化经营程度进一步提高。六是深化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安全监管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到2015年,道路运输客运企业、危货运输企业、300辆以上规模货运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达标率均达到100%,道路运输3人以上死亡事故件数下降率达到10%,安全监督管理专职岗位100%实行持证上岗。完成全市道路运输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形成反应更迅速、处置更高效的安全应急体系。七是深入实施节能减排和“科技兴运”战略,绿色、高效的道路运输体系基本形成。到2015年,完成道路运输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应急救援系统、出租汽车服务管理系统、客运站站务联网、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重点工程建设,道路运输信息网络“4221”体系初步建成。完成《基于物联网的危险品运输全程监控关键技术》等重要科技项目研究。全市道路运输营运证件电子化率、重点营运车辆动态监控率均达100%,二级以上及县级中心客运站实行电子客票覆盖率达80%,主城区出租汽车电召率达3%,营运客车、货车的单位周转量能耗分别下降3%、9%,初步建立绿色低碳、节能高效的道路运输体系。
实现全市道路运输新的跨越发展,完成道路运输“十二五”宏伟目标,务必要牢固树立“六种意识”,切实增添新举措,不断转变道路运输发展方式,加快推进道路运输现代化进程。
一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意识,增强“三个服务”能力。要把科学发展作为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和基础,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道路运输比较优势,利用道路运输“机动灵活、通用性强、门到门”的优势,从方便群众出行和提升运输交通的角度,妥善处理与铁路、水路、民航发展的关系。统筹道路运输业协调发展,注重主城和远郊区县协调发展,在加快主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远郊区县发展,解决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统筹客运、货运、维修、驾培、汽车租赁等子行业协调发展,解决行业结构性矛盾问题和管理力度不均衡问题。加大行业可持续发展力度,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监测考核体系和燃料消耗量准入标准,发展新能源汽车,开展高耗能道路运输车辆退出工作,降低车辆综合单耗,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升级,达到全国道路运输节能减排先进水平。
二是要牢固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突破行业发展瓶颈。改革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十二五”期间,要积极面对历史遗留问题和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拿出更大的勇气和魄力,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全力破解发展的难题。要深化主城公交改革,推行公交片区经营,将主城公交运营区域划分为3至5个片区,结合片区对营运主体进行优化,提高规模化、专业化水平;继续稳步推进主城区公共交通覆盖绕城高速公路以内区域工作,纳入退出范围的2900多台班线客车全部到期平稳退出。要深化出租汽车经营机制改革,继续推进公司化经营,确保主城区出租汽车企业公司化经营率达到100%、个体组织化率80%以上,在远郊区县推广公司化经营;完善收益分配调整机制和劳动用工关系,确保主城区和远郊区县驾驶员参保率分别达到100%和80%,保障驾驶员合法权益。要深化班线客运改革,优化长途客运基础资源配置,对年平均实载率低于70%的县际以上客运班线不得新增运力;积极应对高铁等运输方式发展新形势,引导企业稳步开发中短途、多样化与个性化客运市场,大力发展精品班线、商务快客等运输效率高、通达度深的特色客运业务,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
三是牢固树立服务民生的意识,提升行业服务水平。服务民生是运管工作的宗旨,要始终把提高群众满意度作为运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围绕西永微电子园和两江新区建设,及时开通公交线路;主城区新增(调整)公交线路150条;普及公交车辆GPS终端和IC卡,试点建设公交车辆运行信息电子站牌;根据公交枢纽站场建设和公交线路走向优化车辆停靠位置,对与轨道接驳的150个公交站点进行优化改造,使公交与轨道换乘距离控制在100米以内;远郊区县要科学编制公交发展规划,协调相关部门建立统一的公交优惠扶持政策。要提升出租汽车服务水平,建立出租汽车电召服务网络,丰富多元化服务体系,实现对出租汽车的电话订车、调度指挥等服务;规划建设统一规范的出租汽车停靠站,方便市民出行。要提升农村客运服务水平,继续落实好政府购买农村客运保险等优惠政策,提高农村客运通达深度和覆盖广度,对于偏僻地区,采取灵活运输组织方式,方便农村群众出行;积极探索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经验,逐步扩大试点面,努力实现城乡客运服务均等化。
四是要牢固树立精细化管理的意识,提升行业管理水平。进一步做好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加快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延伸监管链条,完善监管机制。要实行公交客运企业安全服务质量考核,实施公交线路服务满意度评价,加强对投诉服务处理的指导监督,探索服务质量与政府补贴挂钩的考核机制,健全公交从业人员的准入退出机制,形成企业、线路、从业人员三级服务监管体系。要健全出租汽车企业和驾驶员诚信考核体系,综合考评出租汽车企业经营、安全、服务质量等管理能力,将考核结果与经营权指标新增、续期和调减联动,实现行业优胜劣汰;完善服务质量投诉受理中心,以驾驶员诚信考核为手段,提高驾驶员文明服务的主动性。建立轨道运营服务乘客评价和投诉处理两个机制,提高轨道交通服务水平。
五是要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意识,打造“法治运管”。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切实履行好法律、法规授权的行业管理职责。加快道路运输法制建设进程,修订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争取出台《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条例》,出台实施《汽车租赁管理办法》、公交企业安全服务质量考核细则、出租汽车驾驶员服务规范等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要规范实施行政许可,完善执法依据的定期梳理机制,清理运管机构行政审批权项,规范许可流程,严格办事时限,完善法律文书。要强化道路运输执法保障,完善执法考核和执法责任制,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协作,强化执法监管;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开展全市运管机构执法人员轮训,建立一支作风过硬、执法规范、精干高效的运管队伍。
六是要牢固树立安稳责任的意识,强化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十二五”期间,既是道路运输发展方式转变、发展速度加快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期,也是安全稳定隐患的凸显期,各级运管部门要把安全稳定工作放在首位,由注重事后处理向注重事前预警转变,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强化对改革发展工作安全稳定形势的研判,增强安全稳定工作的计划性、预见性和可控性;进一步完善道路运输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增强道路运输应急保障能力。
“十二五”是重庆道路运输业破浪前行、科学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只要以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抢抓机遇,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就一定能够开创重庆道路运输发展新篇章。
作者: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局长
责任编辑:宋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