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玲
(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架起沟通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桥梁,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刘爱玲
(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科学技术史教育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结合的最佳桥梁,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文素质 科学精神 综合素质
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都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是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如何使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是高校素质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
人文的内涵追根究底是对人内心世界的关怀,是对人性的完善,和谐和全面是它的目标,唯美、良知、自由、平等、公平、和谐是它的最高理想。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通过人类优秀文化的传播和熏陶,使其内化为大学生做人的基本品质,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帮助他们臻达自我,弥补专业人才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缺陷。
科学象征着理想与秩序,它的终极目标是对世界寻求合理的规律性解释。科学精神就是尊重客观规律,事实求是,以科学的方法认识世界。加强科学精神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自觉掌握科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
科学与人文的精神价值是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的。科学活动的全部过程始终贯穿着人文精神,而科学活动的领域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人文世界。科学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人类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她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她赋予人类以崇高的理想精神,激励着人们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一个科学精神尚不能深入人心的社会,不能指望有发达的科技。因此,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意,通过科学精神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既通晓“科学”又有“文化”的复合型人才。
但是,由于现代社会学科分工的精细,造成了科学与人文的分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学科分化严重,科学家与人文学者的职业分工拉大,文不学理,理不习文。从而导致了两大阵营的对立与冲突。二是科学自觉不自觉地放弃了人文关怀,放弃了对最高价值的追求和持守。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在高等教育中表现为文理分科。文理过分分离造成了学生视野狭窄,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低下,文科学生科学素质欠缺。为了弥补其不足,我们除了对所有学生开设公共政治课之外,对理工科学生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如文学欣赏等选修课。对文科学生开设基础科学课程,如高等数学等。但是,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与理工科学生的成才愿望和专业知识结合不够紧密,因而学生不感兴趣。基础科学课程专业性强,与文科学生的知识结构相差较远,不易被学生接受,因此,也没有达到培养其科学精神的目标。可以说,至今我们还缺少一门适合不同学科背景要求并得到国家权威部门认可的通识教育课程。因此,使得素质教育流于形式和说教,难以达到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为了培养既懂“科技”又有“文化”、既有“中国心”又有“全球观”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再也不能忽视科学技术史学科的教化作用了。
科学技术史立于过去与未来,自然与社会,科学与技术的交叉点上,是沟通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理想工具,它是既具有人文科学特征,又具有实证科学特点的“交叉学科”,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不可替代的作用。通常,各种人文课程和有关理论几乎不可能有系统的自然科学内容贯穿于其中。但科技史教育却在整体上从诸多层次上体现着深刻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它通过阐释科学知识积累与发展的历程,科学家对科学真理的执着信仰,对自然界奥秘的不懈追求,以及他们在探索道路中所付出的高昂精神代价和生命代价,深刻体现着人类对真、善、美的理解和渴望。在这个意义上,科技史教育把科学精神融入了人文精神,统一了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
此外,在科技史的全部内容中,充分展现了科学技术作为社会建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每个历史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诸因素之间的深刻联系。这一方面表明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以特定的人文精神为背景,另一方面也表明,人类社会每个历史时期的人文精神中也不可避免地有科学精神的嵌入。
正因为科技史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渗透的产物,所以,科学技术史教育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结合的最佳桥梁,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科学技术史能提供一般教科书不能提供的中外科技发展的历程,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珍重本民族的科学遗产,是珍重自己历史,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能力的标志之一。研究国外科技史,是汲取全人类智慧精华的有效途径。因此,要培养具有“中国心、全球观”的人才,必须重视科学技术史的教育和研究工作,一个不懂得本民族科技史的大学生,不可能牢固树立“中国心”,一个不懂得本民族科技史的民族,不可能有民族自豪感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一个不了解世界科学技术史的大学生,将不会成为一个有世界眼光和大有作为的人才,一个不了解世界科技史的民族,将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有作为的民族。
大学时期是科学精神形成的重要时期,理工科各专业的学习和训练固然对培育科学精神有重要作用,但科学技术史教育对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形成所产生的主导性影响更为突出。科学精神的重要方面是在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上不懈地求真精神和创新精神,以及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求真精神表现为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为探索规律、追求真理而学习的志向,为科学事业淡漠名利的无私品格;将自己提出的新思想、新理论与其他科学家共享的公有主义风范;善于科学合作、集体攻关的团队作风;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普遍主义原则等。创新精神表现为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敢于批判,有根据地对旧理论进行质疑;刻意革新,力求超越前人,独立思考,提出新见解等。
一部科学技术发展史正是科学家们在科学精神的支配下不畏险阻,奋力拼搏,实事求是,追求真理,敢于创新,勇敢地同谬误和迷信作斗争的历史。学习科学技术史,使大学生可以具体感受到科学家的“献身、创新、求真、求实”和“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坚忍不拔,精于思考,勇于实践,求贤爱才,协作前进”的优秀科学精神,对青年学子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和震撼力。如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科学家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刻苦学习科学技术。
创新能力就是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驱动下,通过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做出创造性成果的能力。科学技术史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法上具有独特的作用。
(1)科学技术史教育能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发他们提出和发现问题
创新意识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创新始于问题,科学史和科技哲学的研究证明,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因此,科学创新,首先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科学技术史教育,通过突出挖掘不同时代的科学家们是如何不断发现问题、用新的思想和方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出科学发现的历史,启发、培养学生学会不断地从已知提出未知问题,自己寻找问题答案的能力。对学生有着催人向上、激励创新和创造的感召力。
(2)科学技术史教育能帮助学生掌握创新思维方法
一般认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创新,关键在于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方法既有形象思维又有抽象思维,既有逻辑思维又有非逻辑思维。科学技术史能提供一般教科书不能提供的中外科学家做出科学发现的具体过程和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西方的科学思想注重归纳、演绎、抽象、分析等逻辑思维方法,也注重直觉、灵感等非逻辑思维方法。中国的传统科学思想则注重有机整体、综合总体。尽管中西方国家在认识世界的方法和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但这并不影响各自在科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科技史将古今中外科技成就集于一体,从而既使学生体会到探索自然奥秘的幸福和艰辛,又能使学生学习科学家在其科学创造过程中是如何运用这些创新思维方法,引发学生在解决问题方法上的共鸣,激发其创造灵感,为掌握创新思维方法奠定良好的基础。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是趋向综合化和整体化,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但是,至今在文理分科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相当狭窄。要改变这种状况,在高校进行系统的科学技术史教育刻不容缓。综合的科学技术史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的产物,是联系各门学科的纽带,是再现科学整体发展的缩影,是一门汇通文理的大科学。学习科学技术史,一方面,可以使文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了解科学精神,有助于他们认识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更真切地感受高科技时代的脉搏。另一方面,可以使理工科学生全面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在系统了解科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科学的前沿问题,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学习人文精神,培育历史意识,关心社会,关爱人生,以造福人类为己任。
总之,科学技术史是融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培育、国际主义教育、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教育于一身的交叉学科。科技史教育是贴近时代、贴近学生、适应大学生成才需要、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应该普及科技史教育,使之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1]席泽宗.科学史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韩孝成.科学面临危机:现代科技的人文反思.
[3]刘钝.“科学史、科技战略和创新文化”.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1).
[4]杨晓雍.“科技史论课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