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王阿咪 陆璇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量稳居世界首位。伴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和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多年以来我国一直是世界面临国际贸易摩擦纠纷最多的国家,这说明我国已经进入对外贸易摩擦的高发期。
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的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过去,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的手段主要是传统的贸易壁垒,比如保障措施、特别保障措施、反倾销、反补贴等。但是现在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已经转向了新贸易壁垒,新贸易保护形式已经发展成为了我国面临的主要贸易壁垒,包括安全标准、技术性贸易壁垒、环保标准、则会责任体系认证、知识产权调查、反规避、反垄断、“民间壁垒”等新贸易保护形式。不仅如此,汇率摩擦现在也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一个热点问题。
连续十多年,中国一直都是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和受害最大的国家。目前我国遭受的国际贸易摩擦数量正在不断增加,并且严重程度也在加重。根据商务部数据调查,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有一半以上的出口产品在国外市场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其中有接近一半的产品出口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技术性贸易壁垒每年给我国外贸出口造成的直接损失高达200亿美元。其中还有很多产业设计到知识产权调查,这些企业都是我国成长性最好的新兴产业,由此可见,新贸易保护壁垒对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争端所涉及的领域主要是货物贸易领域。但是根据商务部的统计,1979年至今,我国一共遭遇了4000多种产品的贸易调查,贸易摩擦所涉及的领域和产品类型多种多样,包括五矿化工、轻工、食品、机电、纺织、医疗保健等众多行业。由此可见,我国面临国际贸易争端的领域也扩展到了知识产权领域和服务贸易领域,涉及的产品由低附加值产品逐步扩展到了高附加值产品。
我国的主要出口国是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这些国家自然也就成为了我国国际贸易的主要战场。我国对印度、南非、墨西哥等新兴市场的产品和服务出口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与这些国家大的贸易摩擦很少,但是小的纠纷却一直不断。尤其近几年,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不仅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甚至很多发展中国家也对我国的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正在加强,国际分工不断深化,贸易摩擦正在从微观经济摩擦递进到宏观经济摩擦。以前,我国的贸易摩擦表现在纺织品、家具、彩电、冰箱等微观产品方面。但是目前,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开始向宏观经济领域扩散,比如人民币汇率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从今以后,国际贸易摩擦更主要的是考验政府制定政策和制度的水平,而不是单纯地考验其平息国际贸易争端的能力。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的数据现实,近几年反补贴案件数量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减少的趋势,但是我国面临的反补贴调查案件数量却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与国际总体趋势恰恰相反,由此可见,我国已经在极短时间里发展成为了世界头号反补贴调查国家。我国遭遇的反补贴调查主要来自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从2007年起,反补贴已经成为我国面临国际贸易摩擦的新领域和热点领域,我国遭受的反补贴调查频率已经创了世界贸易救济史的历史记录。例如,2004年,加拿大对我国的烧烤架发起了反补贴调查;2006年11月,美国对我国铜版纸发起反补贴调查;2008年,澳大利亚是对我国产品发起反补贴、反倾销合并调查。
纵观我国在全球的贸易伙伴国,与我国发生国际贸易摩擦的国家呈现出相对比较集中的趋势。其中,欧美与我国是贸易摩擦发生最为突出的国家和地区。在欧洲反倾销调查的案件中,我国遭遇的案件数已经连续八年位居第一。
当前我国贸易摩擦高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结出来,既有外部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因素,也有内部经济结构和体制因素。从外部经济环境变化来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世界各国都具有趋同的制度、文化和风俗,但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些方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不可能与西方发达国家趋同的。与发达国家在这些方面存在的差异是我国面临国际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之一。
很多西方发达国家都是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国,随着2001年我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的出口产品能够进入到这些国家的市场,这势必给这些国家的国内相关企业造成生存压力。金融危机之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放缓,这也是我国面临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危机之后,西方发达国家为了保护国内企业发展,降低国内失业率,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导致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增加。
我国已经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很多发达国家对我国的市场经济认识还存在严重的偏差,这是导致我国遭遇国际贸易摩擦案件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现在,仍然有许多国家视我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在反倾销调查中使用“替代国制度”等歧视性办法,这种非市场经济待遇使我国的贸易出口在反倾销中显得十分被动,对我国出口企业有效应诉构成了很大障碍,这是我国成为全球反倾销第一国的重要原因。
中国经济正在崛起,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也因此被改变,在力量此消彼长的时候,国际贸易摩擦在所难免。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加快,我国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贸易机会,出口急剧增加,在国际贸易中的市场份额和地位也不断上升,“中国威胁论”在国际上越来越流行,很多国家认为是中国掠夺了他们国家的市场,导致其失业率上升,于是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大肆地打压我国的出口,从而导致我国面临国际贸易摩擦的增多。
20世纪80年代,我国外汇极其短缺,因此,国家积极鼓励出口创汇。在那个时候,这种“重出口轻进口”重商主义的外贸政策的实施是十分正确的,在当时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但是,这种重商主义性质的外贸政策将我国推到一种尴尬的境地。随着我国贸易出口的增加,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的贸易顺差大国,外汇储备逐年增加,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高达3万多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但是同时,由于贸易顺差长期存在,很多发达国家以平衡贸易收支、维护本国经济安全为借口对我国发起了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
国际贸易摩擦的一个最根本的因素是贸易保护主义根深蒂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贸易政策越来越自由,但是金融危机之后,新贸易保护主义再次抬头。发达国家为了复苏本国经济,增加本国产品的生产,增加本国的就业,维护本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市场份额,采取限制进口或鼓励出口的行为。很多发达国家以WTO中某些模糊规则,设置各种贸易壁垒,增加了我国外贸出口面临的贸易摩擦。
近年来,我国对欧美等国家存在持续的贸易顺差。2000年以来,我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美国众多贸易伙伴国中最大的贸易逆差国。我国的国际贸易进出口有一个特点就是出口区域比较集中,集中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欧美日地区。近几年,我国对欧美日三大贸易伙伴的贸易额占我国全部进出口总额的50%左右。中国多年来在对外贸易中的持续顺差,是我国遭遇越来越多贸易摩擦的直接原因。
我国的出口结构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劳动力成本低是我国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比较优势。我国的外贸出口越来越多,并且出口市场较为集中,这种对集中市场大规模的出口会对相关国家的相关产业产生较大的冲击。于是这些国家为了限制我国产品出口,保护国内产业的发展,就对我国出口产品设置贸易壁垒,于是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就加剧了。
我国目前出口产品的标准制定时间都比较早,其中40%的出口产品生产标准制定时间都已经超过10年,于是很多标准都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例如,我国的食品检测效率很低,这对于食品出口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影响。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贸易摩擦数量增多并不为奇。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国际贸易摩擦,一方面要冷静对待国际贸易摩擦,认清其本质,以平常心态对待国际贸易摩擦,同时在另一方面积极准备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措施,积极缓和和化解贸易摩擦。
应对国际贸易摩擦,首先就需要建立有效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和预警机制。我们应该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加快预警机制的建设,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形成政府、行业和企业一体的贸易摩擦应对体系和预警机制。
解决摩擦要讲法律,讲道理,靠外交谈判是显然不够的。所以我们要加强国际贸易规则的研究,学会运用WTO的法律规则解决国际贸易摩擦,维护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政府应当积极参与国际双边和多边谈判,争取在国际贸易壁垒制定的规则方面占据有利的地位。
转变政府职能,为外贸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创造良好的环境。按照我国“入世”承诺,我国应当逐步放开国内市场,吸纳国外先进技术进入我国市场,尽快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
国内很多企业群体出口的主要产品是依靠劳动力比较优势形成的低附加价值产品,我国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但是现在,我国不能再继续走低技术水平的路线,加快现金技术、设备的研发中,积极开发自主品牌。提高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是我国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主要途径。
要抵消贸易壁垒的不良影响,我国应该形成合理的多元化出口格局。一方面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开拓潜在市场和新兴市场,完善提升营销渠道;另一方面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绕开贸易壁垒进行对外投资。
贸易救济措施虽然是国际规则所允许使用的,但是不能因为利益集团的压力而滥用,必须是在万不得以的情况下使用。动用贸易救济措施时,更要计算相关产业受到的损害,合理衡量受保护产业的收益。在收益大于损害的时候,我们才能动用贸易救济措施,否则,会导致国内经济得不偿失的结果,而且极有可能会引起国际贸易摩擦。
我国的外贸企业应该树立起国际化观念,经济行为要尽量符合国际经济规则和标准。在国际通行的规则和标准存在缺陷的时候,我国可以自己制定比国际规则和标准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则和标准。
[1]周建华.外贸出口预警机制的建立与行业协会[J].国际贸易问题,2005(2).
[2]胡英华.应对贸易摩擦的深层次分析[J].社科纵横,2006(12).
[3]党军,冯宗宪.当前我国国际贸易摩擦特点、原因及对策[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