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顺利 孙建新
河南宏力医院肛肠科,河南 长垣 453400
笔者所在科室2008年8月~2011年7月,共收治婴幼儿脓肿性肛瘘59例,占全部肛瘘患者417例的14%,其中1例患者与X-连锁慢性肉芽肿有关,其他患者均无明显发病原因。59例患者均采用局麻或基础麻醉下行手术治疗,59例患儿一次治愈52例,二次手术治疗后治愈7例,术后出现肛门湿疹患儿5例,余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婴幼儿肛瘘发病率较高,体质娇嫩,其发病规律特点独特,治疗方法不一,有主张手术治疗,有主张保守治疗,笔者通过临床观察59例患儿的治疗效果,认为早期手术治疗疗效可靠,方法简单。
本组59例婴幼儿,其中男56例,女3例,占同期全部肛瘘患者417例的14%;其中1例患者与X-连锁慢性肉芽肿有关;0~3个月20例,3个月~1岁17例,1~3岁22例;均为单纯性肛瘘或脓肿性肛瘘,发病部位截石位3、9点36例,其他部位23例。
麻醉方法:0~6个月患儿局麻行手术治疗,6个月~3岁采用基础加局麻。手术方法,采用单纯切开法或切开挂线方法,均采用截石位,常规消毒,局麻或基础麻醉后,用银质探针循外口或脓肿切口处轻缓自然插入,找到内口后沿探针切开瘘管或给予挂10号丝线,手术要轻快仔细进行,并切开部位准确,切口不必过大,一般尽可能减少对管壁及肛管皮肤的损伤,但内口肛隐窝处要部分切除。如并行有2个外口,一个为支管给予切开。未发现内口可沿外口垂直方向,在齿线与肛白线之间最薄弱处穿出探针。对同时存在有2条管道的低位复杂性肛瘘可以一次切开。便后用PP粉或淡盐水外洗,每日换药1~2次。术后第2天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或红霉素眼膏纱条换药。小儿全身用药可酌情应用抗生素(头孢曲松钠)。
59例患者52例一次治愈,7例患者行二次手术治疗后治愈,5例患者术后并发肛门湿疹。
婴幼儿肛瘘是指0~3岁患者,婴幼儿肛瘘(脓肿)的发生,有其自身的明显特点。出生后3个月以内发病率最高;发病前多有腹泻病史;大多数发生在肛门两侧截石位(3、9点)据统计为89.2%[1];男性多发,据统计男女比例为5∶1[1];大多为单管、直管。多由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造成:①小儿骶骨曲尚未形成,两侧坐骨结节距离较近,加之肛门内括约肌紧张度较弱,因此粪便易直接压迫肛管处齿线,肛窦黏膜擦破,易使细菌侵入致病;女孩因直肠前面有子宫,压迫直肠,与成人直肠屈曲相似。故发病低于男孩;②小儿常因尿布皮炎,刺激肛门周围皮肤,致使毛囊、汗腺、皮脂腺感染,形成肛门周围皮下脓肿与肛窦相通而成肛瘘。③新生儿,尤其是男孩受母体激素失调的影响,使皮脂腺分泌亢进,引起肛门皮脂腺炎。感染形成肛周皮下脓肿与肛窦相通而致肛瘘。近年来,贝绍生[3]认为新生儿生理性缺乏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等,免疫机能不全易发生肛门感染形成肛瘘。部分患儿因为全身性疾病诱发肛周脓肿,如白细胞、X-连锁慢性肉芽肿等,应引起注意。
治疗特点:①早手术,婴幼儿肛瘘多为脓肿性肛瘘,易反复发作,小儿肛瘘一旦确诊,立即采用手术治疗。“脓成决以刀针”,这是中医外科一贯奉行的原则[4];②单纯切开为主要手术方法,婴幼儿肛瘘,大多为单管、直管,一般单纯切开即可,且患儿括约肌较薄弱,一般不会使创面肌肉牵拉太远,造成肛门功能不全,愈合后较平整;手术中创面不易修剪太大,以免造成愈合时间延长,注意修剪内口处粘膜即可;③少挂线,对高位肛瘘可以挂10号丝线或单根皮筋,但结扎松紧度要适宜,预防挂线后短时间内或术中即脱落;④术后3~4 d内换药时要用探针轻轻拨开创面,预防过早粘连形成假性愈合。
术后护理:患儿排便后应急时用盐水清洗或高锰酸钾液清洗但浓度要低,更换敷料;小儿术后便、尿无常,加上局部手术切口、挂线切割、引流药条异物等刺激,致使大便排解更加频繁,肛门潮湿易形成肛门湿疹;幼儿皮肤娇嫩,术后加压包扎困难,普通胶布有时致皮肤受损,尽量使用透气胶布或无创敷贴;如发现肛门潮红可用滑石粉,甘石创愈散等散剂外用,减轻分泌物对皮肤的刺激,预防肛门湿疹。
[1]胡志海.婴幼儿肛瘘62例的治疗分析[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5,11(2):134-135.
[2]胡伯虎.大肠肛门病治疗学[M].北京:科技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13-314.
[3]贝绍生.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肛瘘76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5(3):233-234.
[4]徐廷翰.中国痔瘘诊疗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37-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