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真实的回归
——元杂剧《赵氏孤儿》和电影《赵氏孤儿》的比较

2011-08-15 00:49:04刘瑞娟
关键词:屠岸贾赵盾程婴

刘瑞娟

人性真实的回归
——元杂剧《赵氏孤儿》和电影《赵氏孤儿》的比较

刘瑞娟

在主要人物形象刻画方面,元杂剧《赵氏孤儿》有一种脸谱化、单一化的倾向,而电影《赵氏孤儿》在这方面上作了很大的调整,好像在有意为程婴和每个人的行动找到合情合理的动机,把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与多面性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从当今人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立场来看,电影实现了人性真实的回归。

《赵氏孤儿》;元杂剧 ;电影;人性;真实

随着电影《赵氏孤儿》的播映,有关赵氏孤儿的故事似乎家喻户晓。其实,有关赵氏孤儿的故事,早已是流传几千年的经典传奇故事。《左传》《国语》中就有粗略的记载。汉代司马迁的《史记.赵世家》有了更加详细的记载。到了元代,纪君祥以《史记.赵世家》为依据,创造了元杂剧《赵氏孤儿》,把赵氏孤儿的故事搬上了戏剧舞台,使赵氏孤儿的故事流传久远。法国作家伏尔泰早在1753-1755年,就把《赵氏孤儿》改编成《中国孤儿》,在欧洲演出后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

元杂剧 《赵氏孤儿》,其全名是 《赵氏孤儿大报仇》,也称《赵氏孤儿怨报怨》。剧本叙述的是春秋时期晋国上卿赵盾遭到奸臣屠岸贾诬陷,全家三百多口惨遭杀害,仅赵盾之妻——公主庄姬,因怀孕而幸免。不久,庄姬生下一个男婴,屠岸贾就派大将军韩厥守门,准备等到婴儿满月时,再把婴儿和庄姬杀死。庄姬实在不能忍受凌辱就上吊死了,并将孩子托给常常进出赵府的草泽医生程婴。程婴以大义说服了把门将军韩厥,韩厥偷偷把孤儿抱出了宫。后来,韩厥为了死守秘密自刎身亡。为了能搜出赵氏孤儿以便斩草除根,屠岸贾说,如三天内无人出首,那就将全国半岁以下、一月以上的婴儿杀光。为了保全赵氏孤儿和全国无辜婴儿的生命,程婴找到了原晋国大夫公孙杵臼,俩人商量后,决定程婴拿自己的孩子去替赵氏孤儿,放在公孙杵臼家,再由程婴向屠岸贾告密。一切按照计划进行,公孙杵臼招供私藏赵氏孤儿的事后,撞阶身亡。心狠手辣的屠岸贾乱剑砍死孤儿。之后,屠岸贾收程婴之子(赵氏孤儿)为干儿子,并接进府里由程婴管教。二十年后,孤儿长大了,文武双全。程婴向孤儿叙述他的不幸身世,孤儿终于杀死了屠岸贾,得以报仇。

元杂剧《赵氏孤儿》是一个紧紧围绕赵氏孤儿复仇这一中心展开的完整的悲剧性故事,后来的改编本无不以此为底本。现代话剧版《赵氏孤儿》也差不多延续了元杂剧《赵氏孤儿》的故事。而电影《赵氏孤儿》对元杂剧《赵氏孤儿》进行了较大的改编。电影《赵氏孤儿》在人物性格塑造上作了很大的调整,把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与多面性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实现了人性真实的回归。

在元代统治的特殊历史背景下,民族压迫与民族歧视使民族矛盾空前高涨。元杂剧《赵氏孤儿》的创作,具有很强烈的谴元思想,它既表达了难以调和的民族矛盾,也反映了强烈的爱国情感,鲜明地展现了义士为正义而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邪恶势力的凶狠残暴。但是,电影《赵氏孤儿》对此进行了种种模糊和弱化,把屠岸贾和赵盾的冲突设计成为朝廷内部的倾轧,正义和非正义、忠和奸、善和恶并不是非常鲜明突出。在元杂剧中,赵盾和屠岸贾是忠和奸的关系,屠岸贾诬告赵盾谋反,杀光赵盾全家三百多口,明显可以看出屠岸贾是位阴险毒辣的奸相。但是,电影中的屠岸贾不断受到赵氏家族的奚落和排挤,随着战功赫赫的赵氏威望与权利的日益强大,再加上赵氏的飞扬跋扈,赵盾和他同朝为臣,是同辈,但是赵朔不仅可以抢他兵权,而且还当着他的面对他冷嘲热讽道:“屠大人的儿子如果还活着,应该也要生孩子了吧?”这不是在揭别人的旧伤疤么?屠岸贾心里不禁充满了痛苦和仇恨。既然赵家早已不打算跟他融洽相处,那他为何不先下手为强呢?于是,他趁着赵朔打胜仗回来庆功的那一天,把弑君之罪嫁祸给了赵氏,杀光赵氏等三百多口。元杂剧中的忠奸对抗被电影明显地转化为私人恩怨的权力斗争。

在塑造屠岸贾这个人物形象时,元杂剧在开篇第一折中就有了交待:

“【仙吕】【点绛唇】列国纷纷,莫强于晋。才安稳,怎有这屠岸贾贼臣,他则把忠孝的公卿损。

【昆江龙】不甫能风调雨顺,太平年宠用着这般人。忠孝的在市曹中斩首,奸佞的在帅府内安身。现如今全作威来全作福,还说甚半由君也半由臣!他、他、他,把爪和牙布满在朝门,但违拗的早一个个诛夷尽。多咱是人间恶煞,可甚么阃外将军! ”[1]234

当屠岸贾看到被搜得的孤儿时,

“(屠岸贾云)就不由我不恼也。(正末唱)

【七弟兄】我只见他左瞧、左瞧、怒咆哮,火不腾改变了狰狞貌,按狮蛮拽札起锦征袍,把龙泉扯离出沙鱼鞘。

(屠岸贾怒云)我拔出这剑来。一剑,两剑,三剑。(程婴做惊疼科,屠岸贾云)把这一个小业种剁了三剑,兀的不称了我平生所愿也。 (正末唱)”[1]249

以上我们可以看到屠岸贾的滥杀无辜、阴险毒辣,令人惊栗,揭露了封建社会奸佞小人最丑恶的心灵。直到最后被捉,他仍然不思悔改、气焰还那么嚣张:“(屠岸贾云)我成则为王,败则为虏。事已至此,惟求早死而已。 ”[1]261

屠岸贾的十恶不赦在元杂剧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而电影里的屠岸贾不是一味地狡诈,他不仅有原先的凶残,也增加了一些温善。电影开始先交代屠岸贾没有儿子,这就为他后来认程勃为“儿子”做出了铺垫。在电影前半部分中,屠岸贾杀光赵氏家族的冷酷无情、挥刀劈向韩厥脸部的阴险毒辣和摔死程婴儿子时的凶狠,所有这些到电影后半部分好像没有了。在洒满阳光的绿草地上,屠岸贾成了一位慈爱的父亲,显示出浓浓的父子深情。尤其是当他已经知道程勃原来就是未死的赵氏孤儿,在程勃打仗遭敌人围困,面临生命危险时大喊“干爹,救我!”时,屠岸贾原本不想救这个仇家的孩子,但是最终还是救下了赵氏孤儿。电影《赵氏孤儿》的导演从现代人性真实的角度出发,完成了对屠岸贾这个人物形象的全新塑造。

就叙事而言,程婴这个人物是《赵氏孤儿》的叙事线索,因此程婴这个人物的形象塑造得相当丰满。在元杂剧中,程婴明明知道“屠岸贾贼臣闻知你产下赵氏孤儿,四城门张挂榜文,但有掩藏孤儿的,全家处斩,九族不留”[1]233,他还是冒着生命危险主动保护赵氏孤儿,可知程婴对正义的坚持,是一位侠肝义胆的人。但是,电影中所塑造的程婴不再是绝对的侠义之士,他是稀里糊涂不知怎么地就被卷入这场斗争中。事件的冲突在推动着他,使他完成了这番壮举。当庄姬恳求程婴把婴儿安全带出去,程婴最初也想到退缩,但是由于庄姬公主平时待他很不错,再加上很同情这个刚刚出生的无辜婴儿,他最终选择了冒险。当屠岸贾搜查赵氏孤儿的下落时,程婴和所有的父母一样,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孩子。当屠岸贾在程婴的面前狠狠摔死了程婴的孩子,眼看自己的孩子被活活摔死,程婴很痛苦,这种痛苦让程婴更坚定了要把赵氏孤儿抚养成人的决心,他是为了给自己的妻儿报仇。

在元杂剧的第一折中,韩厥下定决心放走程婴和赵氏孤儿,他知道这样做,自己一定会被屠岸贾杀死,但是因为自己早就对屠岸贾的所作所为很不满,同时心中非常敬佩赵家良将忠臣,“(正末云)程婴,我若把这孤儿献将出去,可不是一身富贵?但我韩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怎肯做这般勾当!”[1]236明知不献出婴儿他会性命难保,但是他还是义无反顾:“【醉扶归】你为赵氏存遗胤,我于屠贼有何亲?却待要乔做人情遣众军,打一个回风阵。你(指程婴)义忠我可也又信,你若肯舍残生,我也愿把这头来刎。 ”[1]237

自杀前,他向程婴表达了他心里的想法:“【赚煞尾】能可在我身儿上讨明白,怎肯向贼子行捱推问!猛拼着撞阶基图个自尽,便留不得香名万古闻,也好伴鉏麑共做忠魂。”[1]237

韩厥“舍生取义”的英雄主义被悲壮而又朴实的曲词刻画得入木三分,一个伟岸不屈的形象立刻浮现在眼前。在元杂剧中,韩厥被屠岸贾指派守大门,他在主动放走了孤儿以后,便拔刀自杀了。电影在塑造韩厥这个人物方面也有很大的变化。韩厥主动前往阻拦程婴,几乎要把孤儿抢到手。庄姬公主的自杀行为使韩厥为之震撼,这才放走了孤儿,并非韩厥主动所为。屠岸贾赶来时,没找到孤儿,愤怒地用剑劈在韩厥的眼睛上,韩厥最后一直想杀死屠岸贾,其根本原因在于要报屠岸贾毁容的私仇。

庄姬公主在元杂剧中的出场是这样的:“(旦儿抱俫儿上,诗云)天下人烦恼,都在我心头;犹如秋夜雨,一点一声愁。妾身晋室公主,被奸臣屠岸贾将俺赵家满门良贱,诛尽杀绝。今日所生一子”“记的附马临亡之时,曾有遗言:若是添个小厮儿,唤做赵氏孤儿,待他久后成人长大,与父母雪冤报仇。”[1]232她从赵家三百多人惨遭杀尽和牢记丈夫遗言的立场出发,“(旦儿云)俺赵家一门,好死的苦楚也!程婴,唤你来别无甚事,我如今添了个孩儿,他父临亡之时,取下他一个小名,唤做赵氏孤儿。程婴,你一向在俺赵家门下走动,也不曾歹看承你,你怎生将这个孩儿掩藏出去?久后成人长大,与他赵氏报仇。 ”[1]233

最后,她“拿裙带缢死”[1]233,可以看出公主的嫉恶如仇。

电影中,庄姬公主临死之前对程婴说:“不要告诉他父母是谁,也不要告诉他仇人是谁,让他去过普通人的生活。”这句话在整部电影中最打动人心,体现了母爱的伟大。她不想让孩子活在这个世上心中只有仇恨,不想孩子为了复仇铤而走险,她明白冤冤相报何时了……庄姬希望的是,孩子能够健康无忧、幸福快乐地活着。

公孙杵臼在元杂剧中已是告老还乡的老臣,是“年纪七十,没儿没女”[1]246的老者。他和程婴一起完成了苦肉计。在程婴受到棍棒逼供的时刻,真相几乎就要脱口而出,“【水仙子】(正末云)你要我说那一个,我说,我说。 (唱)哎! 一句话来到我舌尖亡却咽了。 ”[1]248这使得观众为剧情的发展紧紧捏着一把汗。公孙杵臼明白自己难以逃脱这一死,但他不愿被屠岸贾用刀杀死,宁愿选择撞阶,在撞阶之前,他对程婴说:“【鸳鸯煞】我七旬死后偏何老,这孩儿一岁死后偏知小。俺两个一处身亡,落的个万代名标。我嘱付你个后死的程婴,休别了横亡的赵朔。畅道是光阴过去的疾,冤仇报复的早。将那厮万剐千刀,切莫要轻轻的素放了。”[1]249-250

为了顺利完成“救孤存孤”这项艰巨任务,又一位英雄牺牲了他宝贵的生命,剧作再次把这个英勇无畏、嫉恶如仇的悲剧英雄形象展现在了观众与读者面前。

电影中,公孙杵臼的牺牲没有着重加以刻画。公孙杵臼是一位中大夫,他只是想借助自己特殊的身份把程婴的妻子和程婴的孩子安全送出城外,并从程婴那里得到赵氏孤儿,他和程婴的一举一动不是事先商定好的,都是被屠岸贾的行动步步紧逼而出现的。可见,电影中公孙杵臼没有真正有意识去献出生命。

通过对元杂剧《赵氏孤儿》与电影《赵氏孤儿》的主要人物形象塑造的比较,笔者认为,元杂剧好像有一种脸谱化、单一化的倾向,而电影《赵氏孤儿》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调整,似有意在为程婴和每个人的行动找到合情合理的动机,把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从当今人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立场来看,不管电影的改编距离史实有多远,电影《赵氏孤儿》实现了人性真实的回归。

[1]纪君祥,顾学颉.元人杂剧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2]范希衡.《赵氏孤儿》与《中国孤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3]索俊才.中国古典戏曲名著释评[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

[4]纪君祥,顾学颉.赵氏孤儿大报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5]李修生,李真渝,侯光复.元杂剧论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

[6]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疏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7]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I207.3

A

1673-1999(2011)24-0102-02

刘瑞娟(1987-),女,河南驻马店人,西南大学文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

2011-10-19

猜你喜欢
屠岸贾赵盾程婴
小人物那股劲
大学生(2024年6期)2024-07-03 12:01:38
恢弘震撼的北昆《赵氏孤儿》
旅游(2021年5期)2021-07-21 10:52:26
翳桑之报
门 客
举手之间的善意
幸福·悦读(2017年1期)2017-02-17 17:31:44
武士报恩
醒狮国学(2016年6期)2016-05-14 17:55:46
不同程婴的不同主题——由程婴看豫剧《程婴救孤》,以及话剧、电影《赵氏孤儿》的主题
简析电影《赵氏孤儿》体现的悲剧性
道德的力量
安徽文学(2013年7期)2013-04-29 07:42:28
人物的特性与特征
——观《程婴救孤》有感
剧影月报(2010年4期)2010-11-16 03: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