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霞 牟宗云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由多基因、环境及多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全身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目前,全世界约有10亿人患有高血压,18岁以上人群中的高血压患者接近1.7亿。然而,在高血压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存在的同时,还存在患者低知晓率、低治疗率和低控制率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已开展了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人群防治研究,并努力实施高血压防治的由医院向社区为中心转变[2]。本社区将高危人群及健康人群同时纳入综合防治人群,即采取全人群策略开展高血压的防治工作,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有效普及了高血压知识,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率,提高了全人群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并降低卒中、冠心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1.1 一般资料 对象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随机抽取我社区正规医院确诊高血压患者100例。同期抽取100例无高血压健康人群及高危人群各100例作为对照组。高危人群是指存在至少1项危险因素的人群(>60岁,糖尿病史,酗酒,吸烟,体重指数>30,高血脂,高血压家族史等)。三组人群在经济状况、年龄、性别构成等方面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在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进行问卷,内容如下:a.各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状况)。b.各组对高血压的认识情况。c.各组关于一般防治及健康知识。d.高血压组服药依从情况包括(你是否有忘记服药的经历、你是否有时不注意服药、当你自觉症状改善时是否曾停药、当你服药自觉症状更坏时是否曾停药)。e.高血压组高血压控制情况等。
1.2.2 健康教育内容 围绕高血压的基础知识与服药知识、不良用药习惯、药物治疗的问题、患者在药物治疗方面的责任、临床指导降压药物选择及合理用药习惯几方面进行健康教育课程培训。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教育。利用宣传栏、宣传单、电视、电子屏幕、健康知识讲座、培训班以及各种媒体,进行高血压病知识的宣传[3]。
1.2.3 为高血压人群调整合理的膳食结构 应纠正高血压患者不良的饮食习惯,控制食盐、热量、脂肪的摄人,尤其是老年患者应严格限盐。指导其适量摄人蛋白质,多吃含钾、钙丰富的食物,建议戒烟、限酒[4]。
1.2.4 服药及监测指导 端正患者服药意识,坚持在医生指导下正规长期服用药物。宣教常用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及应注意的副作用,强调不能擅自停药、减量和随便更换药物。血压检测指导,建议患者定期测量血压,最好定地点、定时间、定体位、定部位、定血压计测量。
1.2.5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治疗和随访的依从性,从而达到控制疾病发展,以期达到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和保护心、脑、肾等靶器官,杜绝或减少心肌梗死、卒中等终点事件的目标。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对各组指标进行t检验及多样本方差分析。
2.1 管理后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由49%提高到89.5%;血压控制率由原来的39.5%上升为83.4%(P值<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高血压高危人群组及健康人群组,对高血压的知晓率从健康教育前的26.78%提高到健康教育后的92.97%(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人群中有不良生活习惯如:食盐过多、不参加体育锻炼、高脂肪饮食的人数比例明显下降。
高血压的发病与严重程度与年龄、糖尿病史、饮酒、体重指数(BMI)、高血脂、高血压家族史等因素有关,而这些因素有些是可逆可改变的因素[5]。因此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居民健康档案筛查、高危人群抽样调查等方式,确定干预和管理对象,并按照现有的社区高血压防治方案由全科团队成员开展随访、干预、评估等防治工作,大力宣传限酒、低盐、合理膳食,适当增加运动,控制体质量等教育。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采取以社区为基础,针对血压正常人群、高危人群和高血压患者持续开展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干预等三位一体的健康促进活动,在一级预防阶段有所作为,有效控制和降低人群高血压水平,通过强调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作用,建立管理目标和治疗计划,促进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技能和信念的提高,提高了高血压的早诊早治率,提高了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知识和技能[6]。进一步减少远期心血管病急性事件的发生和死亡均有效果。以较少的投入获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陈忠伟,陈昭斌,尹璐,等.社区高血压管理效果评估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08,17:3316-3317,3322.
[2]宛悦,王若涛,孔灵芝.中国高血压流行情况及防治策略.中国公共卫生,2006,16(7):640-642.
[3]张元元.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教育的防治对策探讨.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8,5:190-191.
[4]毛琛,臧桐华,徐希平.氦氯地平联合特拉唑嗪治疗中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的安全性分析.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8,12(4):350-353.
[5]扬文秀,宋桂德.天津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8,15(11):979-980.
[6]王建骏,李华,冯晓帆,等.上海汀复三社区高血压防治及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调查.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8,6:29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