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荷燕、陈正茶
(台州市统计局,浙江 台州 318000)
台州市造船业现状与发展探析
尹荷燕、陈正茶
(台州市统计局,浙江 台州 318000)
从整个世界格局、历史发展轨迹以及浙江省台州造船业现有的优势和劣势等方面系统论述了台州造船产业发展状况。针对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下,台州造船产业发展遭遇的融资困难、综合实力与创新能力仍显不足、配套设备研发制造能力与造船能力不匹配、市场不景气等困难,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阐述,提出完善政策体系,加大产业扶持力度;转变发展方向,拓展市场发展空间;实施人才战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抵御风险能力的对策建议。
造船产业;发展历程;对策建议
近年来,全球船舶产业的布局调整与世界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旺盛市场需求共同推动了我国造船产业的快速发展。浙江省台州市以其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和活跃的民营经济体制紧紧地把握了发展机遇,造船产业逐渐成为台州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但是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航运市场急剧萎缩,台州市造船产业受到严重冲击。与此同时,产业发展长期积累起来的大而不强、产能过剩、自主创新能力薄弱、船用配套设备发展滞后等问题日益凸显。下阶段如何完善政策体系,优化融资环境,拓展市场发展空间,引导造船企业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台州市造船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值得探讨。
上世纪90年代初,台州就有一批渔民趁着休渔期在海滩上自己动手修造船,这是台州造船产业的最初萌芽。造船产业在台州得以萌芽并不断发展与台州的产业经济结构密切相关。
(一)台州造船产业发展历史轨迹
1990年台州市第一产业中渔业增加值达4.81亿元,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 19.8%,渔业经济是全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渔业经济的较快发展带动了造船产业的发展。截至到2003年底,全市共有37家规模以上造船企业,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4.2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5%。
2003年全省船舶工业座谈会召开后,台州市政府把发展造船产业列入新型工业发展重点项目,造船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此后不久,台州市以造船为主题举办了第一次行业座谈会,并制定了《台州市船舶工业发展规划》以及其他多项相关扶持政策。在旺盛的市场需求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台州各地投资热情高涨,民营资本纷纷涉足造船产业。2008年年底,全市规模以上造船企业达到93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77.51亿元,是2003年的12.5倍,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2%,比重比2003年提高了4.7个百分点,成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152个行业中类中的第三大行业(仅次于泵阀门压缩机及类似机械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五年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幅为65.7%,形成了以散货船、集装箱船、危险品船(油船、化学品船、液化气船)、工程船为主的四大船舶修造体系。
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及世界经济形势的急转直下,台州造船产业开始进入减速阶段。2008年3月全市规模以上造船产业工业总产值累计增幅首次出现大幅度回落,增速由年初(1-2月)的91.3%回落到年底(12月)的21.4%。2009年规模以上造船业工业总产值增速继续逐季走低;2010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造船业继续保持负增长态势,完成工业总产值74.76亿元,同比下降16.4%,速度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体水平37.9个百分点,产值规模在全市“5+1”支柱行业中由2009年的第四大产业降到目前的最小产业,对全市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力逐渐减弱。从经济效益来看,2009年规模以上造船业实现利润总额7.53亿元,比2008年下降13%,降幅比2008年扩大78.9个百分点(2008年比上年增长65.9%),部分综合实力较弱的造船企业亏损严重。
(二)台州造船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1.自然环境独特是造船产业发展的先天优势。台州地处浙东南沿海,三面环山,一面通海。台州人更多是通过“海上通道”与外面世界保持接触。全市745公里绵延曲折的海岸线及众多的港湾,可建千吨级、万吨级乃至十万吨级船舶,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2.民营经济活跃是造船产业发展的体制优势。台州是我国民营经济先发地区之一,民营经济成为台州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也极大地推动了造船产业的快速发展。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89家造船企业中有84家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造船产业的97.9%。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具有管理层次少、决策快捷、经营灵活的特点,在造船价格、满足客户要求以及业务转型等方面的机动性更强。同时民营企业分配制度灵活,无冗员负担,用工成本低廉,进而造就了低成本的优势。据业内人士统计,建造相同规模的船舶,民营造船企业的成本要比国有企业低20%左右。
(一)国际贸易需求萎缩导致航运市场不景气。从台州的对外出口情况看,金融危机发生后,台州对外出口额快速下滑,由2000-2007年的年均增长40.5%回落到2009年的下降14.4%。从波罗的海航运指数运行看,1985年该指数设立时定为1000点,2007年该指数一直运行在4000点以上,2008年5月份该指数触及11793点历史最高点。金融危机发生后,国际贸易量大幅度萎缩,该指数步入下滑通道,并于2008年12月5日创下了近22年来的新低(663点)。与前几年较为景气运行态势相比,金融危机对航运市场的影响较为激烈。由于全球交易商品的90%通过海路运输,国际贸易的急速降温导致海运行业的萧条,进而导致新船订单的减少。
(二)造船业产能过剩隐现导致市场竞争激烈。近年来,随着世界造船中心向中国转移,以及国内造船企业获得的订单迅猛增长,沿海沿江诸多地区掀起一股船舶工业的投资热潮,市场份额争夺异常激烈。浙江省内宁波、台州、舟山、温州等地为了争夺浙江的修造船基地,纷纷投资兴建修造船厂。2003年以来台州市造船产业的高回报率吸引了大量民间资本涌入,大大小小的造船企业星罗棋布遍于沿海沿江附近。造船产业的无序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使产能过剩的隐忧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充分体现出来。
(三)造船业履约交船受弃单毁单等现象困扰。金融危机对散货运输市场造成强烈冲击,船东弃单、推迟交船的现象在台州市大小造船企业中普遍存在。同时由于国际航运企业整体盈利水平下降,船东对船舶质量和价格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以此来转移风险或推脱弃船责任,造船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履约风险。船东一旦弃船,造船企业投入的大量占用资金一时难以变现回收,在当前市场如此低迷的情况下,造船企业的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
台州造船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造船企业普遍面临较为严峻的融资困难
台州市造船企业大多是依靠自有资金和民间集资运作,银行贷款相对较少,而当前新船订单减少和船价下跌双重因素造成企业民间集资难度不断增加。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造船产业中银行贷款余额为6.63亿元,仅占造船产业全部资产总值的5.6%,比重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14.4个百分点。融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台州市造船产业的快速发展,金融危机的影响使造船企业面临更加严重的“内忧外患”资金压力。
(二)造船企业综合实力与创新能力仍显不足
从2008年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看,台州市93家规模以上造船企业共有23475个从业人员,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271人,具有初级以上技术职称的787人,仅占造船企业全部从业人员总数的5.4%和3.4%,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总体水平偏低制约了造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近年来台州市造船产业中虽然有一些骨干企业加大了技改投入,改善了基础设施,增添了先进的生产设备装置,但是就总体而言,造船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档次低、设施差、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与国防科工委关于《船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试行)》中提出的规范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大多数造船企业仍习惯以扩大生产规模来谋求发展,缺乏主动研究和应用高新技术的意识。
(三)配套设备研发制造能力与造船能力不匹配
长期以来,台州市船用配套设备发展严重滞后于造船的发展。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船舶配套设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为2.64亿元,仅占整个造船产业工业总产值的1.4%。虽然近年来台州市模具开发、机械制造、五金加工等配套产业形成了一定集聚规模,能为船舶制造企业提供液压锚机、电控设备、阀门水泵等零部件,但随着船舶向高附加值、大型化方向发展,台州市本地船舶配套设备研发和制造能力离满足需要仍有较大差距。大型的起重设备、先进的计算机放样、数控切割、钢板成型机等配置率不高,特别是发动机、船舶导航、通信、操舵系统、特殊船舶操纵系统、辅助系统等关键部件还需要从外地购买或国外进口。
(四)受市场不景气影响新船订单大幅度减少
受国际航运费大幅度下滑影响,航运企业亏损严重,全球船舶需求量明显减少,全球船舶产业在持续五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开始进入了缓慢增长的低迷阶段。另外,受人民币升值预期和欧洲国家对船舶环保及技术要求提高等因素影响,出口船舶订单价格低,技术要求高,台州市造船企业开拓欧美市场难度加大。随着造船市场步入低迷阶段,船舶市场价格波动也较大,船东不敢轻易下单,造船企业多靠存量订单的支撑来维持生存,而当前在建的船舶都是前几年的订单,新接订单较少且以国内小吨位船舶为主。随着手持订单消耗殆尽,很多造船企业势必会面临后续发展问题。
对于造船产业来说,只有当新船成交量基本达到或超过同期新船完工量,造船企业手持订单量开始回升,新船价格止跌企稳,船东开始按时接船,撤消订单、合同重谈现象基本消失,造船产业才能被认为是真正的开始回暖。从目前台州市造船产业来看,虽然造船行业形势有所好转,但订单都以国内小吨位船舶为主,国外订单仍然较少,时下能接到订单的仅是部分综合实力雄厚的造船企业,大部分竞争力不强的造船企业仍然很难接到订单。从中长期新船需求来看,航运市场运力过剩和船舶工业产能过剩将成为制约造船市场复苏的巨大阻力。未来几年新船需求即使出现回暖,也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2003-2007年期间的高峰水平,不景气将会长期持续。同时造船企业还面临着成本快速上涨的压力,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国内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不断上涨,特别是船用钢材价格一路飙升,再加上劳动力成本上涨,都给造船企业带来很大的成本压力。
金融危机后为了抢订单,很多造船企业接的新船订单都属于低价船,利润普遍偏低,等他们开始消化完这批低价船订单的时候,在成本高、利润低的状态下,将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加上国内产能过剩已经开始影响产业的发展,造船企业一旦出现船台放空情况,就会降价夺单,进一步搅乱市场局势。虽然市场上旧船的不断淘汰需要一批新船供给,但新旧船交替产生的需求根本不足以消化过剩的产能。从历史上每次造船产业萧条期来看,基本上萧条期要经历五年左右时间,在国际贸易需求平稳运行的情况下,造船产业回暖可能要到2012年以后。如果在现有订单消耗殆尽、新订单受市场低迷后续不足的情况下,部分造船企业在2012年、2013年以后可能出现重组、转型或是倒闭退出竞争市场,未来几年船舶市场的产业结构将出现新一轮的整合。
世界造船发展史证明,在市场低潮阶段,也往往是后起造船国家赶超先行国家,改变世界造船格局的机遇期,因此金融危机时期,台州市造船企业要紧紧抓住国家船舶行业振兴规划实施和造船产业新一轮洗牌的契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强自主研发能力,使全市造船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完善政策体系,加大产业扶持力度。认真贯彻国家船舶产业振兴规划,通过减免税收、提供低息贷款和政府补助的方式支持造船企业技术引进,切实加大对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的补助或奖励。明确产业定位,对沿江沿海岸线资源进行合理规划,科学设点布局,加强对造船产业的服务指导和督促检查,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无序发展。加大帮扶企业力度,着力破解土地、电力、资金等要素方面的发展难题,加快改善造船所需交通条件,如修建道路、桥梁、港口、码头与防洪工程,切实为造船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转变发展方向,拓展市场发展空间。船舶工业具有强大的带动效应,近年来国内船舶工业从造船量到企业数量都增长迅猛。台州市众多造船企业在争夺中小型船舶建造市场过程中,容易引起低水平重复建设,因此不仅要制订政策引导,整合现有中小型造船企业,使产业得以集聚,技术得以提升,同时还要重点抓好龙头骨干企业。通过招商引资,走整合、集聚、提升之路,发展上档次、上规模、高附加值、科技含量高的船舶工业,提升台州市造船产业的市场品牌和竞争力。同时要抓住机遇,加强与国内各大航运公司的联系,研发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努力提高国内市场占有率。
(三)实施人才战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船舶大型化发展以后,台州市原有的技术人才已远远不能满足目前造船产业的需要,因此造船产业要实施人才战略。支持造船企业在整船设计制造、高新技术研发、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与科研院所、军工企业和国内外大型船舶企业合作,进行项目对接,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引进高水平的技术人才,用技术支撑造船产业发展,调整产业与产品结构,推广现代化设计手段,尽快实现产品的升级和造船模式的转变。
(四)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抵御风险能力。造船企业要面临汇率升值、原材料涨价等各种风险,其生产、经营环境更为复杂化和多样化,应该建立健全自己的风险管理系统。在经营方面,造船企业要重新对手中的每条船的合同条款、相应船东状况、船东授信的银行支付情况进行梳理与分析,尽可能发现问题订单,做好针对性应对措施,降低可能出现的风险;在资金方面,造船企业要加大对船东预付款收缴工作,建立新的融资渠道,加大流动资金贷款,使企业保持充足的现金流,防止资金链断裂。在没有新订单的情况下,造船企业必须严格控制各项费用,尽量降低可变成本,保证企业有足够的资金维持正常的生产秩序。
10.3969/j.issn.1674-8905.2011.02.014
(责任编辑:施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