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伟 赵均峰 金锋
神经干细胞治疗脑卒中示近来国际神经病学研究的一个前沿课题,神经介入途径治疗脑卒中示近年来飞速发展及临床充分证实的有效治疗手段,神经介入治疗结合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卒中找到了脑卒中治疗的一个新的模式,本研究治疗及总结该治疗模式下15例患者,取得较好的效果。
1.1 一般方法 15例脑卒中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34~70岁,平均(57.3±12.7)岁,脑梗死7例,(其中急性脑梗死2例,脑梗死后遗症5例)脑出血5例(其中急性脑出血1例,脑出血后遗症4例)脑卒中后帕金森综合征3例,对照组自身对照。
1.2 神经干细胞分离及培养 取出胎龄6~8周人胚胎脑组织,分离出脑室区及室下区,加入终浓度0.25%胰蛋白酶消化,500~800 r/min的离心机中漂洗4 min,计数,调整细胞浓度为5105/ml,于培养液中加入 bFGF(20 ng/ml),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并传代5~6代,离心取得神经干细胞哦悬液,并计数,审核及验收。
1.3 方法 15例患者均局麻下于右侧股动脉Seldinger穿刺技术,采用5~6 F鞘管导入导管,DSA监视下,明确脑血管及侧支循环情况,责任血管神经干细胞移植。
1.4 统计学方法 样本配对t检验。
2.1 疗效 14例均有效,1例无效,有效率92%,9例患者肢体障碍及言语障碍有改善,3例构音障碍及吞咽障碍改善,3例卒中后帕金森患者震颤均明显改善,移植后ESS(55.2+20.1)较移植前(50.4+20.0,)移植后BI(42.1+32.1)较移植前(35.6+31.9),应改为ESS(55.2±20.1)较移植前(50.4±20.0),移植后 BI(42.1±32.1)较移植前(35.6±31.9),均有明显提高。
2.2 不良反应 2例患者一过性发热,对症治疗后2~3均缓解,1例患者股动脉穿刺部位局部血肿,余无不适,随访24个月。
以下数据内容 ESS(55.2+20.1)较移植前(50.4+20.0),移植后BI(42.1+32.1)较移植前(35.6+31.9),应改为ESS(55.2±20.1)较移植前(50.4±20.0,)移植后 BI(42.1±32.1)较移植前(35.6±31.9)。
神经干细胞(NSCs)的发现及研究室近年来神经生物学领域最重要进展之一,神经干细胞具有分化性,低免疫源性,自我更新能力,较强的迁移能力[1],电镜下观查神经干细胞具有大量的多聚核糖体及高尔基复合体,说明神经干细胞具有旺盛的分泌能力[2],我们采取神经介入方式,将神经干细胞直接注入责任脑血管,吸收及效果更直接,一过性发热考虑免疫反应有关,介入方式神经干细胞移植较神经介入其他治疗,如超选择溶栓及动脉瘤填塞等并发症及风险对比明显较低,安全有效,研究表明NSCs移植后患者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缓解,为进一步临床研究开展提供了依据,本实验15例脑卒中患者均行神经介入干细胞移植,结果显示14例均有效,有效率92%,移植后 ESS(55.2+20.1)较移植前(50.4+20.0),移植后BI(42.1+32.1)较移植前(35.6+31.9),均有明显提高,缺血性脑损伤神经干细胞修复作用可能在于内源性NSC增活作用及外源性NSC移植后趋化作用及诱导分化作用[3],尤其值得提出的是脑卒中后帕金森综合征介入方式神经干细胞移植震颤缓解均较明显,原因可能是移植的细胞在局部环境信号的调控下具有表达DA能神经的标志酶-络氨酸羟化酶(TH)的活性[4],无明显毒副作用,移植神经干细胞能在宿主脑内迁移并分化成神经元,现随访观察治疗组无排斥反应及肿瘤形成,因缺乏合理的细胞移植物的功能评价指标,相关实验难以定论,但神经干细胞移植对人类健康及疾病治疗的意义是积极的,随着干细胞分化,标记,移植等方面研究的日益深入,前景广阔。有关移植治疗反应和长期疗效待进一步观察及总结。
[1]Van der Kooy D,Weiss S.Why stem celle?Science,2000,287:1439-1411.
[2]安析华,翟晶,等.离体培养神经干细胞的超微结构学研究.中国康复理论及实践,2004,8(10):11-2.
[3]杨东波,杨立庄.缺血缺氧脑损伤治疗的新方法-神经干细胞移植.国外医学脑血管病分册,2003,11(2).
[4]李学坤,张卿,等.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在帕金森模型小鼠脑内的存活与分化.中国康复理论及实践,2003,9(7):387-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