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艳梅
(宝鸡文理学院外语系,陕西宝鸡721013)
从新闻传媒透析中西方文化沉淀
姚艳梅
(宝鸡文理学院外语系,陕西宝鸡721013)
新闻传播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通过该文化的传播来弘扬传统文化,并结合时代的特征来塑造适合该时代的价值观。因此,传统文化的不同,价值观的不同,必然导致中西新闻在受众观念、报道主流、新闻取材等方面的差异。本文透过新闻传播活动,阐明中外新闻传媒不同的运作模式和存在形式。同时,通过比较中西新闻传媒与不同文化传统的凝结与沉淀,探索和研究中西新闻媒体的异同。
新闻传媒;文化沉淀;融合与独立
文化在不断的传播中存在和发展,同时又对传播起到深沉的制约作用。纵观历史,新闻媒体的兴起在西方是近代社会变化发展的产物,在中国则是西方文化影响的结果。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揭开了中国近代新闻史新的一页。[1]在西学东渐的风潮中,那些接受西方教育或与外国人交流较多的近代中国文人,在开创中国报刊业时,从形式到精神都全面模仿西方,打破了官报独占的格局,呈现出民间化的特点,这种特点导致了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变,产生了多重开放、变革的社会效应。可叹的是,在政治斗争与民族危机双重冲击的时代,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中国新闻业逐渐转入以宣传为中心的定位。[2]266-274建国以后,新闻宣传被归入组织传播系统中,排斥西方的新闻观,形成自我封闭的僵局。历史进程决定了我国新闻的命运带有强烈的政治宣传色彩。中国的新闻传播活动以传者的政治诉求为依据,以传者意志为标准,经济效益永远为社会效益服务。而西方新闻媒体产生的直接动因是经济竞争,是为商品经济发展服务的信息媒介。改革开放使中国新闻的命运发生历史性的转变,改革意味着要唤起一种自我批判精神,清除新闻体制的弊端;开放意味着打破中国和西方之间的僵硬对立,敞开心灵接受西方思想的挑战,宽容的看待各种思想,使自己的观念更加开放,突破专制与教条的封锁。比较中西新闻的差异,透过中西新闻不同的存在形态及运作模式,可以窥见中西不同文化传统的凝结与积淀,从而使中国新闻重新审视自己,直面新闻传媒全球化的挑战。[2]
在全球化态势下,中西新闻从业者都认识到媒体受众的重要性和主观能动性,并尽力去迎和受众的兴趣和需求。但由于不同的传媒生态环境,中西媒介的受众观念也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首先表现在对受众的重视程度上:中国媒体虽已迈开产业化步伐,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寻求生存和发展,但仍属事业性质,在这种传媒生态环境下,一旦新闻媒体面临受众和政府的两难选择时,媒介往往倾向于政府,承担起正确的舆论导向和道德建设的责任。[3]13-25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媒体经过大众化、商业化时代的长期和充分发展,已羽翼丰满,实力雄厚。在受众利益和政府利益发生冲突时,媒介往往会更靠近受众一方。在西方媒介看来,代表大众对政府实行监督是其天职,而坚持了大众利益就意味着赢得了广大的受众,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西方的新闻从业者乐此不疲的监督政府,揭露政府的丑闻,关心受众的利益。另外,中西媒介的受众观差异还表现在受众自身对媒介的取舍和认识上,主要表现在中西受众对媒介内容的判断力上。中国受众较之于西方受众来说,缺少一种成熟冷静的辨析能力和独立自存的判断能力。在中国,因新闻源起于执政者为维护其地位进行自而上而下的组织传播,因此受众多为被动性接受新闻。在具体的新闻报道中,中国受众喜欢接受一面的陈述,诉求情感的信息和明确的结论。西方受众则对媒介内容表现出一种更强的主动参与精神和理性思维,更加习惯于将媒介视为一种为我所用的有效工具。在这个基础上,平民与商人的广泛参与,使受众的心理基础显示成熟的存在,善于选择媒介,选择信息,感受与分析能力都很强。[3]13-25因而,西方受众习惯于两面都说的新闻,通过自己的理性在新闻含蓄的意向里找到自己的独立见解和判断。
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是中国和西方在新闻报道方针和倾向上的主要分水岭。美国新闻界向来注重负面报道,这点可从普利策新闻奖的作品得到验证。[4]例如:水门事件的揭露,安然公司财务丑闻的曝光,《西雅图时报》则因对去年11月华盛顿州4名警察在咖啡馆遭歹徒射杀和此后警方大规模追捕的报道获得突发性新闻奖。[4]新闻奖的获奖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其社会主流的文化观,对人性的假设观。[5]西方人善于以悲观的态度看待人性。他们认为利己、自私是人的本性,仅仅依靠道德、良知根本不能制止人们的恶习,因此必须借助法律的管制。新闻及其他媒体的基本作用就是监督法律的执行、监督政府是否依法从政。大多数美国人认为真实的负面报道有助于加强社会秩序,反映的是美国宪法所规定的人们对自由、平等的追求。
中国的新闻方针是以正面报道为主;我们提倡那些鼓舞人们士气、能激励人民前进的东西。例如:第19届中国新闻奖的特别奖共设两名,获得者分别是《新华通信社》的“新华社社评:永恒的经典历史的丰碑——写在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前夕”;《人民日报》的“永远和人民在一起”。另外,据统计,在获得一等奖的44件作品中,共有25件是宣传英雄事迹,歌颂国家领导人的作品,比例近 55% 。[6]1-5新闻作品折射着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价值标准和文化传统。[5]中国人相信以道德秩序和礼制即可制约人的行为,因而发展为“以德厚天”的人治方法,认为以道德礼教可以感化人的灵魂,可以唤起人的良知。因此中国的法律制度不必像西方那么详细,很多方面都用道德秩序替代。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认识的转变,中国的新闻报道,新闻从业者也逐渐接受西方的新闻原则,借鉴西方的新闻报道手段。
新闻价值观决定着新闻的取材,从不同视角出发,就会产生对新闻价值的不同理解。关于新闻价值的决定因素,中西方看法不一。在新闻的价值取向方面,中美两国新闻工作者的观点也相去甚远。中国新闻记者认为与国家政策、人民生活相关的新闻就是重要新闻。中国记者注重报道政府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例如两会新闻无疑是热点报道。[7]26-37美国新闻记者认为有价值的新闻必须是人们感兴趣的事件。例如:政府丑闻、犯罪报道、体育赛事等。简而言之,中国新闻记者新闻价值标准的首选是重大性,美国新闻记者首选是接近性。西方重效果判断,中国重动机判断。西方人重结果,中国人重过程。
中西这种价值判断上的差别也导致了新闻取材上的差异。例如:2010年普利策新闻奖项中分量最重的公共服务奖之一被授予了弗吉尼亚州地方媒体《布里斯托尔先驱信使报》,因该报对弗州天然气税费管理漏洞的报道成功促成了政府出台补救措施。在这里重视的是结果,奖励的是新闻的作用促成了政府补救措施的出台。[5]而第19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兵团日报》的“我要做一个诚信的人”;《杭州日报》的“一九八零,四位新华社记者的西行漫记”等都可见对态度的重视,对动机的强调。[6]1-5注重思维理性是西方人的传统,西方人非常重视实证与分析,西方传媒常以个例反映普遍的社会问题,以客观叙述代替主观评论,以理性思考代替感性披露。中国传媒倾向于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总结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对客观事物进行整体理解和整体判断。与之相应,中国传媒往往用普遍的、被视为真理的东西统摄事实,由理性推及感性。
就新闻传媒的行为指向而言,中国受传统文化影响,着眼于“善在人伦”。西方注重信息的传播,致力满足公众获知权,即“知在个体”。中国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追求和谐,其根本思想是“合”。讲和合、重统一,使“百家诸业,皆务于治”。[7]26-37从中国古代开始,新闻传播就纳入到政治机制中。帝王时代,邸报作为新闻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完全为朝廷所把持,“成为中央政府各部门、各地方政权相联系的工具”。[7]26-37其传播形式是自上而下的官方消息传播,封闭而严谨。由于中国历史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悠久的人治传统,“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观念根深蒂固,长期影响着历代的执政者,悠久的文化沉淀,使得公众权利意识也比较模糊和淡薄。
西方文化是个性主义的文化,它突出个人的存在,人人享有言论的自由。于是,出版自由,享有知情权,便成为西方新闻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美国职业记者社1973年通过的道德法规指出:“公众有权知道那些对他们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实现公众的这一权利是大众传播工具的最高使命。”我国传统文人,以天下为己任,素有济世情怀,有强烈的社会道德责任感和庄严的历史使命感,他们也多以维护社会道德、正义、伦理为自己的使命。这种“文以载道”的思想,长期影响着我国文人的价值取向,对我国的新闻事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闻传播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通过该文化的传播来弘扬传统文化,并结合时代的特征来塑造适合该时代的价值观。因此,传统文化的不同,价值观的不同,必然导致中西新闻在受众观念、报道主流、新闻取材等方面的差异。我国的新闻事业诞生于民族存亡之际,历经了政治斗争,阶级斗争的艰巨与复杂,发展于改革开放之时,接受着向大众传媒的转向,直面着全球传媒的文化冲击,历史进程决定了我国新闻的命运带有强烈的政治宣传色彩,新闻传播活动以传者的政治诉求为依据,以传者意志为标准,经济效益永远为社会效益服务。而西方媒体产生于经济竞争,其存在是为商品经济发展提供服务信息,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8]传递信息、赚取利润是其重要的功能和任务,新闻从业者有自由采访和报道的权利以迎合受众的心理。新闻报道观念是传统文化价值取向发展的结果,通过对中西新闻传媒的比较,可见中西文化的差异。当前中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和社会结构的调整客观要求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媒体全球化。只有文化价值观的融合和超越才能真正实现新闻报道的变革,带来新闻报道实践的真正创新,才能使中国新闻直面信息全球化的挑战。
[1]单波.论二十世纪中国新闻业和新闻观念的发展[J].现代传播,2001,(4):24-30.
[2]童兵.技术、制度与媒体变迁:中国传媒改革开放30年论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3]童兵.中西新闻比较论纲[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4]张威.中西比较——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J].国际新闻界,1999,(1):52-56.
[5]钟丹丹.全球背景下中西传媒的价值取向比较——兼谈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的比较[J].成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68-71.
[6]中国新闻奖评选委员会办公室.中国新闻奖作品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
[7]郝明工.无冕国度的对舞——中外新闻比较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8]秦志希,王萍.中西新闻传媒的文化分析[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8,(1):42-46.
Acknowledging Culture Deposits from the News Media
YAO Yan-mei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Department,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Baoji 721013,China)
The news media is a symbol of national culture,through which to advocat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reate the appropriate value to its timely characteristics.Different culture,different values inevitably leads 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news media,reflects in the attitudes toward audience,mainstream reports,and materials drawn from new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news media,this paper attempts to clarify the different operating model and existing system between that in China and the West.By comparing different news media activities and different cultural deposits,this paper also explor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news media.
news media;cultural deposits;amalgamation and independence
G232
A
1009—5128(2011)05—0073—03
2011—03—17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多学科视域下影响EFL口语因素的研究(11JK0419);2010年宝鸡文理学院重点学科项目:跨文化视域下英语媒介的影响力研究(ZK1011)
姚艳梅(1964— ),女,陕西西安人,宝鸡文理学院外语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西语言文化比较研究。
【责任编辑 詹歆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