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管病的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2011-08-15 00:42:18任玉枝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4期
关键词:瞳孔脑血管病脑血管

任玉枝

急性脑血管病的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任玉枝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 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中,现场死亡 3例,其余患者经采取正确及时的院前急救和护理措施后安全转运到医院作进一步抢救,行急诊脑 CT等检查,重症患者收入ICU、专科病区治疗,病情较轻者转入观察室治疗。结论现场救护中妥善的处理,可提高患者救治的成功率。

急性脑血管病;院前急救;护理

急性脑血管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导致急性或亚急性脑损害症状,即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脑血管病是院前常见急危重症,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快速而有效的院前急救对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现将6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急救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60例急性脑血管患者,其中男 36例,女 24例;年龄32~90岁,60岁以上 48例,40~60岁 10例,32~40岁 2例;并发高血压史 48例,糖尿病 27例,冠心病 30例;呼叫出诊原因:昏迷 35例,一侧肢体活动障碍 28例,头晕、头痛、呕吐、抽搐、失语等 12例;情绪激动后发病 28例,劳累或用力后发病17例,一般活动或休息状态下发病 15例。现场死亡 3例,其余患者经采取正确及时的院前急救和护理措施后安全转运到医院作进一步抢救,行急诊脑 CT等检查,重症患者收入 ICU、专科病区治疗,病情较轻者转入观察室治疗。

2 护理

2.1 急救护理 快速而有效的院前急救工作,对保全患者生命,减少医院前期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伤残率和病死率至关重要。迅速判定病情严重程度,即刻测量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观察意识、瞳孔、眼球位置及有无呕吐、肢体偏瘫、颈项强直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对清醒患者询问有无剧烈头痛、视物不清以及原有病史等。密切观察患者的心脏功能,注意有无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情况。观察瞳孔变化可及时判断病情,一般观察瞳孔大小、是否等大等圆及对光反射是否在。双侧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射迟钝或有眼球分离多有脑干病变及脑疝存在;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多为蛛网膜下隙出血或脑桥病变所致。

2.2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以保证急救药物的早期使用。尽量选用静脉留置针,它既可防止因体位改变或患者躁动针头刺破血管又可保证脱水药物的快速输入。静脉选择上要选择较粗、较直的血管,避开关节以利固定。静脉留置针头因不易受体位改变而刺破血管,可优先选用。注意院前无菌技术操作。糖尿病患者使用液体时不应选择葡萄糖溶液,尤其是高渗糖溶液。

2.3 保持呼吸道通畅 神志清醒的患者嘱其静卧,头部稍抬高,绝对卧床休息。昏迷患者立即将头偏向一侧平卧,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和呕吐物,并制动,鼻导管或面罩氧气吸入,舌后坠者用舌钳拉出并放置口咽通气管。严重呼吸道阻塞者应现场气管插管,连接简易呼吸辅助呼吸。由于路途颠簸有助振动排痰,使大量痰液涌入大气道,因此,应间断气管内吸痰。有烦躁抽搐者,要松开衣领,适当给予镇静剂,可用安定 10 mg缓慢静脉注射或鲁米那钠 100mg肌注。

2.4 控制高血压及颅内高压,改善循环 卒中发生后因颅内压增高等原因可使血压进一步升高。中等程度的高血压勿需立即治疗,当大脑已适应于高血压提供的足够血流灌注后再降低血压,大脑灌注压会随血压的下降而降低。控制颅内压常用的措施是过度通气,限制液体入量,头抬高,应用甘露醇、地塞米松等。脑卒中急性期的血压调控,大多主张遵循慎重、适度的原则。急性期血压骤降表示病情严重,应给升压药以保证足够的脑供血量。

2.5 稳定血压 脑出血患者一般血压都高,甚至比平时更高,这是因为颅内压增高是为保证脑组织供血的代偿反应。经过降颅压治疗后血压亦随之下降,因此不应用降压药物,但如血压超过平时过多,收缩压 >26.6kPa时,可适当选用作用温和的降压药,如呋塞米等。急性期血压骤降表示病情严重,应给予升压药以保证足够的脑供血。

2.6 转运途中监护 应尽量减少搬动,早期搬动可使出血加重诱发脑疝形成,危重患者应就地抢救。因院前急救受现场环境及医疗条件的限制,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争取将患者早期转送至医院进行救治。转运途中持续心电监护、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静脉通道给药,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情况;重视患者及家属的主诉以及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注意头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呕吐及呕吐物的性质;通知有关科室或CT室做好抢救准备工作;保证输氧管、静脉输液管等管道通畅,防止扭曲、受压、移位和脱出;少搬动患者,尤其是头部要制动。应尽早送到医院救治,使病残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3 小结

院前急救是指患者从现场到医院之前就地抢救和转运到医院过程的救治,其目的是抢救生命及减少伤残,为后续的治疗创造条件。护士应运用非语言交流手段,以熟练精湛的技术给患者以安全感,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现场救护中妥善的处理,可提高患者救治的成功率。

[1] 赵丽君.48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的院前急救及护理体会.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7):967.

[2] 郭凤莲.脑血管意外的院前急救体会.职业与健康杂志,2007,23(6):472.

[3] 郭佩兰.脑血管意外的院前急救及护理体会.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10):1203.

457000河南省濮阳油田总医院

猜你喜欢
瞳孔脑血管病脑血管
“天眼”的“瞳孔保健师”
军事文摘(2023年20期)2023-10-31 08:42:40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瞳孔里的太阳
青年歌声(2018年2期)2018-10-20 02:02:50
瞳孔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中外医疗(2015年16期)2016-01-04 06:51:50
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
哈尔滨医药(2015年5期)2015-12-01 03:58:09
瞳孔
学苑教育(2015年16期)2015-08-15 00:53:16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