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独立学院业余篮球运动队训练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2011-08-15 00:50:01王仲云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1年8期
关键词:篮球队运动队高水平

王仲云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广东 广州 511325)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民办高校,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全国独立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管理机制和模式有着其自身的特点。以学校业余运动训练的管理为例,它既参与母体学校的校园会,又可以独立资格参与省内的高校大学生各类运动比赛。然而,对于运动队的训练及管理,存在着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

1 、独立学院业余篮球运动队训练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运动队的管理即是由一个人或多个人来协调其他人的活动。管理是保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立和维护正常训练、竞赛、学习和生活秩序的必要措施和基础。从笔者对珠三角地区独立学院篮球运动队的管理情况来看,独立学院几乎没有完整的训练体系和制度。绝大部分高校是有比赛才临时组队,短期训练。比赛结束以后,训练也即终止,等下一个赛事的到来之前,又临时组队训练参赛,如此循环。因此这样一种业余训练和管理的模式,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突出的问题:

1.1 、缺乏完善的运行机制和系统的管理体制

目前的独立学院,在对学校篮球运动队的组队、训练、管理等方面,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也没有完善的管理体制或制度。表现出一种短期的、临时的行为。比如在选拔队员方面,没有像公办院校一样从招生工作环节就进行考虑。对运动队的训练,也是没有年度或季度的训练计划。以笔者走访的几所高校来看,基本上都是比赛之前1-2个月,才组织召集队员进行简单的训练,然后参加比赛。这种不完善的,不科学的管理方式往往很难以实现运动队组队的目的和意义。

1.2 、缺乏有训练高水平运动员经验的教练员

篮球队的教练不仅是训练工作的组织者,同时也是队伍的直接管理者,其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球队的训练与比赛成绩,影响到球队水平的提高。据调查,珠三角地区独立学院的篮球队的教练基本上由具有较高学历、系统的专项理论知识和精力充沛的中青年体育教师构成,但他们绝大多数毕业于体育学院或师范院校的体育系,缺乏高水平运动员经历,训练高水平运动员的经验较少,由于高校的特点,他们在担任教练的同时,还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另外,据调查,62.5%的教练无责任合同,75%反映学校无奖励制度,60%反映带队训练比赛成绩与评职晋级不相关,缺乏应有的竞争机制和奖罚机制,因此从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1.3 、经费短缺,运动队缺少自我造血功能

在当前独立学院篮球运动队其经费的来源大部分是学校的体育微量的活动经费和微不足道的赞助费。据调查,目前广东省独立学院篮球队经费一般是由学校拨款,金额从1万元左右不等平均每队年经费,成绩好的队伍才能争取到企业的少量赞助。大部分有篮球队的高校,同时还组建有排球队、足球队、田径队等运动队。同时拥有几个运动队,使各个运动队的经费越发显得捉襟见肘,甚至个别高校的高水平运动员有时连训练补助都不能保证,更谈不上给运动员增加营养了。在运动员奖励上,一般由学校设立体育奖学金,对于取得优异成绩的球队,学校还会有额外的奖励,奖励根据比赛及队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发放与分配。

1.4 、运动训练组织行为不能常态化

现代运动训练证明,要在竞赛上创佳绩,没有足够的训练时间是不会成功的。以笔者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独立学院在组队参赛前后1-2个月才进行训练,这种短期的训练组织,不能常态化,可见,要想在一些省级、市级比赛中取得好的比赛成绩基本上是空谈。

2 、解决独立学院业余篮球运动训练与管理问题的对策

2.1 、制定和完善运动队管理制度、优化教练员队伍培养

各高校内部应制定适合本校的运动队管理制度和教练员培养和教练员带队责任和奖罚措施,使高校运动队的管理有章可依。加强高校运动队的管理监督力度,良好的管理制度再加上有力的监督,篮球运动队才能向着健康、有序、高效的发展。

由于独立学院自身的诸多条件限制,对篮球教练员队伍的培养和优化需要加大力度。因此我们应从近期、长远两方面考虑解决办法。近期的解决办法是选择(聘请)一些有一定训练经验的国内俱乐部优秀教练对高校球队进行精心指导帮助其提高训练、管理水平。在高校中举办教练员培训班,跟踪观摩学习一些高水平(俱乐部、国青队、国家队)教练员的训练比赛等;远期,高校要建立较为完善的教练员培养、考核体系,责任机制,设立教练员岗位,对人事制度进行改革,实行合同聘任制。加强目标管理机制。

2.2 、设计适合独立学院高水平篮球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构建一个科学的、完善的、系统的、操作性强的且适合独立学院高校运动队的发展模式。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吸收国内其他项目较为成功的培养模式,在独立学院高水平篮球队现阶段发展模式上,设计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培养。

2.3 、多渠道筹集资金,尽可能多地参加比赛

经费问题直接关系到队伍的生存和发展,必须采取措施多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以解决队伍经费不足的困难。各校、各队应积极寻找和创造条件,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拓宽筹资渠道,为队伍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另外,再重视开发比赛的商业价值,扩大球队的社会影响力的基础上,各校要尽可能多地组织和参加比赛,提高队伍的实战能力,这是与国际接轨,提高球队自我生存能力的重要途径。

3 、结束语

独立学院的运动队管理,是一项系统而有复杂的工程,需要管理层的英明领导和各相关执行人员的有效落实。尽管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很多,但只要我们积极应对,就一定能摸索出一条适合独立学院运动队训练管理的模式和出路。

[1]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78-179.

[2]孙辉,练碧贞.高校高水平篮球队体育赞助研究[J].休育文化导刊,2008,9

猜你喜欢
篮球队运动队高水平
四个聚焦保障高水平安全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中国外汇(2022年12期)2022-11-16 09:10:38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第20届CUBA男篮四强攻防能力分析*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中国外汇(2019年23期)2019-05-25 07:06:22
中学创办二线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蒙古高校运动队培训机制研究
集体性项目运动队的集体效能及其培养
体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5:59
健康饮食
山西省高校健美操运动队现状及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