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莲
慢性阻塞性肺病体位与排痰的观察与临床护理
李秀莲
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痰阻的原因与临床体征以及体位与排痰措施的观察认为,针对COPD患者病情及个体差异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对策,对提高氧疗及药物治疗的效果有极为重要作用。
慢性阻塞性肺病;体位;排痰;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引起的气流阻塞,呈进行性加重的一组慢性肺部疾病。其特点为慢性反复咳嗽、咯痰、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严重痰阻常危及患者生命。总结我科2008年9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28例COPD患者的护理临床经验,现将患者体位与排痰方法及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患者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55~82岁。其中单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20例,合并肺心病心功能不全8例,病程14 d~28多年。全部为急性发作入院,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痰多、痰阻现象。人院后及时给予抗感染、化痰、吸氧等处理。
2.1 体位观察及处理 ①观察:28例患者卧位。16例喜前倾坐位,9例高枕卧位,3例为半坐卧位,均为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前倾坐位,多见病情重,呼吸困难明显,特别是合并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其特点是,患者坐位,身体前倾、头下垂。考虑可能是由于重力的关系,腹腔内容物及膈肌下移,胸腔容积增大,增加肺活量,利于气体交换。同时坐位可使部分血液滞留在盆腔和下肢,减少回心血量,减轻肺瘀血,从而减轻心肺负担。针对患者自然采取的强迫体位,护理上给予相应的体位安排。其方法是患者坐于床上,两腿自然前伸,身体前倾,在患者胸前两腿上方置约30 cm高度的小跨凳,其上放软枕或直接将枕头叠起放于两腿上。其目的是用来支撑患者头及手臂,再摇高床头或背靠架,使患者背部有依托。但前倾坐位存在不足,COPD患者多消瘦,体质较差,长时间前倾坐位,坐骨结节部位的皮肤受压,容易发生压疮。因此,一旦呼吸困难缓解可给予患者高倾高枕右侧卧位,并与前倾坐位交替使用。②高枕右侧卧位:此类患者多为病情稳定,呼吸困难较轻的患者。因此卧位对心脏、胃无挤压,胸腔容积不受影响,利于气体交换。其方法是摇高床头成30°或使用相当于30 cm高度的枕头。患者取右侧卧位,右手放于枕旁,左手自然放于胸前,右肩背下垫软枕,患者自觉舒适、呼吸不费力。
2.2
2.2.1 翻力、拍背 对28例患者均鼓励翻身,每日拍背2~3次。并嘱家属在患者翻身时帮助拍背,鼓励咯痰。其手法是:五指并拢,手指关节微屈,掌心呈凹式,从肺底由外向内,由下向上轻拍,力量的强弱、频率以使痰液排出顺利,患者能承受为宜。通过改变体位,拍背时气流震动和咳嗽等动作,使肺泡内或细支气管内痰液脱落,流入气管内咳出。19例痰液较稀的患者取得理想的排痰效果。其余9例患者因痰液黏稠,上述方法无明显效果,配合超声雾化吸入。
2.2.2 湿化及雾化 超声雾化是利用超声波在发生器薄膜的高频振动把药液变成细微雾滴,药液随患者吸气到达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达到消炎、湿化气道黏膜、稀化痰液、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的作用。常用生理盐水200 m l+a-糜蛋白酶作雾化吸入。盐水湿化气道黏膜、稀化痰液,ɑ-糜蛋白酶分解蛋白质、抗炎、消肿、促进排痰。雾化时护士守在床旁,让患者取坐位,指导患者作深而慢的吸气,频率不可过快。要密切观察心率、呼吸、有无呛咳、痰阻及缺氧情况。
2.2.3 吸痰#对痰多、痰阻严重者,不宜做雾化吸入,必须立即吸痰,对痰液过多、病情重、体弱无力翻身咳嗽、咳痰的患者,应先吸痰,再协助患者的翻身,谨防因体位改变痰液阻塞支气窒息。
COPD急性发作时,体弱疲倦的,病情稳定,呼吸较轻的,给予高枕右侧卧位与前倾位交使用,既能改善通气功能,使患者舒适,到较好休息,又能预防压疮发生。呼吸困难严重特是合并肺心病心功能不全者,体位应前坐位。避免加重病情。应鼓励慢性阻塞性肺炎所有患者翻身、咳痰,每日给予拍背2~3次,手法要正确。对痰液稀薄者可起到理想的效果;对痰液黏稠、无力咳嗽、翻身的患者,则应配合湿化雾化吸入。痰液过多出现急性痰阻的患者,应立即吸痰。对合并肺心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特别是使用利尿剂的患者,既要保证水分的摄入,又要防止加重心衰[1]。对呼吸困难较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雾化吸入应慎重,护士应守护在旁,指导患者正确的吸入方法,密切关注心率、呼吸、面色,注意有无呛咳、痰阻及缺氧情况,一发现病情变化,立即停止雾化吸入并作相应处理。
[1]杨玉玲.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的护理86例.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8B):6.
476200河南省柘城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