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古代和谐思想对大学生和谐人格塑造的启示

2011-08-15 00:53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人格思想

刘 戈

(武汉纺织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大学生和谐人格教育是积极回应并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教育思考,理应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为指针,在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古代文化的和谐思想资源中寻求和谐人格塑造的依据。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资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资源,和谐的理念源远流长、代代相承,从对和谐的词源追述和词义辨析中能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追求。

(一)“和谐”的基本命题

(1)“和谐”的词源追溯

在中国古典文集中,“和”的概念出现很早,在甲骨文与金文中都出现过“和”字,此时“和”的意思为声音相应和谐。《说文解字》“相应也,从口禾声”,段玉裁“古唱和字”,即表示应和地唱歌之意。“和”在古代写成“ 龢”,后来才写成了“和”。作为“龢”,还有一个意思,《说文解字》解为“调也,从禾声。”调是调和的意思。“龢”是它的意符,《说文》解“龢”字的本义:“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从品;伦理也。凡之属皆从。”段注讲是一种乐器,用以和众声的乐器:“奏乐诗也,万舞时,只用以节舞,无他声。”因“惟以和众声,故从品”。按毛传郑玄的注文,段认为,指“得其伦理也,”指他在指挥众声应和一定的节拍中,协调众人吻合人之道,伦理人道。因此,“龢”,有调和人心顺应人伦之道的含义。后来“龢”也写成了“和”。而它的含义也由音乐术语而演化成人伦之道,并且在天人合一的意识下,与天之道,地之道,以及上到天地的品德下到每个人的人格都与它紧密相关联,最终成为我国文化的核心思想。

(2)“和谐”的词义辨析

和谐的定义源自人们对和谐的认识,而研究和谐的词义,可以反映和谐作为语言符号的演变,有助于理解和谐的含义。

《淮南子·汜论训》里“和者,阴阳调,日月分而生物”,《荀子·天论》说“万物各得以共和以生”,天地自然分为阴阳二气,二者既互相分离又互相协调,自然万物在和谐的自然环境中得以生长。这里“和”即为“和谐”之义。只有和谐,万物才能繁衍生长。《中庸》所谓的“致中和”,一方面,“中”是指内而言,“和”是指外而言;另一方面,“中”代表静,“和”代表动。动静相依,内外相成,共同构成了我们生命的实际状态。把握好“中”、“和”,不仅会让我们保持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而且也符合天地运行的法则、万物生长的原理,即“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的学生有若提出了“和为贵”(《论语·学而篇》)的著名论断,认为和谐是天底下最珍贵的价值,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状态。孟子也明确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主张,认为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心向背,只有群体保持内部的和谐,上下齐心协力,才能无往不胜。

可见,“和”就是和谐,是天地万物孕育发展的关键,是儒家的基本主张。

(二)“和谐”的本质

对“和”的本质的理解起源甚早。在《国语·郑语》里,史官郑伯对郑桓公有一段谈话,这段谈话是针对君主听取不同意见的重要性而说的:“夫和实而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稗同,尽乃弃也。”“和”的前提是“杂”,也就是构成某种事物的要素是“多”,而不是“一”,是“异”而不是“同”。而所谓“同”是指只有某一面的自我同一,即把相同的事物放在一起,就只有量的增加而不会发生质的变化,就不可能产生新的事物,事物的发展也就停止了。可见,“和”是指各个不同对立面相互配合、统一而达到的平衡状态,“和”才能产生新事物。

孔子进一步丰富了“和”的内涵,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所见各异,故曰不同;然而,君子有容,能求大同,存小异;君子的“和”是理智的、适度的、善意的“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党同伐异,故曰不和。可以说君子就是不把自己与盲目的公众混同的、有一定个性本质而又有和衷共济意识的存在个体;小人就是没有个性本质特征的随大流的盲目的公众,或表面趋炎附势,骨子里还时刻在盘算别人的势利者。君子与小人之分主要在知识品性修养方面。“和”即指的是由多种性质不同的或对立因素构成的统一体,这些相互对立的因素同时又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从而形成新的事物。

这样看来,和谐不是简单的同一,而是有差异的统一。和谐是宇宙和万物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规律,也是做人的原则和人生应当追求的目标。

(三)“和谐”的主要内涵

(1)天人合一

人是天地自然的产物,与自然相依相存,共同成为宇宙的一部分,因此要尊重自然的一草一木,尊重自然界一切有生命的个体。

如《周易》云:“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最高的美德就是孕育万物,使生命生生不息。人类只有效法自然的美德,敬重生命,自然才能和谐发展。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他还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报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将自然万物看成是阴阳两气组成,阴阳之间不断相互碰撞调适,达到和谐平衡的状态。和谐就是事物协调完满稳定有序的状态。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述而》)什么是天?春夏秋冬皆按照规律运行,自然界的各种生物便生息不止。儒家认为“天”即自然界有着独立不倚的运行规律。宋代的张载更认为天地之体就是人类的身体,主宰天地变化的自然本性就是人类的本性,人类与天地、万物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人类应把自然当作朋友同胞,其思想又进了一步。

这种哲人们孜孜以求的天人合一境界,实质上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它是各家各派积极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至今仍然有借鉴意义。

(2)家国和谐

我国传统文化倡导的是一种天下为公、克己奉公的人生态度和整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国家被看作是产生一切价值的最终依据,一切价值和意义皆由国家这一实体派生出来。

《周易·彖下·家人》:“家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父子、兄弟、夫妇之间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家庭关系,大家应该各尽其责,各守本分,只有家庭和睦,国家才能安定。孟子说:“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不足以保妻子”(《孟子·滕文公上》)。只有将家庭中夫妻、父子和谐的人伦关系运用到对社稷、民族,国家才能和谐稳定。而如若国家不能稳定,个人的家庭也难以保存。儒家所劝诫的不过是要人们顺从封建的等级关系,以实现国家民族的和谐。“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孟子·梁惠王上》)。一个对父兄长辈孝顺的人,对国家君主忠诚守信的人,对内可使家庭和睦,对外可以抵御外族尖利兵器的攻击,达到内外的安宁和睦。

我国传统文化中这种由家庭人伦关系基本准则的归顺达至国家民族的稳定和睦的做法是儒家一直以来的追求,也在长时期内成为约束人规范人的行为准则。

(3)群己和谐

我国传统文化重视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追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以和谐为社会建设的目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群体、人与社会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上存在着大量的“贵和”思想。

《论语》中对“仁”的表述为:“仁者爱人”。“仁”是会意字,表示两个人之间相处要相亲相爱,其本质是对他人的一种关爱之情,是人内在的一种道德,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基本法则。儒家将以“和”为主的道德原则制度化,使之成为可操作的“礼”,“礼者,天地之序也。”“礼”的作用就是通过适宜有序的制度推进“人和”从而实现社会和谐。践行礼仪制度是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前提,因此一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人际关系上孔子提出了两个基本原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忠诚待人、宽恕待人,这是孔子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总的指导原则,即总的伦理道德规范。忠恕之道就是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推己及人,换位思考。他还主张“泛爱众而亲仁,讲信修睦,尚辞让”(《论语·学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在孔子看来,仁爱之人不仅要爱家人,爱国人,还要推广爱至全人类。“仁”的意义向纵深扩展,使得与他人的关系消融在对家人的仁爱之中,这样人们之间便会充满遍及人际的普遍人类之爱。

总之,在儒家看来,如果每个人都能把仁爱之心施之于人,天下就会形成无限和谐的大同社会。儒家孜孜以求追求建立的这种人际和谐是应该充分肯定的,是今天高校培养和谐人格大学生应该加以借鉴的。

(4)身心和谐

如何达到天人合一境界,实现群己和谐、家国和谐呢?中国古代文化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主张以个人修养的完善、个体身心的和谐发展来达至内圣外王。

“和”在人指性情适中、修养有度。《礼记·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根据古人的注解,“中”代表静——在虚静之中,人心无私无欲,人性真实本源,人能充分体验自己的真实本性。“和”代表动——人行动起来后,做到和谐、有条不紊,其中包括个人身心的和谐以及个人与外界的和谐。即能自觉控制自己的偏离道德准则的喜怒哀乐的情感,叫做“中”;表达出来的情感都合乎道德规范,叫做“和谐”。“发而皆中节”,才能保证内心的平静,才能“守中”;有意识的保持内心的平静(即“守中”),才能调控自己的情绪,使之“趋和”。可见,“守中”与“趋和”是相辅相成的。“中和”思想以“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为起点,通过道德修养达到自身的和谐。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义以为上”,“君子义以为质”。“君子”是孔子的理想人格范型,孔子认为君子挺立自己的道德人格,轻视世俗的利欲,能妥善处理义与利、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之间的关系,通过精神修养而使自我身心和谐。

道家主张做人要“挫其锐,解其纷”,即不露锋芒,消解纷争;主张“和其光,同其尘”也就是要虚怀若谷、心胸似海,这就是深奥的玄同,只有这样,才能身心和谐。老子说“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以有余奉天下,唯有道者。”(《老子》第77章)要求人们效法天道,通过无争、去奢、知足,达到人与人的相对和谐。老子还说:“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第46章)“寡欲”和“知足”,不仅是人际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保持身心和谐的法宝。

总之,中华传统文化之和谐,是包含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在内的全面和谐。中国的传统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思想资源,批判地继承、吸收,对今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对高校塑造大学生和谐人格都将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西方古代哲学中和谐思想探析

(一)西方“和谐”概念溯源

西方文化传统中也同样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这里主要从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中来考察“和谐”思想的内涵以及在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和谐思想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他把“和谐”作为自己哲学的根本范畴。他认为一切现象和规律都出自于数,宇宙万物的和谐即为数的和谐,即服从数的关系。“整个的天就是一个和谐,一个数目”[1]。这种关系、比例和对称等均衡状态产生了和谐。从数的和谐的观点出发,毕达哥拉斯学派又论述了音律和谐,认为音乐中音调和琴弦的长度之间存在数的比例关系,不同音符之间的合成与流动,遵循一定的数的比例关系时就构成了和谐与美。和谐同时也表示由太阳、月亮和恒星构成的宇宙体系的合乎比例的运动,在运行中发出不同的音调,构成宇宙的和谐。“天体之间的距离以及天体发出的声音都是和谐的。这种和谐使苍穹无限的宇宙星空处于一种纷繁而不乱,多变而有序的永恒的运动中。就像一支气势雄浑娓娓动听的交响乐发出美妙和谐的音响”。[2]毕达哥拉斯把音乐上的和谐进一步上升到哲学意义上的和谐“一切都是和谐的”。和谐是普遍的、一般的、必然的、绝对的。无疑,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和谐思想包含了符合辩证法精神的成分,但他否定了和谐的相对性和条件性,夸大了和谐的地位和作用,割裂了统一与对立的辩证关系。

(二)西方“和谐”思想的本质

古希腊辩证法的奠基人赫拉克利特说:“自然追求对立,对立产生和谐”,“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3]他非常明确地肯定了和谐即对立面的统一,和谐是矛盾双方斗争的结果。他还认识到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他说:“疾病使健康成为愉快,坏事使好事成为愉快,饿使饱成为愉快,疲劳使安息成为愉快,”[4]“如果没有不义,人们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5]疾病与健康、饿与饱、疲劳与安息都是人的身体感受的两极,彼此之间可以互相转化;正义与不义是对善恶的判断,互相依存,彼此对照;世间万事万物都存在着矛盾对立的两面,这种对立面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而正是由于这种对立、斗争,事物之间彼此制衡,互相促进,世界才显得丰富多彩;正是由于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才使得世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他克服了毕达哥拉斯学派和谐观中的形而上学因素,达到了辩证法的高度。

三、中西方古代和谐思想比较及对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的启示

(一)中西方古代和谐思想比较

中西方和谐思想各自侧重点不一样,各自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背景。中国古代的和谐观更强调人的内在性情的和谐,强调个人的自身修养。主张首先实现身心的和谐,从而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和谐思想比较注重科学主义精神,不论总体上肯定和谐的价值与意义,还是辨证地分析和谐的本质和机制,都比较注重自然和谐美。但无论是西方的古代哲学,还是中国的传统思想都包含了对和谐的精神指归,这意味着“和”是人类共同的精神需要和心理积淀。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战场,理应把追求和谐人格作为教育的主导目标,在融合、整合、聚合、吸取中西方古代和谐思想资源的同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为指导,注重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塑造。

(二)中西方和谐思想对大学生和谐人格塑造的启示

前述中西方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都论述了“和谐”对于天、地、人社会的重要价值,和谐理念在今天的社会中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对于当前大学生人格的塑造也有着重要的启示。“和谐人格”概念最早是由瑞士精神病学家布洛伊勤提出的,指人格与环境保持一致,特别是情感上维持亲善关系。和谐的人格理应是现代社会的理想人格,作为建设“社会更加和谐”的大学生应先是一个总体的人、完整的人,同时又是能与他人、社会、自然万物和谐共在的人。中西方和谐思想给大学生和谐人格塑造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1)和谐是一种辩证的和谐

和谐就是运用和谐的辩证思维认识和对待事物,用和谐的思维方式化解或解决矛盾。它的根本精神在于协调各种关系,以促进事物的正常发展。因此大学生和谐人格塑造在价值追求上以真善美高度统一为目标,应强调“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体现包容天地的宏大气象。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非常重视和谐对于人的作用,他反对把学校仅仅看做是传授知识的工具,更反对把学生“当作死的工具来对待”,强调学校的教育目标应当是将青年人培养成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而所谓“和谐的人”,按照他的思路,也就是既富有个性又有益于社会的人。爱因斯坦的上述基本教育思想,与我们所主张的尊重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素质教育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目前学界批评高校培养了一批“为数众多的对自然科学愈来愈窄的领域知道得愈来愈多和对人文社科愈来愈宽的领域知道得愈来愈少,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功利、轻素质等现象普遍的缺乏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工具型人才,他们不懂哲学、不懂文学、不懂历史,不讲文明、不讲道德、不讲奉献,专门利己,毫不利人,心胸狭窄,趣味庸俗,除了快快发财,不知人生还有什么价值和意义。”[6]高校教育的功利性价值取向与将人当作工具性的教育目标是导致当前单一性、片面性人格出现的主要原因。人格是由生理、心理、行为诸要素构成的一个整体结构,是由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能力、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等各种因子的有机统一体,这些因子之间错综复杂、相互联系、交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完整、全面的人格。重视某一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的做法都会影响人格发展的完整性、平衡性。因此高校人格教育应着力培养全面、和谐、自由发展的人,也就是感性与理性、理性与非理性、知与行、需要与价值、知识与能力、道德与情感等多方面相统一的完整的人。高校应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探究整合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知识教育与人格教育以及科学与人文、理论与实践、共性与个性等各个教育要素,从而将科学、道德、审美及专业知识、技能等内化和积淀为大学生的身心素质结构,使他们成为完整的人。

(2)和谐是一种动态的和谐

大学生和谐人格塑造就是要促进学生人格各要素不断完善、发展,在调整与适应的过程中不断促进新的素质和新的思想出现,促进自我成长与发展。老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说明“和”就是阴阳二气不断冲撞、激荡,调适而达到的状态。赫拉克里特也认为相反者相成,斗争是万物生成、发展的力量和源泉,和谐之美就在于对立的统一、矛盾的转化。故和谐就是一种不断丰富、发展、完善的动态过程,是因时、因地、因条件而变化着的,从一种低状态的平衡到不平衡进而到高状态的平衡,从低水平的和谐到不和谐进而到高水平的和谐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矛盾统一协调的过程。

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时期,其人格也处于塑形阶段,从这一角度来说恰恰是促进人格完善的最好时机。和谐人格是对于人格发展、完善的前景的一种描述,也是人们现实人格发展的目标模式,它也具有不同的层次和水平,是一种可以不断发展、完善,不断追求逐步达到至善的一种动态的理想人格,它能使各种能力和素质不断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开拓发展,因而能够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保障和推动力量。全面发展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现在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这种发展要经历从低到高、从小到大、从片面到全面、从本能到自觉的不断协调,是个体培养与造就成熟与高尚“和谐人格”的奋斗轨迹。

(3)和谐是多元文化的并存

从《国语·郑语》“夫和实而生物,同则不继”到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都昭示着和谐的前提是承认事物存在不同方面、不同要素间的差异与对立,在此基础上强调不同要素间平等共处、相互制约与相互融合的统一关系。“若以同稗同,尽乃弃也”,假如事物之间进行机械结合,那么他的发展也就完结了。差异和对立是和谐产生的前提。恩格斯认为:“两个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的实质。”[9]相反才需要相和,相异才需要和谐。

当前世界是由不同的个体和种族构成的,因而是多元的。各种群体和个人所秉持的道德观念和原则即道德也是多元的,这就要求将宽容和对话引入学校德育。首先,海纳百川,以平等尊重的心态接受文化多样性的现实。由于各民族的思想、文字、思维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心理素质等不同,每一个人的思想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都是不同的。我们要摒弃传统的一元化的权威主义的道德观,承认并尊重文化多样性的现实。在高校德育中,教师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与个性,平等地对待学生道德发展和选择的权利,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求同存异,开展对话,以沟通和谐的方式化解决矛盾冲突。多样化是当前不争的事实,我们要在维护多样化的基础上,倡导寻求多样性中的统一性,寻求多样性中的共同价值,加强文明间的对话,积极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另外,我们承认文明的多元发展,并不是要走向文化相对主义,而是在确保先进性方向原则前提下的多样化,是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观引导前提下的多样化,即多元并存、一元主导。在高校德育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开阔的视野,加强中西方文化间的对话、交流与合作,同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主流意识的指导下,相互吸取优长而共同发展,将自身培养成贯通东西文化的通才。

注释:

① 北大哲学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37页。

②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3页。

③ (美)梯利:西方哲学史,葛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3页。

④ 北京大学哲学系编: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9页。

⑤ 北京大学哲学系编: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9页。

⑥ 漆新贵:可持续发展与教育价值观的更新,中国教育学刊,1998年第2期。

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46页。

[1]高宁,李历红. 中西传统和谐观之比较[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2]高宁. 传统和谐观与西方和谐理念[J].求索, 2007,(6).

[3]王玉龙. 中西方和谐社会思想比较研究[J]. 学习月刊,2008,(5).

[4]张能为.西方哲学视野中的“和谐”与“和谐社会”[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

猜你喜欢
人格思想
转化思想的应用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思想与“剑”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浅论孟子“浩然之气”与人格养成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