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满
(河南省南阳市宛东中等专业学校)
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成才“ 立交桥”的内涵及其客观必然性
◆张 满
(河南省南阳市宛东中等专业学校)
中等职教学生成才“立交桥”是指在多元化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中,学生能自由流动,有多种选择,从而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的一种富有弹性的新的教育机制。因此,在中等职教系统打造学生成才“立交桥”具有客观必然性。
中等职业教育 成才“立交桥” 内涵 客观必然性
中等职业教育“立交桥”之说在业内人士中酝酿多年,直到国务院国发[2002]16号文件提出“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的衔接与沟通,建立人才成长‘立交桥’”明确规定之后,中等职教“立交桥”正式上升到了国家政策层面。但其准确的概念、内容、结构、功能等尚在探索创新阶段,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都还存在不少困惑与分歧。因此,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探究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这里所说的“立交桥”,是指适合接受中职教育的受教育者能方便顺畅地进入中等职教机构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后又能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在多种、多次选择中找到适合自己成才的最佳路径,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这个“立交桥”能使学生在就业、升学的多个层次顺利对接,能承载和成就现代化建设人才有序地走向四面八方。笔者结合多年从事职教工作的深刻认识和学习体会,从“进口”“出口”和“桥体”等要素方面,对中职学生成才“立交桥”的内涵进行粗浅的解读。
社会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缺口很大,而整个职教系统合格人才输出量很小,这就形成了一个尖锐的矛盾。化解这个矛盾的必要条件是最大限度的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进口。因此,除初中应届毕业生外,往届初、高中毕业生,未升学的高中应届毕业生,已就业或劳动后备军中未接受过职业教育的适龄青年,已接受过职业教育而想转行的适龄人员、下岗工人、退伍士兵等都应成为中等职教的生源。在读高中生中认为职业教育更适合自己生涯规划者,也应成为中等职教的生源,这是高中阶段职教和普教相互融通课题中的应有之义。
和中等职教学生成才“立交桥”宽进口相匹配,和中等职教学生成才规律相适应,中等职教学生成才“立交桥”的出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就业。就业的基本要求,一是专业对口或相近;二是学生已具备的水平已达到或超过就业岗位所要求的技能规格;三是初次就业应放在生涯规划大盘子中考量,避免走弯路,要让学生知道就业不是唯一出口。
(2)升学。升学应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要明确未来的高职是可以通向本科和专业研究生层次的,而不仅仅是专科层次的高等职教。
(3)转读普通高中或套读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接受中职教育时,消除“断头路”、“终点站”等方面的顾虑。
这个“立交桥”多通道的进口和出口,决定着还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坚固宽大的“桥体”,就是说要构建比现有中等职教规模和水平高得多的现代化中等职教系统。中等职教系统本身必须创新培养模式,实现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多元化,具备多种教育功能和灵活的、富有弹性的学制,具有随时吸纳和分流学生的能力。
中等职教之外的各个教育平台上,学生的流动大多是定量定向的,即几乎是单一通道的升学“流水线”,所以不需要四通八达的“立交桥”。近年来,发达地区的技工荒已导致许多企业减少,甚至停产,以我们南阳市宛东中专为例,因远远满足不了合作企业的用工需求,学校被迫中断了与不少企业的合作关系。
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晚,再加上人们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政策滞后等多种原因,发展缓慢。因此,架设中职教育学生成才“立交桥”,是完善我国教育体系的关键措施。
作为幅员辽阔的发展中大国,产业结构的多层次特点在我国会长期存在,在全民族共同努力下,我国产业结构在整体加速升级的同时,部分产业还会超常规成长到国际领先水平。这就对职业教育输送大批量、多层次人才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中职“立交桥”大流量,多次分流,多通道输送的功能是满足这种要求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大量的事实一再证明,一个合格的中职毕业生,就业后就能使一个家庭脱贫。如果他们再考入高校,社会又造就一个高技能型人才。同时,还有大量的下岗工人,大量渴望体面工作的劳动者需要再就业,因而必须接受中职或高职教育。上述海量的中职教育对象,没有中职“立交桥”是无路可走的。许多地方的实践证明,通过送培训扶贫解困,比送钱送物效果要好很多。
从人的自然属性看。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维纳于1983年提出了人类智能多元论,他把人类智能划分为相对独立的8个类型。近30年来,人们逐步了解和认可了这个理论,教育界还有较多的应用。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类适合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是少数,而适合技能型工作的是多数。
从人的社会属性看。需要做管理和研发工作的人是少数,而需要做技术工作和一线劳动者是多数。近一个历史时期,我国的人力资源结构性失衡现象非常突出,许多研究型大学毕业生没工作岗位,许多工厂因缺乏技能型操作工而停产。
上述情况表明,人们应积极接受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应该如日中天,兴旺发达。而现实情况恰恰相反。造成职教这种不适应时代要求,不合理甚至有些奇怪状况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中职“立交桥”没有构成或不畅通。在中职诸多问题中,招生难是主要问题,也是大多数问题的根源。
试想,如果使生涯规划回归理性,把许多人从盲目的普通高考“独木桥”上,吸引到四通八达、前景光明的中职“立交桥”。大批“独木桥”上的失败者华丽转身为中职“立交桥”上的成功者,职教的尊严、信誉、效益、贡献等就会明显凸现,全社会的重视,关注支持都会接踵而来,投入、生源、校企合作之类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以上五个方面的理由归结起来足以证明,中等职教成才“立交桥”非常重要,是整个职教系统乃至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性和关键性工程,又是关系到社会体系的系统工程,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我们必须统一思想,更新观念,在政府统筹下,社会各方面齐心协力,为打造中等职教学生成才“立交桥”贡献力量,让这座“立交桥”承载起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
[1]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2.
[2]温家宝.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2005.
[3]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
[4]张红贤.有效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教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