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

2011-08-15 00:46:21石学兰
长沙大学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专职高校学生队伍

石学兰

(长沙大学党委/院长办公室,湖南长沙410003)

浅谈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

石学兰

(长沙大学党委/院长办公室,湖南长沙410003)

高校学生专职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要从准入、发展、激励等方面入手,切实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能力强、作风正的学生专职辅导员队伍。

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

高校学生专职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教育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打造、培养一支政治素质过硬、道德品质过硬、学习能力过硬、业务素养过硬的专职辅导员队伍,直接关系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关系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大问题。

一 把好入口关,选拔高素质的人才充实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

学生专职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思维活跃、文化层次高、接受能力强的新一代大学生,担负着学生思想教育、常规管理、素质拓展等重要职责,这就要求辅导员队伍必须政治强、业务精、能力强、作风正,而不是什么“毕业生进入高等学校工作的低门槛和进入教学、科研、行政岗位的跳板”。因此,高校在配备学生专职辅导员队伍的时候,要首先把好入口关,把那些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发展潜力的人员选拔到专职辅导员队伍中来。

(一) 要爱岗敬业

学生专职辅导员长期工作在第一线,直接和大学生打交道,既要做学生心理工作、资助工作,又要做学生思想工作与生涯规划;既要担负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又要担负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工作繁杂、事务具体,十分辛苦。然而,一些高校在强调、重视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没能很好地注重专职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导致这支学生辅导员队伍工作愿景不明朗、政策待遇不稳定。正因为如此,笔者认为,高校在对学生辅导员队伍政策逐步落实、逐步提高的同时,首先有必要对辅导员的准入把好德性关。要把那些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同志充实进来。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唯有热爱自己的岗位,才会敬业,才会有强烈的事业和责任感,才会激发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把学生专职辅导员工作当做自己的事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

(二) 要有人格魅力

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重心,在于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而高校学生专职辅导员在其中发挥的就是培养、教育、引导和示范的作用。要实现这一点,就要求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的准入要把好人格关。就是说,从事学生专职辅导员工作必须要有为学生称道的人格魅力。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而人格魅力则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把具有人格魅力的人充实到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中来,他们的言行就会在大学生中产生影响力和感染力,使他们由尊重、信服到引以为榜样,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而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行不言之教”中凭借人格的影响力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 要有创新能力

现在的大学生群体基本上属于90后,他们主体意识明确、求新意识强烈。他们中存在的问题既有学习问题、人际沟通问题、心理健康问题,还有生涯规划问题、择业就业问题,甚至婚姻家庭问题等。面对90后这一现实的受教育群体,传统的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显然行不通、做不到。因此作为专职学生辅导员队伍的准入必须把好能力的创新关。必须要适应社会生活的时代特点,顺应大学生思想、情感、心理、生理等需求,不断创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途径,创新教育办法,形成以学生自我教育为特征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使大学生在入耳入心,喜闻乐见的状态中得到学习的指导、生活的历练与德行的熏陶。

二 加强继续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各项工作必须既着眼于当前需要,又兼顾未来发展,高校学生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也同样如此。我们大多数的学生专职辅导员大学毕业后即从事这一工作,许多都只有一次院校的学习培训,有的甚至还没有进行过专业的培训,这就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很难符合学生的期待,很难适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这就使继续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因此,高校要舍得花力气、花本钱对专职辅导员队伍进行再教育和再培训。

(一) 脱产深造

在高校中,学生辅导员队伍相对于教师队伍来说学历层次还是偏低的,而他们的工作性质又要求他们不仅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同时又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广博的科学知识。因此,高校应该从长远利益出发,选拔、推荐学生专职辅导员中的骨干进一步深造,攻读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学成后专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 在职进修

在职进修学习主要是指不脱产或短期脱产接受某一专业或某一领域知识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方便、灵活,高校可根据学生辅导员队伍的实际状况和工作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分期分批地实施,既能保证学校工作的正常进行,又能使学生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因而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继续教育方式。

(三) 短期培训

高校应结合学生辅导员队伍的具体工作情况以及岗位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对高校学生专职辅导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教育,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短期培训可以选送学生辅导员外出参加学习班,也可以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到学校做专题讲座,开展专题讨论。还可以利用高校自身的人才资源优势,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多种形式、多项内容的培训教育。

(四) 学术交流

高校应经常召开研讨会,就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研讨。还应积极倡导和鼓励学生专职辅导员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研究机构以及兄弟院校等单位组织的各类学术交流会,及时了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动向,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渠道,交流经验,开阔视野,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工作目标,提升工作质量与业务水平。

三 坚持以人为本,完善激励机制

一个人只有在别人对他表示理解、关心和尊重时,才会感受到自己尊严的存在。而由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在科研立项、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工作待遇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影响了他们的工作信心和工作后劲。所以要建设好高校学生专职辅导员队伍,就必须在对他们加强管理、严格要求的同时,还要在政治上、生活上关心他们,为他们排忧解难,努力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工作环境,以保持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提高战斗力。

(一) 精神激励

高校应将学生专职辅导员的表彰奖励纳入各级教学、科研、管理工作者的表彰奖励中,并单独进行评选,充分鼓励调动广大辅导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比如一年一度的优秀辅导员、优秀班主任评选等。对那些任劳任怨、勤恳工作,立足本职建功立业,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学生专职辅导员,要及时发现,大力表彰。对事迹突出者要树为榜样。大力倡导以争先创优为荣,以落后松懈为耻的良好风气,使人人争当先进。通过表彰奖励,激发学生专职辅导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从而使他们在工作中迸发更大的热情,激发更强的活力。

(二) 待遇激励

一方面,高校学生专职辅导员队伍作为高校教育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象重视教学、科研队伍建设那样重视学生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在学习深造,立功授奖、劳动报酬等方面要给予学生专职辅导员和教学、科研、行政管理人员同样的待遇;另一方面,辅导员队伍作为高校教育队伍的特殊分支,在照顾到工作特点和性质的前提下,对其教学工作量、教学内容和管理手段,实行特殊化要求。建立适合学生专职辅导员队伍的职称评聘体系。同时,改善辅导员的生活条件,包括住房、工资及相应的补助和奖金,在住房补贴、岗位津贴、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能够提供适当的优惠,以解决这些辅导员的后顾之忧,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三) 政策激励

学生专职辅导员工作在高校的最基层,关心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他们付出的许多辛勤劳动甚至不为领导和上级部门所知。作为高校领导要关心和爱护这个群体,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要激活用人机制,建立切实可行的辅导员流动制度和发展规划,打破以往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封闭体系。拓宽辅导员出口,加强辅导员的交流和提拔,解决辅导员的后顾之忧。可以将辅导员队伍作为向高层次管理队伍输送人才的预备队,也可以作为新教师到高校工作岗位后一个必要的锻炼阶段。在制订用人政策的时候,有些岗位要适当向学生专职辅导员队伍倾斜,像各院、系的总支书记以及学生管理岗位上的中层干部,可优先从学生专职辅导员中选拔,使他们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也能够成长、进步,满足其自身发展的需要。

[1]王玉国.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9).

[2]顾丽萍.浅析辅导员队伍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

[3]韩延明.试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J].高校辅导员,2010,(1).

(作者本人校对)

G645

A

1008-4681(2011)01-0123-02

2010-12-08

石学兰(1962-),女,山东青岛人,长沙大学党委/院长办公室政工师。

猜你喜欢
专职高校学生队伍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7:44
自主筹资筹劳 农村公路要设专职“保姆”
今日农业(2020年16期)2020-12-14 15:04:59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16
加强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建设
劳动保护(2019年3期)2019-05-16 02:38:14
专职调解员有了自己的家
人民调解(2019年5期)2019-03-17 06:55:36
专职媒人的变化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8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学习月刊(2015年24期)2015-07-09 03:42:00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
中国火炬(2009年2期)2009-07-24 14: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