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玉梅
关爱留守妇女 共建和谐横县
——横县农村留守妇女生产生活状况调查与思考
●陶玉梅
随着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一个被称为“农村留守妇女”的群体随之出现。她们面临着劳动强度大、缺乏安全感、夫妻情感缺失、教育子女乏力等诸多问题。如何分担背在农村留守妇女身上的生产务农、赡养老人、抚养孩子等重任,减轻压在农村留守妇女心中的教育、婚姻、安全等精神负担,有效地带领她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使她们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动者,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留守妇女 生产生活 农村 横县
关注横县农村留守妇女生产生活问题和身心健康,解决她们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是关系家庭和谐、推进社会稳定、促进横县和谐发展的大事,也是维护农村留守妇女合法权益,切实为广大农村妇女做好事、办实事的重要举措。为全面掌握了解横县农村留守妇女的生产生活状况,横县县委党校联合横县妇联于2011年5月初成立了专题调研组,深入全县17个乡镇302个村委(社区),对农村留守妇女的生产生活状况进行调研。
此次调研我们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交流、个别走访的形式,共发放《南宁市农村留守妇女生产生活状况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51份,召开农村留守妇女代表座谈会7场次,走访农村留守妇女家庭34户。根据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横县农村外出务工人数高达25.5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总量的近30%。而在这些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有近65%以上是男性一方外出务工,在农村留守的妇女有近16万人。从年龄结构来看,横县农村留守妇女年龄分布呈弧形状,30—39岁年龄段的农村留守妇女是较为集中的年龄段,占72%,30岁以下的占13%,40岁以上的占15%。从家庭结构来看,现阶段横县农村留守妇女家庭的规模呈缩小趋势。在问卷调查中,生养1名小孩的占52%,生养2名小孩的占44%,生养3名及以上小孩的仅占4%;需要赡养1位或2位老人的占31%。从文化程度来看,横县农村留守妇女的文化程度主要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占72.47%,其次是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 23.32%,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4.21%。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有3位从未接受过教育的农村留守妇女,年纪集中在45—55岁年龄段。从家庭经济收入情况来看,横县农村留守妇女的家庭经济收入较低,在问卷调查中,家庭人均年收入在1 274元以下的占78.9%,1 275—2 000 元的占 13.2%,2 001—3 000 元的占 6.3%,3 001—5 000元的仅占1.6%。且有84.6%的农村留守妇女表示目前家庭经济收入主要是靠丈夫打工来支撑。从夫妻感情维系来看,横县农村留守妇女与丈夫之间的感情主要是靠电话来沟通。在问卷调查中,选择丈夫主动与自己电话联系每月3次及以上的仅占18.5%,选每月2次以上的占50.7%,每月1次的占24.9%,半年及以上联系1次的占5.9%。从横县农村留守妇女留守的原因来看,大部分农村留守妇女因为家庭不支持其外出打工或者自身不愿意外出打工是其主要原因,而需要她们留守家中照顾家庭、抚育孩子、照料农业生产是她们留守的客观原因。双重的原因使得她们形成了既向往外出打工又自我回避的矛盾心态。这一现象在30岁以下组的留守妇女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调查发现,当前横县农村留守妇女普遍面临着劳动强度大、精神压力大、婚姻亮“红灯”、教育子女乏力等诸多问题。
(一)劳动强度大
“眼睛一睁,忙到熄灯”是横县大多数农村留守妇女现实生活的写照。由于丈夫长期外出打工,她们用柔弱的肩膀承受着双重重担,既要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又要料理家庭事务,有的还要照顾年迈的老人,沉重的负担压得她们喘不过气来。据调查统计,78%的农村留守妇女反映劳动负担重,身体不太好,特别是在农忙季节,更是身心疲惫,她们经常是早晨四、五点钟起床,晚上十一、二点钟入睡,更有甚者,有的因为太忙没有时间烧饭,一天三顿都是吃早晨烧好的剩菜剩饭。长此以往,严重影响她们的身体健康,各种疾病接踵而来,而她们往往因为钱的问题,一拖再拖,从而使疾病不断恶化。在走访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石塘镇某村留守妇女郭某,32岁,全家6口人,一个孩子在上小学,一个孩子上幼儿班,公公婆婆体弱多病。郭某丈夫外出打工前,郭某身体健康,自从丈夫黄某2007年到深圳打工后,家里所有的农活、家务活全部压在她一个人身上,平时她除侍候公公婆婆外,还要独自一人耕种近5亩的糖蔗地,经常是累得喘不过气来,用她自己的话说:“有时累得回家鞋都不想脱,就想爬上床睡觉。”今年初她感觉到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才发现自己已经患上了风湿性心脏病,而当我们问到她本人的风湿性心脏病治疗的情况时,她说丈夫外出打工挣的钱,只够家庭花销和给老人看病,自己的病只能是在支撑不住了,才舍得吃点药。
(二)精神压力大
“守活寡”是横县农村留守妇女精神生活中无助的表现,长期两地分居,农村留守妇女每天除了要忍受身体上的劳累外,心灵上还要忍受各种煎熬。她们担心孩子的教育出问题,担心家里的财产被盗,担心自己受到性侵扰,担心丈夫是不是在外面又有了人,同时还要担心自己与老人处理不好关系,甚至还要承受各种流言蜚语。这种长期的心理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她们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在调查石塘镇同心村37岁的周某时,调研组成员问到:“丈夫长期在外打工,你最担心的事情是什么?最渴望的又是什么?”她噙着泪说:“家里很穷,只有靠他一人外出打工挣钱来维持这个家,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全由我一人来承担,千万别出什么意外,否则商量的人都没有,一家人能在一起多好啊,能相互帮助、相互依靠。”据调查了解,90%以上的农村留守妇女最担心的是自己生病时没人照顾,精神上的孤独与寂寞没人抚慰。在访谈中,南乡镇某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留守妇女告诉我们,一天晚上12点左右,有不怀好意的人踹家里的门,没有踹开就走了。当时自己非常害怕,给附近亲戚打电话,找亲戚来做伴,之后很长时间都精神恍惚。这位留守妇女说,农村人对男女关系特别敏感,有时候一点小事就会引起人们议论。因此,这种事情也不会和外人说起,更不会报案。
对于农村留守妇女来说,自己的安全是一方面,同时她们更担心在外打工的丈夫。很多农村留守妇女每天一看到电视、广播中发生撞车、翻船等事故时就非常紧张。除了可能受到的侵害外,因丈夫外出打工而产生的精神空虚也是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病。马山乡某村留守妇女刘某说,从22岁结婚开始,丈夫每年都到广东干瓦工活,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孩子还没长大的时候,她还能跟孩子在一起,身边有个说话的人。现在两个孩子都大了,一个在武汉工作,一个在南宁上学,一年回来一两次,家里平时连说话的人都没有。为了让家里多点动静,刘某家从没间断养小猫和小狗。她告诉我们,自己一年当中和狗、猫在一起的时间要超过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刘某向我们诉苦说,白天好过,有活忙着也不太在意,最难熬的就是夜深人静时。家里的农活累点、苦点都能忍,一咬牙就过去了,但看看周围邻居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的场景,自己吃什么就都没味了。
(三)婚姻亮“红灯”
调查显示,目前横县有54%的农村留守妇女的婚姻处于亚健康状态,由于长期的分离,夫妻交流少,感情日益淡薄。有的男人外出打工之后,经不住诱惑,被外面的花花世界冲昏了头脑,把家里的妻儿老小忘到九霄云外,没有一点责任感。调查时,某村妇女主任向我们介绍,因丈夫外出打工导致该村离婚的案例越来越多。如该村梁某,45岁,丈夫周某是建筑包工头,在外工作已经有12年了,他们生育了2个女儿。梁某一直跟公婆生活在一起,家庭关系融洽,在周某外出工作的前5年,他们的电话联系还比较频繁,感情也比较好,但随着周某经济收入的增加,电话却越来越少。2010年5月,周某突然回到家中说要跟梁某离婚,理由是,思想观念差距太大造成感情不合。情急之下,梁某寻求公婆的同情和帮助,但公婆却认为她生的是两个女儿,赞成他们离婚。面对无情的打击,梁某一咬牙离了婚,自己抚养两个女儿。像梁某这样默默奉献、苦苦等待后得来的却是一纸离婚书的留守妇女在现在农村并不少见。
(四)教育子女乏力
在横县农村留守妇女中,由于大部分留守妇女文化程度偏低,大都是初中以下文凭,因此对子女的教育常常感觉到力不从心,孩子的教育已经成为她们心中的痛。在问卷调查中,有79.4%的农村留守妇女对子女的教育感觉到力不从心;有近80%的农村留守妇认为对子女的教育就是拿钱给他们上学,只要他们在学校听老师的话,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就行;有近50%的农村留守妇几乎从未同子女谈过理想与抱负;有近65%的农村留守妇不知道平时孩子在想什么、盼什么,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主要表现在吃饭穿衣上。由于农村留守妇女文化程度低,在子女上学和教育问题上不能给予太多指导,加上承担着田间劳动和家务劳动,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根本无暇教育子女,导致许多农村留守妇女家庭的孩子在孤独、寂寞中迷上了电视、迷上了网络。如马山乡某村的留守妇女李某的儿子谢某,现年12岁,自出生后就一直由母亲一人监管。母亲初中只读了二年书,她现在已经不能辅导上初中的儿子了,由于跟儿子交流思想少,儿子的思想认识、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近年来,儿子迷上了上网,并早恋,还发生了偷盗行为,多次受到学校处分。在走访调查中,有一位农村留守妇女对我们说:“丈夫不在家,地里、家里的活儿苦点累点无所谓,自己慢慢做还可以扛得下来,但孩子的学习真让我没办法。”
(一)希望丈夫在家乡就业
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外出打工对多数农村家庭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大多数农村留守妇女选择让丈夫外出务工,主要是为了增加家庭经济收入来维持生产生活开支或提高生活质量。如果丈夫可以在家乡有机会找到工作,绝大多数的农村留守妇女是希望丈夫能够陪在身边的。因此,农村留守妇女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本地经济快速发展,政府加快招商引资步伐,给丈夫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丈夫能在家乡就业。这样他们既能增加家庭收入,又能分担生产劳动;既可尽养老抚幼义务,又可免除妻子担惊受怕之苦,家庭才能“长治久安”。
(二)本人渴望获得实用技术
问卷调查显示,有58.6%的农村留守妇女没有参加过相关部门举办的培训,其中想参加而没时间的占37.4%。没有接受过培训的农村留守妇女中,有98.3%的农村留守妇女渴望有机会参加相关培训。从调查情况看,有84%的农村留守妇女主要从事传统农业的生产,所以在选择培训内容方面,有97.8%的农村留守妇女渴望能够参加用于实际生产和生活的“短、平、快”的各种实用技能培训,比如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就业技能培训、教育子女讲座和处理家庭关系讲座等。
(三)希望相关部门提供支持和帮助
问卷调查显示,横县农村留守妇女特别希望相关部门为她们提供创业就业机会和致富项目、信息;希望相关部门农闲时组织文化下乡,丰富她们的文化生活,融洽邻里关系;希望各级政府建立制度保障农民工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希望政府为农民工及家属探亲、休假等出台政策等。同时,她们还希望村里成立农村留守妇女合作互助组织,为她们提供机械耕田、机械插秧、联合收割机等农业专业化服务,减轻农忙时的体力劳动强度。
关爱农村留守妇女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及各级妇联组织创新工作方法,帮助她们排忧解难,引导她们自强自立谋求新发展,更需要农村留守妇女自身树立自强自立的信心,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动者,成为建设“和谐横县”的主力军。
(一)以政府主导为主,联合社会各界力量
一是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专门的领导协调小组,妇联、民政、劳动、卫生、公安、教育、司法、文化及社区等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强大的支持合力,帮助解决农村留守妇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针对横县留守妇女劳动强度大的现状,县妇联要积极引导村级妇联组织成立“留守妇女之家”、“生活互助小组”、“生产互助小组”等,通过生活互助和生产互助等形式,帮助农村留守妇女搞好农业生产,减轻她们的劳动强度,同时当地政府要尽快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在农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合理流转土地,使农村留守妇女从繁重的土地劳务中解脱出来;三是民政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妇女的沟通联系,在其生活陷入困境时给予及时的救助;四是公安部门要加强农村的治安管理,对侵犯农村留守妇女人身、财产安全的不法分子要严惩不贷;五是教育部门特别是农村中小学要切实加强对农村留守妇女子女的教育管理;六是劳动等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妇女的教育培训,提高她们的致富能力;七是针对横县留守妇女自我解压能力较差,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县卫生部门要不断强化乡镇卫生服务中心、村级卫生服务站的功能,积极开展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她们应对心理危机的防范和调节能力;八是文化部门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丰富农村留守妇女的业余文化生活,让她们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来享受人生,提高生活质量;九是司法部门要建立农村留守妇女法律服务中心,免费为困难农村留守妇女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
(二)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促进劳动力转移,关键是要建立起市场导向、政府调控、保障有力、运行规范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新机制,不断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路子。一是乘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加快横县旅游业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引导农民开展多种经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向本地城镇转移,使农村留守妇女的丈夫尽量在本地打工,部分解决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困难。这不仅能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农民工兼顾农业生产和留守家属生活,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二是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这样既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又有利于留守妇女家庭婚姻关系稳定,还能为扶养赡养尽责、劳动分担起到积极作用。
(三)提供技能培训,促强农村留守妇女自主创业能力
技能培训是农村留守妇女改变传统耕作农业的关键,是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的自主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一是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农业技能培训,使她们掌握新的农业实用技能方法,为农业增收增效。二是积极为农村留守妇女转移就业提供服务,对希望“离土离乡”外出就业的留守妇女,纳入“阳光工程”开展针对性强的“订单培训”,如手工艺术、家政服务、电脑操作、饮食服务、宾馆服务、旅游服务、中介服务、信息服务以及城市从业自我保护技巧和劳动安全知识培训;对希望“离土不离乡”的留守妇女,可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培训模式,使其人不离乡、足不出户,发展刺绣、编织等手工艺品制作以及来料加工等“庭院经济”,使更多留守妇女进入“没有围墙的工厂”,提高她们的非农收入比重。三是针对横县大多数农村留守妇女在创业上难有作为的现状,县乡两级政府要引导扶持经营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妇”字项目成为龙头企业,大力培育留守妇女中的科技致富带头人、经纪人、女能手、示范大户等,发挥她们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能手带动、龙头带动、基地带动,树立一批学用科技的先进典型,带动农村留守妇女自主创业。
(四)多措并举,切实维护农村留守妇女的合法权益
一是要全面实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教育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自觉履行家庭责任与义务,加大农村留守妇女“四自”教育,使夫妻双方都能自觉遵循婚姻法律法规和家庭伦理道德,维护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二是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妇女权益保护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通过法律知识宣传、培训等方式,增强农村留守妇女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三是要积极推进“和谐横县”建设,深化平安村庄和平安家庭创建,严厉打击侵害农村留守妇女合法权益的犯罪活动,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的安全感,为她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让留守妇女能够“平安和谐留守”,幸福美好地生活。
(五)树立自立信心,以自立促自强
树立自强自立信心是解决农村留守妇女各种问题的关键所在。广大农村留守妇女要树立自立信心,以自立促进自强,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身到建设广西强县的大潮,争做时代新女性。一是生活要自信。丈夫外出打工后,农村留守妇女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她们承担着家里、地里,老人、孩子,人情来往,大事小事等一切事务,同时还承受着许多精神上的折磨,确实苦不堪言。但是,留守在家的妇女并非是弱者,只要树立起自立的心,靠自己的双手在家打拼,同样也会收获到无限的幸福和喜悦。二是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争做新生代的强者。农村妇女文化素质低,处于弱势,只有加强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才有提高自身地位的条件。为此,广大农村留守妇女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实现自身价值和自我发展的自觉行动,要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学习,优化综合知识结构,通过学习,增强自信意识,培养自立能力,倡导自强品格,争做时代新女性。三是工作要自强。农村留守妇女是一支宝贵的人力资源,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只要自信、自强,农村留守妇女照样也是新生代的强者。为此,广大农村留守妇女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大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和谐横县”建设、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中献计出力、建功立业;要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争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的新型农民。
关注农村留守妇女,不仅是当前横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横县”的需要。希望有更多的组织和部门给予农村留守妇女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全社会对她们多一些理解和支持,农村留守妇女中存在的问题就能不断得到解决,农村留守妇女就将撑起一片天,为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1]林兰英.关爱,为留守妇女创建避风港[N].中国妇女报,2011-04-15(2).
[2]李旭,崔永军.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对策[J].经济视角(下),2011(2).
C913
A
1009-4245(2011)04-0037-05
作者:陶玉梅,中共广西横县县委党校科研室主任、高级讲师,邮编:530300
责任编辑:罗恩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