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视角下的车贴文化成因阐释

2011-08-15 00:49马树辰
关键词:模因标语语言

马树辰

(江苏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模因论视角下的车贴文化成因阐释

马树辰

(江苏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通过模因理论可以帮助人们较为精准的解读语言自身的传播现象。从模因的理论视角来看,车贴标语是一种简洁易懂、时尚有趣或是具有权威性的强势语言模因,是与流行元素相结合形成的模因复合体,而且只有与标语结合,具有合理性的模因体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模因论的观点还能为标语选择的流行元素提供指导,从而创造丰富多彩、娱乐而不庸俗的车贴标语。

车贴标语;模因论;模因来源

模因(meme)这一概念源于社会生物学,最早见于新达尔文主义倡导者英国的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于1976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这本畅销书中。[1]模因是由“基因”(gene)一词仿造而来。“模”即是“模仿”,“因”即是“基因”。

基于我国率先提出模因论的何自然先生的观点,即是可以分为“基因型的模因”和“表现型的模因”。“X吧”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根据英语的bar(酒吧)一词复制出来的“X吧”,其中与原意稍为近似,与“喝”有关的场所有:水吧,咖啡吧,茶吧等,此外还复制出一些与“喝”无关的场所有:影吧,泥人吧,首饰吧等。[2]这种语言模因的复制,传播能力较强,其词义覆盖范围越来越广,优胜劣汰的规律在考验着其生命力。

我们可以看出,模因现象无处不在,概括而言有三样东西可以成为模因,想法、说法和做法即思想、言语和行为。任何字、词、短语、段落乃至篇章,只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都可以成为模因。[3]

一、车贴标语的模因表现形式

车贴标语是汽车文化与语言相结合的产物。车贴最初是在国外赛车比赛中出现,并作为汽车文化的一部分在国外十分流行。时下,拥有私家车的人越来越多,汽车屁股上贴标语也成为街头时尚。[4]由于有着庞大的市场需求,车贴逐渐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车贴文化其实就是车主文化内涵的外在映射,这种中国式的车贴文化已经逐渐成为大都市的时尚气息,而在车贴创作中,虽然出现的仿制现象体现在词、短语甚至句子层次上,但是我们不按照结构语言学的语法单位将他们分类。车贴标语的形式和来源非常广泛,有成语、俗语,流行歌曲,电影还有部分是政治口号,网络语言甚至还包括一些缩略语等。

人们在利用语言进行交流的时候往往觉得标新立异是种体现自身个性的表达形式,这就要求人们追求那些新奇独特的表达方法。成语、俗语以及诗歌名句等所拥有的模因占据了绝大多数,这是因为成语、俗语以及诗歌名句等是中华名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精华。车贴标语的作者使得这些标语具有广泛的传播基础和脱口而出的模因效果。其次是歌曲、电影以及畅销书等,它们是某一段时间内人们张口必谈的话题,是最新潮最时尚的话题。相对于以上两种来源,政治口号,网络语言及其他的一些来源的数量就明显处于劣势。政治口号一般比较严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模因化。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它虽以简洁生动的形式从诞生之日起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但是它们缺乏规范性,其随意性不易于车贴标语的过分依赖。

二、车贴标语模因化的原因

(一)简洁明了

车贴标语一般都是用一个不完整的信息单位,即一个词语或者一个不完整的句子来表现一个信息或者一个观念,信息单一,容易理解,没有过多的信息需要受众用心记忆和用心理解。大多数成语、俗语以及诗歌名句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内容,它们的构成简单,通俗易懂,易于传播。例如:保护新手,人人有责。很多人都是听着“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标语长大的,这句话因此成为国家“保护环境”这一基本国策的代名词。这份车贴标语把国家对于环境的保护的态度有效的转移到对于开车新手上来,巧妙的构成了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车贴标语,体现出极强的保护欲,且朗朗上口。

(二)思想观念

车贴标语主要是体现创作人员的想法与意图,而且它具有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好的车贴标语都注重其思想性,褒扬优秀的社会文化,引导健康的社会文化意识和社会价值体系。具有思想性的车贴标语,或者让人引起思考的那些标语能够更多的吸引大众的眼球,更容易得到人们的复制和传播,形成强势模因。例如:私家车,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运用这一标语,把其内涵发挥的淋漓尽致,使得标语的表现力也得以提升。

(三)标新立异

人们为了在众多车贴标语中脱颖而出,故爱车族们总是不断地创造或者挑选新的表现方式和表现手法,在车贴标语中融入流行元素,使标语新颖独特。例如:“你的安全你注意,我的地盘我做主。”车贴标语借用这样的时尚元素,能够更快的融入年轻人的生活中去。

(四)娱乐大众

车贴标语另一个成因就在于它的娱乐性。娱乐大众即服务大众,娱乐精神体现在车贴中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小沈阳有许多台词深入人心,“还追啊,我到家了”,车贴标语毫不留情的收录了这句话,此种车贴标语在很大程度上与强势模因相结合,充分显示了用模因论来解释车贴标语这一语用现象的可能性。

(五)与时俱进

人们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总是有一种求新求异的心理,车贴标语的作者自然也会顺应这一社会心理,与时俱进,这使得在标语中加入流行语或直接使用流行语的语言形式,即流行什么,就贴什么,这样的标语就会显得有时代感。例如“PK,一种生活态度”等车贴标语就应运而生了,能让人开心一笑,放松心情,让人乐于仿效,有利于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

三、结论

利用流行语来进行车贴标语的创作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社会语用现象。模因论为探究这一现象的成因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将车贴标语看成是一种简洁易懂、时尚有趣或是具有权威性的强势语言模因。车贴标语与流行元素相结合形成模因复合体,可以利用其感染力吸引路人,有利于该品牌车辆扩大销量或者车主提升知名度。模因论的观点还能为标语选择的流行元素提供指导,从而创造丰富多彩、娱乐而不庸俗的车贴标语。而车贴标语与成语、俗语,流行音乐,电影和畅销书还有部分政治口号和网络语言相结合,为车贴标语提供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标语流行语,同时对张扬个性,挥洒青春的意识趋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变化,不仅仅把车贴标语当作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传递信息背后的文化或精神,在人的心理和精神层面上实现车贴标语的传播效应。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模因是具有选择性的,只有选择那些与标语结合后具有合理性的模因复合体才能取得期望的效果。因为只有模因表达了合理的意义,它才会被人们复制、传播,从而形成强势模因。与此同时,在车贴标语创作的过程中人们惯有的思维模式会深深地影响着对于车贴标语词句的定夺,使得许多人形成了因循守旧,模仿求同的传统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在车贴标语语言中表现为多个标语共用一个模因载体,使得原本个性十足的标语变得索然无味。因此,如何选择合理的模因表达生动的意义仍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1]Dawkins R.The Selfish Gene[M].New York:OUP,1976.

[2]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

[3]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2).

[4]刘勇.戏说车尾标语[J].驾驶园,2011.

[5]李静.新汽车文化[J].中国汽车界,2008.

H030

A

1673-1395(2011)09-0179-02

2011 08 02

马树辰(1988-),男,安徽合肥人,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袁丽华 E-mail:yuanlh@yangtzeu.edu.cn

猜你喜欢
模因标语语言
标语变变变
语言是刀
标语变变变
“滥挂标语”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论文写作探析
我有我语言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听说教学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