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赞峰 汪晓凯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其中难治性鼻出血,出血点多位于鼻腔的深部,很难窥清,来势凶猛,出血量大,处理困难,不好控制,且易复发,可引起失血性贫血或失血性休克。该类年长患者还多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传统的止血方式可引起严重并发症,有时危及生命。郑州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间在鼻内镜下行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难治性鼻出血,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患者52例,排除急性感染疾病、血液疾病,查血凝四项未见明显异常,其中男29例,女23例,病程最短2 d,最长7 d,出血量在50~300 ml,出血次数1~5次,左侧31例,右侧21例,均为单侧鼻腔出血。出血位于鼻中隔中部19例,占36.5%;下鼻道穹隆顶10例,占19.2%;嗅裂前段鼻顶7例,占13.5%;下鼻道外侧壁16例,30.8%。52例中鼻腔活动性出血者32例,处于出血间歇期20例。
1.2 检查及治疗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1%地卡因溶液20 ml加0.1%肾上腺素2 ml制成麻醉用棉片,分别放置下鼻道、中鼻道、嗅裂、总鼻道,表面麻醉出血侧鼻腔。用0°、30°,必要时用70°鼻内镜,分别取出各鼻道棉片,依据棉片浸血情况初步判断出血部位;从鼻中隔中部开始边吸引边逐一检查鼻中隔中部,鼻顶,嗅裂、中鼻道、下鼻道,亦可从下鼻道开始逐一检查。必要时向鼻腔内侧移位下鼻甲或中鼻甲,充分暴露中下鼻道,在检查鼻道时一定要将内镜放入鼻道内看清鼻道的穹隆顶。在无活动性出血时,出血点表现为点状、红色突起;正在出血时表现为搏动性或喷射性出血。找到出血点后局部表面加强麻醉2~3次,采用COBCAPOR-II型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仪电凝功能做出血点的电凝治疗3~4 s,致出血部位组织变白凝固,活动性出血停止或黏膜突起脱落。凝后术侧鼻腔点薄荷液体石蜡油,给予口服抗炎药物预防感染;有基础病变者,请相关科室会诊后予以相应处理,如血压高者给予口服降压药物治疗。
1.3 结果 患者均能耐受等离子治疗,所有患者处理后出血立即停止,术后患者反应轻,恢复快,2 d后换药时治疗创面白色伪膜覆盖,一周后换药后黏膜色泽及形态基本恢复正常,无活动性出血。住院患者一周出院。术后随访1~3个月,均未再出血。
鼻出血的治疗方法很多,传统的方法[1]有:烧灼法和冷冻止血法,该方法无法确定深部的出血点,且对动脉性出血无效;鼻腔填塞法,由于出血点不易确定,填塞压迫不到位,痛苦大,治疗时间长,黏膜损伤大,拔除填塞物后复发率高,且易出现中耳炎、鼻窦炎、继发性血压高等并发症;血管造影下动脉内栓塞术、血管结扎术,技术要求高,有一定风险,介入治疗需要特殊的材料和器械,并发症多,价格昂贵,且由于血管之间交通支多,再出血率高[2]。鼻内镜技术的临床广泛应用为鼻出血的检查、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个先进和准确的技术手段,其具有视角宽阔、视野清晰、操作精细和创伤小的优点。鼻内镜可准确地了解鼻腔内部情况,明确鼻出血的部位及血管的性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对出血点做出微创处理。鼻内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给鼻科学及其相关学科带来了革命性的进步,也给鼻出血的治疗带来新的理念[3,4]等离子消融治疗鼻出血的基本原理是低温凝固,即利用低温等离子射频的能量,以较低的温度(40~70℃左右)来进行组织的凝固,从而减轻组织的损伤,并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缩短康复的周期。两者结合应用可使鼻出血的治疗达到微创、精确、迅速、安全、有效的目的[5]。本文52例患者均成功止血,表明鼻内镜结合等离子治疗难治性鼻出血安全有效,值得普遍推广。
[1]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84-187.
[2]林尚泽.严重鼻衄行颌内动脉栓塞术并发脑梗死死亡.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4,29(4):209-210.
[3]罗克强,杨大章,王娜亚,等.鼻内镜下动脉性鼻出血的综合治疗.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7,14(5):295-297.
[4]杨大章,史冬雪,王忠植.内窥镜在治疗顽固性鼻衄中的应用.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6,31(1):54.
[5]周成勇,刘达根.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治疗鼻塞疗效评价.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5,12(3):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