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强
传播学视角下的翻译批评
肖 强
因翻译活动是双语符号转换过程和传播过程的统一体,翻译批评的内容应该包括这两个过程中的翻译活动发起者、译者、原作者、传媒、原作、译文、读者、社会环境等8个方面的因素。而对这8个方面因素的评论又可以分为3类,即双语符号转换过程评论、译文传播过程评论(社会评论)和翻译机构评论。
翻译批评;转换过程;传播过程
传统翻译批评研究认为,翻译批评是对一部译作的分析、评论,或是对一部作品的不同译本相关现象作出的评论。把重心放在译文上是抓住了核心内容,但同时也从理论上把翻译批评的内容限定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以此而论,翻译公司、传媒、赞助等问题都不应该是翻译批评的内容,但恰恰又是这些因素在译作定稿上有一定的决定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译者的翻译标准和原则。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翻译批评的内容。
传统意义上,符号转换完成时翻译活动也就结束了。但此时译文并没被应用于交际,没有达到翻译的最终目的。只有为读者接触到的译文才具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也是各翻译家千方百计发表自己译文的原因。由此可见,翻译的目的在于交际,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也可以理解为跨文化传播活动,即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是德国的汉斯·于尔根·费米尔,他在《普通翻译理论的框架》中指出翻译(包括笔译与口译)是语言行为的一种特殊种类,不应该也不可能仅仅是纯语言间的文字转换,而首先是一种交际行为。吕俊、候向群也提出,翻译的本质是一种跨文化跨语际的信息传播与交际活动[1]。
翻译活动应该是符号转换和交际传播两种活动的统一体。TransWiki-W3CHINA.ORG开放翻译计划(OTP)就提出 “翻译活动是将一个文档翻译为中文(简体或繁体)并将其发布的过程。”符号转换完成后翻译活动还没有结束,此时译文并没被应用于交际,没有达到翻译的最终目的。
翻译活动因发起者不同,研究对象的重视程度也有所不同。从翻译活动发起者看,翻译活动可以分为3类:译者发起、原作者发起、第三者发起。第三发起者可以是企业公司,也可以是传媒。翻译活动发起者研究隐含的是翻译话语权和翻译标准制定权的归属问题。一般而言,翻译活动发起者是话语权的主宰方。多数情况下,翻译的宏观标准甚至微观标准都是由发起者确定的。译者只能在遵守发起者制定的标准的前提下制定自己翻译过程中微观的较为具体的标准。
符号转换完成后,译文的传播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直接传播。译文被直接应用于实践,不受传媒影响,如各大工商业公司国际交际所用资料的翻译;二是间接传播。译文被间接应用于交际,传媒影响较明显,如由出版社、杂志社、报刊等发表的翻译文章。第二种传播中传媒相对确定,易于研究;第一种因不受传媒影响,属于是点对点的传播,不为外界所知,牵涉面广,不确定性强,研究有一定困难。这一划分方法的弊端在于无法准确地掌握译文的直接传播过程,不能进行行之有效的研究。
考虑到发起和传播因素,翻译活动就涉及翻译活动的发起者、译者、原作者、原作、译文、传媒和读者7个方面。
因发起者不同,翻译程序可分为:(1)译者发起:译者→原作者/原作→译文→传媒→受众;(2)原作者发起:原作者/原作→译者→译文→传媒→受众;(3)第三者发起:第三发起者→译者→原作者/原作→译文→传媒→受众。
译者、原作、译文、双语符号的转换过程处于整个翻译活动的中心,这也印证了翻译批评以译文为核心内容的正确性。翻译批评重在译文,这是传统翻译批评理论的精华,在翻译批评被赋予新的内容的情况下,可以视为狭义的翻译批评。
传媒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出现在翻译活动研究中,这也是以往翻译研究所忽略的。传媒本身对传播内容质量的要求及其在传播过程中对读者的引导作用将会对译文的质量和读者的接受程度起到一定的影响,对翻译风气的引导作用更是不可估量,应该受到重视。
许钧以文学批评理论为依据,提出译文与原作的5个方面和3个可比因素:译者(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对原作中反映的主客观世界的理解和感觉、译作、译作读者、语言(包括文化历史因素)5个方面;3个可比因素为:译者从原作中观、感的世界与原作者意欲表达的世界是否吻合;译者的语言手段与原作者的创作手法是否统一;译作效果与原作效果是否一致,包括对读者的期待及读者的反映[2]。Peter Newmark也提出翻译批评的五个方面:(1)对原作的简要分析,主要强调原作的意图和功能等;(2)译者对原作意图、潜在读者的理解及翻译方法;(3)选取有代表性的译文与原文片段进行比较分析;(4)译文的评价,包括译者和评论家两个角度;(5)评论译文对原语言文化或习俗阐释合理之处[3]。Peter Newmark虽然也提到了“委托者”,但也与许钧一样,未提及传媒和译文的传播等隐性内容。Katharine Reis虽提出了双语语言因素和在翻译批评中具有实用意义的7个超语言因素[4],但最终把超语言因素归为语境因素。杨晓荣、温秀颖都提出了翻译批评的主体和客体[5][6],文军也提到了翻译的动机、文本选、编校者等内容,但仍是对翻译过程的评论,同样未涉及传播因素的评论[7]。
根据翻译活动示意图,翻译活动发起者、译者、原作者、传媒、原作、译文、读者、社会大环境等八个方面都应该是翻译批评的内容,他们又分别属于双语符号转换和译文的传播过程。翻译活动发起者、译者、原作者、原作、译文属于双语符号转换过程,传媒、受众、社会环境属于传播过程。
考虑到翻译的双语符号转换和传播过程,翻译批评的内容可以分为三大块:(1)双语符号转换过程(包括翻译活动发起者研究,如话语权、标准制定权的归属;双语符号转换参与者研究,包括译者、原作者和原作的分析和译文评论,如质量分析和翻译理论探讨);(2)译文传播过程评论(包括传媒、读者、社会及译文的传播);(3)翻译机构评论(翻译公司、翻译培训中心和翻译研究机构)。
(一)双语符号转换过程评论
双语符号转换过程的评论首先要做的不是评论译文的好坏得失,而是对翻译活动发起者以及翻译话语权、翻译标准制定权归属问题的分析。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将会直接决定翻译批评是否科学。评论译文的质量不应该只从评论者的角度出发,更应该考虑到译者翻译时所受的牵制。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对双语符号转换过程及其参与者进行评论,包括对译者、原作者和原文的研究分析。下一步才是对译文质的评论,可以是好坏优劣式的,也可以是赏析式的,还可以是理论验证式的。无论是对单译本还是多译本的评论,都少不了与原文的比照。对译文质的评论目的在于发现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肯定翻译的独到之处,为以后的翻译活动提供借鉴,推动翻译的健康发展。
(二)译文传播过程评论
不仅包括译文对读者、社会影响的评论,也包括对传媒作用和译文传播限制因素的评论。译文传播过程评论涉及到翻译风气、翻译道德等问题。Venuti在其异化翻译理论中从社会文化角度分析了在翻译过程中出版业的参与者,如出版商、编辑、评论员、文学代表等对翻译的影响,但至今尚未把这些因素列为翻译评论的内容。
(三)对翻译事业有巨大贡献的三大机构的评论
翻译公司有时是翻译活动的组织者,有时又是译者,还有可能是译文的传播者。翻译公司对翻译商业化的划分、翻译商业术语的应用等对翻译理论研究具有指导意义。翻译培训中心不直接参与翻译活动,但他们为翻译活动提供合格的翻译人才,为翻译的可行性提供保证。翻译院校的师生更是翻译活动的积极参与者。翻译研究中心为翻译培训和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总之,翻译首先是一种交际行为,翻译活动是双语符号转换过程和传播过程的统一体。翻译批评的内容也应该包括这两个过程的翻译活动发起者、译者、原作者、传媒、原作、译文、读者、社会环境等8个方面的因素。而对这8个方面以3类划分,又能以一种系统囊括翻译批评的内容。但这一划分只是一种尝试,不足之处有待不断的讨论和完善。
[1]吕俊,候向群.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1.
[2]许钧.文学翻译批评研究[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2:44-45.
[3]Newmark 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184-189.
[4]Reis Katharine.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66-69.
[5]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42-69.
[6]温秀颖.翻译批评:从理论到实践[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65-110.
[7]文军.科学翻译批评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91-97.
H315.9
A
1673-1999(2011)13-0137-02
肖强(1980-),男,河南兰考人,内江师范学院(四川内江641000)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美学与批评。
2011-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