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群定,丁春华
(四川省总工会干部学校,四川 成都 610015)
关于非公企业实行职工民主管理的思考*
万群定,丁春华
(四川省总工会干部学校,四川 成都 610015)
非公企业实行民主管理具有重要的法律依据,有利于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针对非公企业实行民主管理所出现的种种问题,首先应当建立健全工会组织,为推动民主管理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其次,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最后,努力营造非公企业实行职工民主管理的外部环境。
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民主管理;劳动关系;工会;职代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特别是伴随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非公经济迅速发展,在非公企业实行民主管理出现许多模糊认识,导致职工民主管理在非公企业的推行遭遇很大阻力。正确认识和落实非公企业职工民主管理,对于维护非公企业职工合法权益,保持非公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促进非公经济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1.非公企业实行职工民主管理有法可依
非公企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形成的新的经济组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企业的职工,作为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同等享有法律法规赋予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享有对自己劳动权益的管理和监督的权利,享有民主管理企业的权利。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前,我国企业职工民主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主要是依托公有制企业进行的,现行的法律法规也主要明确规定了公有制企业职工民主管理,对于非公企业职工民主管理,却没有明确、直接的规定。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从有关的法律法规中找到非公企业开展职工民主管理的依据。
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劳动法》第八条规定:“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就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公司法》第十八条规定:“公司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这些规定都没有区分所有制,说明非公企业的职工也享有民主管理权。《工会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国有、集体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会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组织职工采取与企业、事业单位相适应的形式,参与企业、事业单位民主管理”,更加明确地表明非公企业的职工有权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由此可以看出,非公企业职工实行民主管理是有法可依的。
2.非公企业实行职工民主管理符合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职工参与企业管理,能够更好地集中多数人的智慧,使决策有更多的选择,优中取优。工作在生产运营第一线的职工,最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从原料采购、生产过程到产品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环节都了如指掌,因此,有职工参与的管理可以使企业决策更加科学。同时,职工是企业决策的具体执行者,没有职工对决策的理解就无从贯彻执行。职工参与管理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其了解和理解决策的过程,从而保障决策能够高效地贯彻执行。这种职工民主管理,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更符合市场经济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发展规律和要求。放眼世界,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工人参与管理”已在西方国家企业普遍实行,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在西方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工会代表职工同企业就职工工资及其它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开展集体谈判、签订集体合同已成普遍做法;西欧许多国家的企业依照法律法规推选职工代表进入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共同参与企业管理;欧盟许多企业特别是德国在企业推行企业委员会制度,有力地保证了企业职工的参与权;欧美等国还鼓励职工通过持有企业股份参与企业管理等等。这些制度重视劳动者的利益和作用,推进了管理的民主化,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非公企业实行职工民主管理有利于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我国正处于市场化工业化初期,由于资本的稀缺性和劳动力资源的过剩性,强资本弱劳工的格局日益加剧。伴随非公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非公企业的大量涌现,企业一方几乎可以无限制地降低劳动条件,降低劳动标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在非公企业非常普遍,导致非公企业劳动关系矛盾十分突出,劳动关系极不稳定,社会冲突急剧上升,并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在非公企业实行职工民主管理,可以通过制度化的建设,形成规则化、程序化的运作,代表和表达劳动关系双方各自的利益,增强劳资双方的合作,从而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共谋企业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和政治环境的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势头迅猛,其管理亦更加科学化、民主化,但总的来说,非公有制企业民主管理尚处在简单、低层次的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非公企业职工民主管理意识淡薄
非公有制企业单位的业主受传统观念和传统思维习惯的影响,他们不愿实行或抵制实行职工民主管理。而职工则认为,自已受老板雇佣,必须听老板的,不愿意也不敢参与民主管理。
2.非公企业缺乏民主管理的氛围和环境
一些非公有制企业是靠家庭长期积累发展起来的,企业严重家族化,家族成员与职工形成了对立的两个内外有别不相互沟通的群体,家族成员优越感强,其行为缺乏监督和约束,而职工又缺乏主人翁意识和地位,其行为受到约束和监督,无意也无法参与企业的管理,从而造成了企业家族化、帮派化,严重缺乏民主管理的氛围和环境。
3.非公企业工会组织不健全且流于形式,难以发挥作用
工会是广大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也是职工民主管理的组织者。伴随非公经济的发展,尽管加快了在非公企业组建工会的步伐,但仍然与非公企业的发展和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在不少非公企业,工会的建立流于形式,甚至没有建立工会组织。一些基层工会自身也有畏难情绪和认识误区。一方面觉得建职代会太难,尤其工会经费按一定比例在企业工资总额中提取,产生“端人家的碗、服人家的管”的错误认识。同时也感觉职代会权利有限,职工民主管理缺乏有效的价值功用。
4.非公企业职工素质偏低,自我保护能力差
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规模较小,特别是第三产业的非公有制企业的职工多数是农民工,文化程度低,素质差,他们大多以挣钱为目的,民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较差,职工的综合素质和民主意识严重影响着非公有制企业民主管理的推进步伐。
1.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增强职工民主管理的组织保障
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健全工会组织,这是实现民主管理的基础和关键性工作。必须把工会建设纳入党建工作的整体格局,“以党建带工建,以工建促党建”,充分发挥党政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作用,督导、检查工会组织的建立和开展工作情况。选拔配备好各级工会干部,对非公有制企业实施民主管理与监督,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2.成立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明确以职代会为职工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
职代会制度经过国有企业的长期实践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与其他民主管理形式相比具有内容的连续性、程序的规范性和代表的广泛性,是目前最能全面体现企业民主管理权的形式;其参与人员的范围较广,参与事项的内容较全面,参与的深度层次多,所以参与的份量和作用大于其它参与形式;而且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可以避免出现用民主管理的其他形式替代基本形式的问题,如只建立公开制度,这就难以保证其职工知情、监督、建议等民主管理权的全面落实。建立职代会制度,并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是落实非公企业职工民主管理权利的最有效途径。
3.努力营造非公企业实行职工民主管理的外部环境
要教育非公有制企业的业主和全体职工,正确认识实行职工民主管理的重大意义,调动业主和职工两方面的积极性;加大宣传力度,从全社会角度,理解、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共同营造实行民主管理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从而全面推进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民主管理的进程。
[1]汪忠汉.职工民主管理的推进与发展 [J].中国工运,2005,(5).
[2]卓金祥.民营企业职工民主管理[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
[3]朱超.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民主管理[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
Reflections on Democratic Management in Non-public Enterprises
Wan Qunding,Ding Chunhua
(Sichuan Cadres’School of Provincial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Chengdu 610015,Sichuan Province,China)
To enhance democratic management in non-public enterprises is beneficial to building up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in enterprises and it has important law grounds.In order to resolve the problems we meet in democratic management in non-public enterprises,we should set up and improve trade union firstly and offer organizational basis for democratic management.Secondly,we should set up and improve the system of workers’congress.Finally,we should create external environment for democratic management in non-public enterprises.
non-public enterprises;democratic management;labor relations;trade union;workers’congress
F272.93
A
1673-2375(2011)02-0077-03
[责任编辑:简 洁]
2010-12-01
万群定 (1955—),男,陕西潼关人,高级讲师,四川省工会干部学校校长;丁春华 (1966—),女,重庆人,四川省工会干部学校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