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约记者 刘晓玲 通讯员 王文江 张青海
济源:十年用地两万余亩 耕地面积未减一分
□本刊特约记者 刘晓玲 通讯员 王文江 张青海
“去冬今春我市开展28个土地综合整理项目,可以新增耕地3600余亩。这不仅为市里的发展置换了建设用地,又确保了耕地不减。”日前,谈到土地综合整理,济源市土地整理中心主任王键如是说。据了解,近十年来,济源市通过实施工业上山、居住改革、平坟拆丘、土地整理等措施,有效缓解了用地矛盾,在全市建设用地增加2.23万亩的同时,耕地面积未减一分。
济源市总面积1931平方公里,山区丘陵面积占88%,耕地面积只有62.5万亩,人均0.8亩。人多地少,建设用地却在急剧增加。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上马,库区占地80%在济源境内;交通建设日新月异,先后有4条高速公路和多条干线公路、地方道路开工建设;工业发展迅猛,2010年的工业总产值比2000年增加了7.8倍;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建成区面积2010年比2000年增加近10平方公里。针对用地矛盾愈来愈突出的问题,济源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强力实施殡葬改革、用地改革、城乡居住改革、土地综合整理等,实现了集约用地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该市一是实施“工业出城、项目上山”战略,先后在市区北部、南部山区确定了两个工业集聚区,面积达51平方公里,切实解决了工业发展与城市争地、与农业争地的问题。二是在广大山区掀起了一场“居住革命”,对居住分散、生活生产条件极差的村民实行迁户并村,腾出了大量的土地。同时,鼓励农村建设公寓楼,代替独门独户的农家小院,每户减少占地190平方米。三是实施殡葬改革,2000年以来全市先后平坟10万余座,推碑5万余个,拆丘6000余座,整理耕地面积1400余亩。四是加大土地综合整理力度。济源市制订了土地开发整理复耕规划,坚持对土地后备资源进行科学可持续发展利用。2003年至今,济源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达110个,总面积达5.21万亩,新增耕地面积1.75万亩。与此同时,“空心村”、砖瓦窑场废弃地整理工作全面推进,新增耕地面积1.5万余亩,在置换建设用地2.029万亩后,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有盈余。
(作者单位:济源市国土资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