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理论的临床中药分类体系建设

2011-08-15 00:53沈志冲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24期
关键词:四性药性脏腑

沈志冲

南通体臣卫生学校,江苏 南通 226001

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构建的药性理论是临床中药学的关键理论之一[1],中药的药性分为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以及归经等不同属性,这些基本药性从各个层面对药物的临床功效进行描述。笔者在中医药性理论的基础上,并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建设临床中药学的新型分类模式。先阐述如下。

1 以四性为纲

在中医理论中,阴阳之征兆在于水火,即阴阳辨证的关键在于辨清水火所代表的寒热之性,而临床疾病治疗首要步骤即是阴阳辨证,这就提示临床疾病大致可以分为寒证和热证两大类。临床用药的目的在于纠正机体寒热失衡的病理状态,因此也需要辨别中药的四性。基于此,笔者认为临床中药的首要分类应该以四性为纲。

与临床疾病的阴阳性质相对应,治疗药物也有寒、热、温、凉四性。热、温性的药物通常具有温里散寒、扶阳补益等功效,寒凉性的药物通常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滋阴等功效。在阴阳属性上,热、温性的药物同属阳性,寒、凉性的药物同属阴性,只是药物的阴阳偏性程度不同。在药性理论中,还有一类阴阳属性平和的药物:平性药,这类药物既不偏于温热之性,也不属于寒凉之性,功效较为和缓。这样共有五种药物的属性,但基于几千年来的习惯,仍称之为“四气”。在上述中药四气偏性理论的基础上,笔者将临床中药进行寒、热、温、凉、平的五纲分类,如大青叶属于寒性药,在首要分类中将其以寒为纲,这样可以防止将其误用于寒证。

2 以五味为目

通过阴阳辨证可以分清疾病的寒热属性,为辨证论治打下基础,但在此基础上仍需要对疾病的虚实进行进一步的辨别,这样才能解决实际临床问题。同样,虽然依据四性理论对中药的功效形成了高度抽象的归纳,但在具体应用中,还需细化中药在补、泻、散、敛方面的功效差别,即中药的五味差别。这就要求对中药在四性辨阴阳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五味辨功效的分类。

中药的味性,是古人依据药物的实际滋味,并结合药物的治疗功效总结归纳出来的功效概括,包括酸、苦、甘、辛、咸五味,还有一类药物味性平淡,无偏性,称之为淡味,这样虽然共有六味,但习惯上仍称之为五味。药物的五味与实际临床功效具有直接的相关性[2],如酸味药可起到收敛的功效,苦味药可清热泻火、燥湿解毒,甘味药性味缓和,多具有滋补功效,辛味药具有发散行气的作用,咸味药可软坚泻下,淡味药可起到渗水利湿、通二便的作用。依据临床五味理论,可将中药以五味为目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包括:酸、苦、甘、辛、咸、淡六目。如麻黄性温属辛味,可发汗解表,具有发散功效,故根据药性将其纳入温纲、辛目之列,说明此药适用于需要温通发汗的症候。

3 以归经为族

脏腑辨证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脏腑辨证的具体实施需要对脏腑经络的确切落实。虽然在四性的基础上对中药进行五味的分类,可进一步细化中药在功效方面的差别,但具体到特定病变部位的确定上,还需要对中药进行脏腑归经的分类。相比于四气、五味等功效性质的分类,归经理论将药物的治疗部位具体到相应的经络和脏腑,使之与临床应用的衔接更为准确、具体,因此对中药进行脏腑归经的分类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某个或某些部位具有选择性的治疗作用,通常一种药物可对某一个或某几个经发挥较为显著的治疗作用,对于其他经则治疗作用相对较小。如肉豆蔻、海螵蛸、五味子均属于温性药,且都具有收涩的作用,但由于所属的归经不同,因而其主治病症也各不相同。如肉豆蔻归脾、胃、大肠经,一般用于脾胃失养导致的久泻不止;海螵蛸归肝、肾经,一般用于妇女带下及出血等病症;五味子属肺、心、肾三经,通常用于久咳不止、失眠及遗精等病症。在以四性为纲、以五味为目的基础上,依据归经理论,可将中药进一步细化分为:心经、肝经、脾经、肺经、肾经、大肠经、小肠经、胆经、胃经、膀胱经、心包经、三焦经十二个族。

4 以功效为组

对中药进行四气、五味以及归经的综合分类,是一个将中药的药效由宏观到微观、由抽象到具体,逐步细化和具体的过程,但药物的药性只是对临床药物的使用起指导意义[3-4],终归不能成为具体应用的措施,因此,在上述3个层次的分类基础上,还需要对临床药物进行更为具体的功效方面的分类,如对同属于清热类药物的金银花、黄芩、青蒿和石膏依据其在功效方面的具体察别而分别分为清热解毒药、清热燥湿药、清透虚热药和清热泻火药,进而提高临床对症用药的准确性。

由于历史及学科特性的原因,临床对于中药药性的分类一直存在诸多的问题,加上中药种类的庞大繁杂,使得许多中药的药性和分类界定不清,甚至有的相互抵触[5]。通过对临床中药进行四气、五味、归经以及功效4个层面的逐层分类,可使中药与中医理论形成有机结合,使中医药理论融为一体,更好地促进临床中药的应用。

[1]吕圭源,陈素红.中药药性研究的思路与思考[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7,23(5):219-222.

[2]程昭寰,王永炎.气味配伍理论的方法学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10):5.

[3]高晓山.中药药性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5-10.

[4]王建,张廷模,曾南,等.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与思考[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2):62.

[5]梁永林,刘稼,吴玉泓,等.中药“药象”的理论基础[J].甘肃中医,2009,24(1):3-4.

猜你喜欢
四性药性脏腑
白萝卜与中药同食,会解掉药性吗?
聚焦“四性”新理念,预测2018年化学核心考点
人大工作要体现“四性”
一种民机四性指标论证辅助系统设计
以脏腑体位和功能来认识藏医诊脉法
半夏的化学成分及其药性、毒性研究进展
不同炮制和煎煮时间对大黄沉降药性的影响研究
试论制剂因素对中药药性的影响
脏腑经络辨证施治颈性眩晕验案5则
中医脏腑与西医内脏之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