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珍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安庆246000)
浅议实验室危险化学药品管理
范珍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安庆246000)
实验室;危险化学药品;安全教育
实验室是高校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基地。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实验和教师科研项目逐渐增多,危险化学药品的使用量随之增长。若学校的实验室安全防范措施不能及时跟上,防火防盗达不到相应要求,易发生火灾、爆炸及危险化学药品丢失等安全事故。因此,应加强师生危险化学药品安全意识教育,让他们正确使用、储存和管理实验室危险化学药品,以保障学校实验教学、科研开发的正常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1]。
(1)低沸点易燃易爆药品。如乙醚,沸点34.5℃,极易挥发,在空气中浓度达到1.85%~36.50%,即可爆炸;长时间与氧接触和光照,可生成黏稠的过氧乙醚,受热可爆炸[2]。丙酮,沸点56.5℃,极易挥发,遇火即燃,燃烧时产生刺激性蒸气,有毒和麻醉性,使人头昏[2]。其他如甲醇、乙醇,沸点都较低,易挥发,遇火极易燃。这些试剂都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试剂。
(2)重金属盐类。如汞盐中的硝酸汞、硝酸亚汞、氯化汞、氯化亚汞、碘化汞,钡盐中的碳酸钡、氯化钡,铅盐中的硝酸铅、醋酸铅,铬盐,锰盐等。根据国家标准GB-5044-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汞及其化合物、砷及其无机化合物、铬酸盐及重铬酸盐、锰及其无机化合物均被列为Ⅰ级(极度危害);铅及其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被列为Ⅱ级(高度危害)。
(3)刺激性腐蚀性药品。这些药品会刺激眼睛、粘膜、气管,腐蚀皮肤组织,非常危险。轻者喉痛,粘膜红肿;重者引起气管炎、肺气肿,甚至死亡。如实验室常用的硫酸、硝酸、盐酸、醋酸,吸入这些药品的蒸气,可引起剧烈咳嗽。硝酸与皮肤或组织中蛋白质作用能使之变黄、变性。再如氢氧化钠、氨水,溶解时不小心吸入其蒸气,咽喉部会极为不适。
(4)常用有机试剂。如醛类、酮类、酚类、卤代烃类、苯类大多有毒性。苯类、硝胺类甚至有致癌性。
(1)购置易燃易爆及有机药品时,应选用大型化工厂的产品,要求包装严密结实,标签清晰完整,杂质含量低,易于保管。购回后及时贴上标签,注明入库日期。储存时应注意保持阴凉干燥,通风良好,防止易挥发气体逸散,积聚于库房内。库房应注意采用安全防静电照明装置。
(2)有毒害或腐蚀性药品,应采用专人、专柜管理方式,双人双锁,必须二人同时在场方可领用。在柜旁放置一台天平,及时称量所取数量,用后归还时,再称量所剩数量。做到每一份药品使用有记录,包括时间、领用人、去向等,确保危险化学药品使用安全。
(3)氧化剂、还原剂分开存放,特殊药品单独存放。实验中常用的强氧化剂,如高氯酸及其盐、高碘酸盐、高锰酸钾、双氧水等,须单独存放,且不宜与有机试剂共存一室。金属钠、钾,单质磷等,用专用磨口瓶盛装,分别用煤油、水进行封存,并经常检查,防止因煤油或水的过度挥发而造成安全事故。
2003年12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指出:“高等学校应把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实验室安全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其内容应当包括国家相关安全法规,实验室安全常识、安全制度、实验操作规程及相关急救常识。因此,在学生实验操作前进行安全意识教育非常重要,能防患于未然。针对学校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1)学生第一次进实验室前,由指导教师讲授安全知识,介绍相关实验室概况、特点、安全守则、操作注意事项。指导学生穿好实验服,轻拿、轻放化学药品,使用后规范存放。告诫学生实验室内不得吸烟,严禁一切饮食,离开实验室之前须洗手。
(2)教师在指导实验时,除讲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外,还需向学生指明本次实验所用化学试剂中哪些具有危险性,如何防范[3]。发放实验用危险化学药品应坚持“少量多次”原则,即每次发给学生的量限于一份实验用量,用完再取。一则节约试剂,减小对环境的影响;二则防止过量危险药品留在学生手中发生意外。这样虽然增加了实验教师工作量,但安全系数大大提高。实验结束后,桌面剩余药品应全部收回。
(3)实验室中注意加强个人防护。首先是气体防护,实验室中有害挥发性药品常通过呼吸道或皮肤进入体内,这是最主要的中毒途径,如酸雾、氨气,气体制备过程中泄露出来的氯气、硫化氢,易挥发的有机试剂等,因此,实验室要保持空气流通,门窗不得紧闭,一切可能产生有害或易燃气体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有条件的实验室可配备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其次由于液体试剂、有机试剂极易透过皮肤经毛孔渗入体内,如苯类、氯仿等,可引起急性中毒或蓄积中毒。在使用这类试剂时,除注意通风外,还须强调不要沾到皮肤上;如果皮肤上有伤口,绝对禁止接触剧毒药品,也尽量不要接触酸碱类试剂,实验过程中必须配戴防护手套。
(4)为提高实验室安全系数,尽量少用或不用有毒、有害化学危险药品。不得不用时,可采用低浓度、小剂量方法。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根据不同情况,回收或集中后做无害化处理,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针对高校实验室污染排放问题,2005年国家教育部、环保局发出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排污管理的通知》。但到目前为止,并非所有高校都能请专业公司处理实验室废弃物,因此,当废弃物产生后,教师可做一些初步处理,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易挥发有机试剂。这类试剂多用于溶解过程,一般用量不大,实验过程中会自然挥发至空气中,可开启门窗或使用抽气扇,令其在空气中自然稀释。
(2)废酸、碱液。可集中收集后,加入相应试剂中和至pH值呈中性,大量水稀释后排入下水道。
(3)部分有毒、有害重金属盐废液。多数重金属盐在碱性条件下可以与硫化钠、硫化氢生成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因此,这类废液可集中收集后,调pH至>8,用硫氢化钠加明矾,生成沉淀,再用活性炭过滤,滤液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滤渣干燥后集中深埋[4]。
(4)高浓度有机废液的处理。采用以“水解酸化+接触氧化”为主体的生化处理工艺,能有效去除水中有机物、悬浮物。这种方法运行可靠,处理费用低,处理效果好,水质符合要求[5]。
总之,高校实验室中危险化学药品品种多,性质各异,存储或使用不当就会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应健全并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落实安全责任,确保实验室安全。
[1]邓吉平,李羽让.实验室危险化学药品的安全管理初探[J].科教文汇,2008,7:277.
[2]曾昭琼.有机化学[M].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林卫峰.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及其对策创新研究[J].实验室科学,2008,4:156~158.
[4]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M].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5]王莹.化学实验室废液处理的研究[J].实验室科学,2007,3:160~161.
G482
B
1671-1246(2011)03-00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