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晓艳
(浙江省总工会职工技术协作办公室,浙江 杭州 310007)
浅议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
姚晓艳
(浙江省总工会职工技术协作办公室,浙江 杭州 310007)
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存在制度不健全、财务人员参与单位管理的意识不强、指标体系不完备等问题。建议注重学习、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管理制度、灵活采用正确的财务分析方法等。
事业单位;财务分析
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报告是根据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所形成的各种数据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对事业单位一定时期内预算执行情况、财务计划的完成情况等单位财务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并进行总结,作出评价的一种方法。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报告是财政部门、上级主管单位、事业单位内部及其他财务报告使用者了解事业发展情况、制定政策、指导单位预算执行的重要会计信息资料,也是单位编制下年度财务收支计划的基础。
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一是促进单位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路线、方针、政策,保证事业计划的完成;二是促进单位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堵塞日常工作漏洞,防止腐败;三是促进单位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的管理,保证单位财务收支计划的实现;四是促进单位努力增收节支,提高运行绩效,改进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现行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缺乏对理论和方法、财务分析指标、财务分析程序、评价标准等方面的研究。现行事业单位财务分析使用的分析指标,除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的指标,还常常借用企业会计制度中的一些指标,整个财务分析报告显得有些混乱,报告的某些方面并不切合事业单位的实际,甚至造成财会专业人士看不透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报告的情况。
由于事业单位所需经费一般由国家财政全额或差额补助,造成了事业单位重视基础会计核算工作,忽视财务分析的现状,而且这种现象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表现的尤为突出。单位的财务分析制度不健全,财务人员往往用季度报表或年终决算报表的编报来替代财务分析报告,或者有些单位季度会计报表或年终决算报表只有寥寥几百字的编报说明,不能客观、深入地反映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使财务分析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导致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单位不能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基层单位的财务运行状况。
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单位的财务人员参与单位管理的机会很少,意识也不强烈,对单位现行的业务缺乏深入的了解,对单位业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缺少主动的思考,往往只是很机械地记账、出报表。财务人员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只能根据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从单纯的会计核算角度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预算和使用情况,不能结合事业单位当年的工作目标、工作任务进行分项的分析,与单位的管理实际脱节。另外,财务分析报告的形式比较单一,针对性不强,难以为决策者提供强有力的财务发展趋势性信息。
按照《事业单位会计通则》规定,目前事业单位运用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包括以下项目:经费自给率:衡量事业单位组织收入的能力和满足经常性支出程度的指标;资产负债率:衡量事业单位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开展业务活动的能力以及反映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的指标;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衡量事业单位支出结构的指标。
随着国家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现行事业单位将按照社会功能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原有的这些分析指标体系对现行不同性质的事业单位的作用是不同的。“经费自给率”、“资产负债率”这两个财务分析指标更适合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这后两个类别的事业单位,而对于分类属于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分析的重点应在预算的执行情况、事业支出结构的合理性、项目支出是否合理等方面,现行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对这部分没有更具体、更完整的体现。
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完善,强化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节约国家财政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国家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已成为社会的共识。
随着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对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财务人员在做好日常基础会计核算的同时,应加强财务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积极参加会计继续教育,大胆参与单位的日常管理,时刻了解和掌握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最新的财务制度和财经动态。适时将有关财务运行数据整理分析,参照财务报表数据的业务背景,形成有价值的财务分析报告。
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各单位都要建立财务会计分析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财务会计分析的重要内容;财务会计分析的基本要求和组织程序;财务会计分析的具体方法;财务会计分析报告的编写要求。因此,事业单位的领导和财务负责人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单位的财务分析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主管财务分析工作的执行部门、工作程序、财务分析方法、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及格式、财务报告报送的时间等,并加强监督检查的力度,用健全的制度来保证财务分析报告的质量。
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内容涉及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及业务活动的诸多方面,在做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时应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根据财务管理的需要可分为全面分析和专题分析、定期分析和不定期分析以及事前分析、事中分析和事后分析。分析的主要方法通常有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差额分析法。一般情况下应对单位的收支情况、支出结构等实际指标与其各项计划指标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分析,并与上年同期各项指标采用绝对数与相对数指标结合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简明扼要地表达各财务项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各项指标之间形成的差异及趋势,指出差异的原因,做到分析有数据,有比较,让人看了一目了然。对于财务分析中的重点项目,除了要做一般性的数据分析之外,还应结合单位事业发展的背景,采用数据分析和业务研究相匹配,全面分析和重点分析相结合,得出及时、高效、准确的财务分析报告。
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报告是为评价单位财务状况,考察和衡量领导业绩,提供有力的参考。在内容多,范围广的前提下,首先应根据部门预算和单位管理的需要,确定财务分析报告的主题,做到有的放矢。提供给财务部门分管领导的分析报告可以专业化一些,提供给其他部门非财务主管领导的分析报告则要通俗易懂。其次应根据单位财务实际运行的结果,分析单位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分析资产和负债的构成及资产使用情况、分析收入和支出情况及经费自给水平、分析定员定额情况,力求财务分析报告内容和结构的合理性。最后再借鉴先进的理论和方法,将财务分析的方法与统计的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从分析预算中的绩效目标与经济数据的差距,找出业务发展的趋势;从预算的差异、收支的变化深入到财务部门对事业发展的支持情况,从而作出对财政资产、投入产出效果等总体评价,让整个财务分析报告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1]事业单位会计通则.
[2]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3]吴静.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状况.财政监督,2009.22.
10.3969/j.issn.1674-8905.2011.05.023
张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