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体育旅游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2011-08-15 00:49:14宋韬
中国商论 2011年16期
关键词:四川省四川旅游

四川省体育旅游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体育与旅游经济,古往今来就有天然的联系。古代的旅行游览,主要通过徒步实现,其本身就是意志与体能的锻炼。在当代,体育与旅游经济结合得更加紧密。人们在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更加重视精神生活,追求生活品质。而体育旅游经济既能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又可放松身心,已逐渐成为了一种时尚。

四川体育旅游经济开发的现状

四川是物产丰富的“天府之国”,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经济资源,是我国开发体育旅游经济比较早的地区之一。滑雪、漂流、大型赛事、自驾游及登山、攀岩、森林穿越等几种项目在四川的体育旅游经济开发中都已经初具规模。总的来说,四川的体育旅游经济资源富积度高,类型多、景点多、功能多,人文体育旅游经济资源独特而古老,这些特有的神韵在全中国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是四川体育旅游经济资源的最大特点和优势。

四川体育旅游经济开发的SWOT分析

1. 优势

(1) 资源优势

四川适合开展体育旅游经济的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其目前有海拔5000米以上的生态旅游经济区20多个,大小河流1419条,天然湖泊近千个。贡嘎山、四姑娘山、岷山雪宝顶等高山都对外开放,为开展登山攀岩、滑雪等体育旅游经济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场所。

由于不同地貌和不同季风环流的交替影响,使四川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类型。东部盆地属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川西高原属高原气候,海拔3000——4000米是寒温带,海拔4000——5000米是亚寒带,海拔5000米以上是永久冰雪带。川西南山地区有垂直气候分带,从南向北是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然后与高原气候相结合。所以,四川一年四季适合开展旅游经济和休闲运动。

(2) 政策优势

由四川省旅游经济局近来多次组织有关单位到港、澳、东南亚等地区“卖雪”,极大地推动了四川滑雪旅游经济的发展。

2. 劣势

(1) 基础设施滞后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落后,财政比较困难,资金不充裕,使得四川对体育旅游经济的直接投入较少。而且广泛吸纳外资和社会资金的利用度还有待加强,投资环境有待完善。由于体育旅游经济项目的开发需要有资金作为后盾,部分体育旅游经济项目的花费往往比一般传统旅游经济的花销贵的多,由于经费不足,使得四川的体育旅游经济,在宣传促销、教育培训和基础设施、硬件设施建设等方面,都不能完全满足其发展的需要。此外硬件设施的滞后,使得四川体育旅游经济项目的设施缺乏,许多可以开发的项目因吴必要的设备而无法开展。

(2) 交通不便,可进入性差

交通基础设施滞后,是四川体育旅游经济业实现快速发展的瓶颈。虽然近年来四川的交通面貌有了较大变化,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相结合的交通运输综合网,但去九寨沟、黄龙等较偏远景点的交通仍不十分方便。许多很有开发价值的体育旅游经济资源,由于交通问题造成游客进不去,只能望“资源”兴叹。

3. 机遇

(1) 大型赛事推动了四川体育旅游经济产业的发展

重大体育赛事往往能引来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同时也是主板地区扩大旅游经济宣传的极大时机。近年来,四川体育业与旅游经济业发展迅速,成都举办了许多大型赛事。

(2)2008奥运会带来的中国效应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大批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带火了新一轮的旅游经济业,也使得登山、滑雪、蹦极、漂流等与体育有关的旅游经济项目,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四川可以好好地利用这一有利的大形势,积极开发自身的体育旅游经济项目。

4. 四川省体育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

通过以上SWOT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四川省体育旅游经济产业的发展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四川的体育旅游经济产业应该以旅游经济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为导向,以旅游经济者对体育旅游经济的需求为主体,依托其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紧紧抓住品牌赛事带来的机遇,树立四川省的体育旅游经济形象。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周边省区的区域协作,建立和完善合理的旅游经济区空间布局体系,从而提高四川的体育旅游经济竞争力。还应该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体育旅游经济的综合服务能力,加快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把四川省建设成为西部的体育旅游经济大省。

四川理工学院)

猜你喜欢
四川省四川旅游
A gift I treasure
四川:不只辣,还很甜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四川冶金(2019年5期)2019-12-23 09:04:34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四川建筑(2019年6期)2019-07-21 02:59:28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1-04 08:57:40
旅游
旅游的最后一天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海外英语(2013年8期)2013-11-22 09:16:04
灾后两年新四川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