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特色种植与观光采摘游发展研究

2011-08-15 00:49:14赵永红
中国商论 2011年13期
关键词:观光生态旅游特色

赵永红/文

(作者系滨州职业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果树学)

随着人们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方式,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采摘旅游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观光采摘是将绿色农产品生产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产业。通过特色种植向游客展示“春花秋实”的植物季相群落生态景观,并配置一些必要的园林建筑、休闲设施或餐饮住宿,营造一个集农产品生产、休闲旅游、观光体验、科普示范、娱乐健身于一体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乡土风情相融合的高科技生态观光园,使游览者获得身心健康、知识增益的同时,又能增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实现现代农产品生产与旅游业发展的双重目标。例如广受欢迎的浙江金华石门农场的花木公园、山东枣庄石榴园、四川成都近郊的“小农庄度假村”等,即是现代化城市开展特色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旅游项目的开展,将农业经济与观光旅游巧妙结合,增加三农和现代社会的接触关系,既有效地带动当地观光业的发展,又拉动了农村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力地加快了地方经济建设的步伐,将强有力地促进农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在我国农村发展特色种植观光采摘生态游的意义

1.发展农村特色种植观光采摘生态游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导向已从原来的以经济高速发展为目的而忽略环境治理转向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生态经济之路。目的是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从而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这尤其在建设生态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的综合意义,而开展乡村种植观光生态旅游便是一条恰当之路。它不但为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农村实现生态现代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模式,同时为中国广大农村走向生态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借鉴并起到良好的载体作用。

2.有利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

新农村建设最终是要走上城镇化的道路。特色种植观光采摘生态游的发展必然会满足旅游需要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尤其是道路建设、环境整治等,这样将会改善农业的基础设施,在客观上也会促进村容村貌的改善,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与居住条件,改善农村环境,从而促进农村生活方式的变革和农村社会全面现代化。从新农村建设的起始阶段,我们就必须着眼农村城镇化。随着这种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加快了城镇化进程,而且乡村生态旅游必然会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城乡之间的汇融,起到加速农村市场的发育和拓展的作用,有利于农村产业聚集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3.发展特色种植观光采摘生态游可以带动农村相关产业发展,改善农村产业结构。

长期以来因受各种条件的制约,我国农村资源粗放利用,生态破坏严重,第二、第三产业落后,新兴产业缺乏。因此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农村经济现代化的根本出路。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无疑会带动农村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文化娱乐业、旅馆业的发展,形成“一业举而百业兴”的联动效应,推动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我国农村特色种植观光采摘生态游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1.观光采摘园设计方面缺乏艺术性和美感。

目前我国观光采摘园的主要产品为果树,其景观规划是建立在果树科学基础上,属于风景园林的范畴,必须依据风景区典型的景观特征、游览欣赏特点、资源类型、区位因素以及发展对策来规划布局。但大部分的观光采摘农业园区缺乏系统的规划设计,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差,园区景观建设杂乱无章,多是原果园改成的采摘园,没有优雅的环境景观。其“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环境常常让游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即使有规划设计,但缺乏艺术性,美学观。缺少建筑、小品、园路、植被的和谐统一协调规划。

2.种植产品的季节搭配不佳,使得观光采摘游的季节性过强。

由于农业具有季节性的特点,目前我国观光采摘园的季节性很强,存在明显的淡旺季差别,这是观光农业与其它景区景点,尤其与其它人文景点相比最明显的区别。由于气温的缘故,春季和秋季是观光农业园的黄金旺季,一般情况下每天可以接待几千人,但是夏季和冬季的情况就不是很好,有的时候甚至只及旺季时的1/3,这就造成了旅游旺季特别短,游客的数量比较少,旅游收入也就相应减少,造成了资产的闲置浪费。因此,如何延长观光时间、随着季节的变换进行项目的变换是观光农业研究的重要问题。当务之急是在通盘规划下解决农产品的季节生产与全年观光经营的矛盾,搭配不同季节的品种,延长可观赏期。

3.大部分的观光采摘园经营品种和模式单一,缺乏特色。

由于观光采摘园投资不大、见效较快,致使前一段时间各式形式单一、规模狭小的各种观光采摘园遍地开花。有关专家指出,农业旅游区的半径应为29.5公里才可以发挥最佳经济效益,观光农业既不是纯粹的农业开发,也不是传统的旅游开发,它的发展必须兼顾农业和旅游的发展规律。大多数投资者缺乏周密的市场论和发展规划,造成投资决策的随意性和开发的盲目性。有的地区没有把观光采摘园看做是建立在农业经营基础上的农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的产物,而是单纯依靠旅游或门票的收入来维持园区发展。

4.农民对发展观光采摘生态旅游缺乏相应的氛围和经营管理经验。

对观光采摘生态旅游农业这一新产业的发展,目前在社会舆论氛围方面还比较欠缺。在群众和社会团体还不能充分认识的阶段,需要政府大量资金支持来启动项目的实施。观光休闲农业需要经营者具有二、三产业经营、管理、营销的技能和手段,对于以往主要从事传统农业生产、加工、营销的农民来说,由于他们受教育的程度较低,更谈不上科学的管理知识和经验,一时尚难以适应和迎合游客的兴趣要求,对观光采摘生态旅游的发展起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在我国发展农村特色种植观光采摘生态游的建议和策略

1.强化采摘观光园的科学规划。

旅游村镇既要面向常住居民,又要面向流动的游客。因此,规划既要考虑游客的旅游需求,又要满足居民的生活要求,并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旅游村镇的科学建设、有序管理、和谐发展。观光采摘园区在建设中,景观规划应以城市—农田作为一个城市整体为出发点,强调与城市生活的对话,形成了“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构筑出了“城市—郊区—乡间—田野”的空间休闲系统。

2.开发富有特色的观光采摘旅游产品。

观光旅游的特色和吸引源泉是特色农业,离开特色农业就没有吸引力,没有竞争力。因此,要根据各地的农业特色,结合各地的地理特点,优化特色果树菜蔬,发展本土品种与引进外地品种相结合。在大力培养具有地方特色,适宜本地栽培的本土品种的同时,不断引进外地新品种,并进行试验、筛选、鉴定,确定一些蔬菜、花卉、水果名优品种,为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实现产业化提供丰富的品种资源。并认真分析各消费群体的心理需求特点,注重吸引游客参与,开发个性化的休闲旅游产品,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3.建立专业培训体系,加大旅游农民的培训力度。

由于不懂先进的农业科学知识,掌握不了现代的农业生产技术,多数农民仍然采用以资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的粗放型、浅层次的传统生产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对一些技术要求较高的种植和养殖项目以及农产品深加工等表现得力不从心,使农村经济增长缓慢,农民收入相对下降。所以在加强旅游农民的旅游服务意识培训的同时,也要加强农民的科技素养。政府也应把培养培训农业旅游人才的工作纳入农业旅游人才培养培训体系,享受相关优惠,基本形成一支高水平的农业旅游开发管理人员队伍和导游服务人员队伍。

4.开发多种旅游项目,丰富园区内涵。

旅游观光采摘园的建设,不仅需要继续完善各种果园生产的基础设施,完善每个环节的高科技含量,更要配备各种旅游配套设施,以满足游客的观光、体验需要,丰富休闲娱乐内容。采摘园筹建者可以依托生态学和景观学原理精心设计各种景观和景点,营建出一个融“自然美景、现代科技、人文情怀”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区,丰富和发展农业旅游的内容。

5.建立强有力的宣传促销体系,扩大经营。

一是加强广告宣传。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对特色农产品进行宣传,针对不同水果上市采摘期,及时发布供求信息,在主要路口设置了观光采摘路线图及路标、宣传标语、观光发放宣传册,在主要路段、地区划定水果交易市场等,积极组织和发动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带动农户拓展市场,拉动假日旅游,扩大旅游产品的认知度。二是加强会议宣传。充分借助国际果蔬·食品博览会例会等重要会议的大好机遇,精心策划,利用会展平台,提高观光采摘旅游农业的知名度。三是发挥旅游中介组织作用,为观光旅游农业提供稳定的客源。

猜你喜欢
观光生态旅游特色
生态旅游之利弊
英语世界(2023年11期)2023-11-17 09:23:48
生态旅游的不同类型
英语世界(2023年11期)2023-11-17 09:23:46
生态旅游
英语世界(2023年11期)2023-11-17 09:23:40
特色种植促增收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适合观光采摘的主要果树品种
河北果树(2020年4期)2020-11-26 06:04:54
中医的特色
盐城地区观光果园增值对策探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00
完美的特色党建
荡秋千
娃娃画报(2017年3期)2017-03-30 10:57:11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