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警察心理危机干预中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

2011-08-15 00:55:15张小浩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支持系统危机个体

张小浩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

论警察心理危机干预中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

张小浩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

长期从事“三高”工作,警察面临突发的创伤性事件持续增多,造成的心理压力不断加大,若超出其心理承受能力,往往容易产生心理危机。在警察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对个体心理健康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警察社会支持系统包括组织支持、家庭支持、朋辈支持以及社会支持,在危机干预中应该把构建警察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作为重要内容。

警察心理;心理危机;危机干预;社会支持系统

长期从事高压力、高应激、高危险的工作,警察往往比其他职业的人员经受更多的压力和创伤性事件。随着当前恶性犯罪和暴力袭警案件的增加,严重群体性事件、重特大交通事故、突发灾难性事件等应激源的增多,参与事件处理、救援的警察所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如果超出其心理承受能力,往往容易产生心理危机。因此,对处于危机状态下的警察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其恢复到正常的心理健康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社会支持系统是各种社会关系对警察个体的主观和客观的影响力,是来自社会各方面给予警察精神或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系统。在警察心理危机干预中,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对于警察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警察社会支持系统的现状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警察要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需要有一个来自亲人、朋友、组织等多方面的心理支持系统。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警察的社会支持系统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落后于警察的心理需求。到目前为止,警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在省一级公安厅局已经建立,大部分地市公安局也相继成立了专门的心理服务机构,但其功能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不能满足处于危机状态下的警察的实际需求。

(二)心理咨询人员专业素养不高。目前公安机关大多数心理咨询人员的知识结构满足不了心理干预的要求,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出现心理危机的警察进行干预。

(三)社会支持系统“逆向支持”。一是目前我国警民关系还存在诸多不和谐的因素,群众对警察还存在一定的偏见,对警务工作并不是特别理解和支持。二是部分媒体对涉警事件不负责任的报道和炒作,严重破坏了警察的公共形象,给当事警察带来心理上的阴影和危机;三是社会上特别是公安机关内部存在的贪污腐败等不良社会风气,容易使遭遇危机的警察心理失衡、信念动摇、意志消沉。

(四)警察自身心理健康知识匮乏。大多数警察不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对自身的心理健康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遭遇心理危机的时候往往“死扛”。

因此,需要综合采取各种方法和措施来构建和完善警察的社会支持系统。

二、社会支持系统在警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

危机干预的目的就是要重建警察的心灵家园,恢复警察的心理健康状态。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对遭遇危机的警察来说,具有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在警察心理危机干预中,社会支持系统主要发挥着如下四个作用。

(一)社会支持系统的中介作用。人是由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种基本属性构成的统一体,三者在与环境互动的动态平衡状态中支撑着个体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实现。在警察遭遇危机后,面对突发的创伤事件,这个动态平衡状态往往会遭到破坏,处于不平衡的失调状态。对于个体来说,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之间可以产生类似于物理学中的“共振”与“共鸣”现象,其中任何一种系统的恢复都有利于其他功能的重建。在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的恢复过程中,直接借助的就是社会支持。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的恢复,必然会促进应激状态中人的心理功能的恢复。同时,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在危机干预过程中,积极广泛的社会支持不仅有利于人们形成正确合理的认知,使人们积极认识并完善人际和社会关系,而且有利于减轻心理压力和改善不良行为模式,同时还可以促使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恢复和自身生理状态的协调。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是同时实现这三者相互融合、恢复平衡的中介因素。因此,在警察心理危机干预中必须重视并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中介作用。

(二)社会支持系统的缓冲器作用。许多研究发现,社会支持系统会在人处于应激状态时通过个体的内部认知系统缓冲压力事件对身心状况的消极影响,保持与提高个体的身心健康水平。如果遭遇危机的警察个体得到一定的社会支持,那么他倾向于低估压力情境的危害性,减轻对压力事件严重性的评价。同时,社会支持能够在压力的主观体验与心理疾病的产生之间起到缓冲作用,可以为警察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降低其对问题严重程度的评估,从而减轻压力情境引起的不良影响。同时,社会支持在非应激状态下也有利于维持警察良好的情绪体验和身心状况,因此,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对于警察个体在后续的心理恢复过程中也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

(三)社会支持系统对个体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有促进作用。在心理危机干预中,建立个体积极的应对方式是危机干预的重要步骤,也是个体成功地适应环境的重要标志;同时,个体积极应对方式的形成也为其进一步的心理重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个体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处于危机状态下的警察在得到组织、家庭、朋友或同事等的支持与帮助时,会以更加积极的心态理性地面对问题、迎接挑战,容易形成合理的心理、行为模式,而不是一味地选择退缩或逃避。

(四)社会支持系统对心理危机干预后的巩固作用。危机干预过程中,警察个体可能对专业干预人员产生移情和依赖,但警察终究还是要回到现实社会中继续工作和生活,还是要离开咨询师独自面对新的危机与困惑。社会支持成员与警察个体有相同的日常生活模式,可以为其营造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有利于使恢复到心理健康状态的警察更加顺利地融入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因此,在危机干预过后,同样要重视和发挥社会支持系统对警察个体心理健康的巩固、维持与提高作用。

三、构建警察社会支持系统的途径

(一)组织支持。组织支持是公安机关对警察个体提供的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工作单位是个体赖以生存的基本空间之一,警察获得的组织支持能使其产生强烈的安全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增强其挫折承受能力,减轻或消除危机所带来的心理紧张等状况。

1.上级领导。对警察个体而言,组织支持最大的来源是上级领导。当警察遭遇创伤性事件,产生心理危机时,各级领导对警察的关心、理解与鼓励,甚至一句安慰的话、一个关切的眼神,都会极大地激发警察的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使其心理获得极大的慰藉和感动。因此,领导干部一方面要善于给予警察精神上的安慰和鼓舞,比如表彰奖励、树立典型等;另一方面,要想尽办法为警察解决实际困难,比如安排轮休、困难补助等,以消除其后顾之忧,减轻心理压力。

2.心理服务机构。当警察受到突发的创伤性刺激后,如开枪击毙犯罪嫌疑人、亲身经历重大伤亡、遭遇暴力袭警等事件,公安机关内部设立的专业心理服务机构要在第一时间对其心理状态做出评估,根据评估出的心理危机等级,选择相应的干预方法进行干预。

要充分发挥心理服务机构为警察提供心理支持的功能。首先,心理服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能够为警察提供快速、有效的干预措施;其次,公安机关要配备合适的心理干预工具及器材。心理减压室、心理活动室、心理恢复仓等能够迅速缓解警察的身心紧张,且可以多人同时进行,对于解决警察工作中的创伤反应、协助警察调适心理状态有良好的效果。第三,对遭遇危机的警察,要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根据具体情况开设诸如情绪控制能力、应激反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放松训练等课程和项目,以提高警察的综合心理素质,降低危机所带来的创伤反应。

(二)家庭支持。家庭支持是警察个体从配偶、父母、子女等亲人处获得的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家是避风的港湾”,任何时候,家庭都是个体最可靠、最值得信赖的支持系统,并且相对于其他子系统而言,这个系统的付出更加持久、更加无私。具体来说,家庭支持对警察个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及时有效帮助。警察个体与家庭成员之间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当警察遭遇心理危机后,家庭成员很容易发现其不良症状、异常行为的出现,及时作出反应。家庭成员对警察个体的情况比较熟知,了解其过去经历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能够对症下药,并为其提供及时的、清晰的、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获取精神支持。警察个体和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建立起了依恋、信任、理解等积极情感,融洽的家庭关系使得警察个体在遇到心理困扰、产生心理危机时,能消除孤独感,获得陪伴和支持,使警察能够充分思考应对之策,避免发生知、情、意、行等方面严重程度的障碍。家庭成员的爱和关心提供给警察个体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持。

3.享受闲暇时光。闲暇时间是警察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也是生活满意感的重要来源。如果遭遇心理危机后,警察能够在闲暇时间里和家人一起消遣、娱乐,进行诸如旅游、比赛、欣赏艺术、科学和大自然等文化活动,就能够使警察把注意力从创伤性事件转移到轻松愉快的闲暇生活里来,削弱心理危机对其心理的影响,从而改善警察的心理状况,增进警察的身心健康。

(三)朋辈支持。朋辈支持是警察可以通过朋友、同事等来获得心理援助。朋辈支持的优点在于彼此之间相知甚熟,相交甚深,容易换位思考,能够给予警察充分的理解和宽容,有利于其消极情绪的缓解。朋辈支持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

1.朋友支持。知心朋友的支持,可以给予警察温暖、理解和保护。“朋友一生一起走,朋友不曾孤单过”,当遇到危机时,知心好友的一句话、一杯酒,就可能对警察受到创伤的心灵起到巨大的安慰、鼓励作用。朋友强有力的同感力、包容力、感召力,容易使警察个体摆脱心理的困扰,重新投入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

2.同事支持。警察所在单位的同事与警察个体有着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生活或工作环境、共同的遭遇等状况,他们为了共同的工作走到一起,为了相同的目标而奋斗。当警察个体遇到危机后,大家在一起容易分享彼此的经验,个体也容易接纳团体成员的建议,尝试新的行为模式,形成良性心理互动,互相扶持而帮助警察个体度过难关。

(四)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整个社会环境对警察个体提供的心理援助。警察所处的社会环境会对其心理健康和行为模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当警察遇到危机时,良好的社会环境的支持会对其心理健康形成强大的保护屏障。

广播、电视、电影、报纸、书刊、杂志、互联网等宣传工具在密切警民关系、求得群众对警务工作的理解、帮助警察度过危机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宣传的主导思想往往会成为整个社会舆论的主要根据。因此,当发生涉警的突发事件,特别是会对当事警察造成严重心理危机的重大事件时,如严重群体性事件、暴力袭警案件、重大救灾救援等,有关部门要在第一时间引领舆论导向,增强宣传意识,学会向群众宣传。首先要加强同社会各界的沟通和交流,加大涉警涉案舆论引导力度,及时让群众掌握客观事实,避免群众断章取义,谣言漫天,以求得群众对当事警察的理解和支持。其次要充分利用外部新闻媒体、内部工作简报等形式,加大对此次事件中当事警察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鼓舞士气,弘扬正气,营造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和谐氛围,使当事警察切实感受到社会对他的关心和爱护。

(五)自我支持。自我支持是指警察个体通过积极的社会参与而达到的自我心理援助。在危机干预中,任何干预方式都要通过干预对象的自我力量发挥作用,而且,干预效果要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就必须使干预对象能够达到自助。因此,警察个体的自我支持作用也必须引起关注。首先,要使警察个体认识、熟悉和运用能够对他提供帮助的社会支持系统。当遇到创伤性事件时,能和家人、朋友、同事等共同讨论自己的境遇和状况,把心里的问题说出来。其次,要使其学会从自身因素着手,通过改善旧的心理和行为模式来改变认知、调整情绪、调适心态等。第三,面对危机时,警察个体要能够理性地接受并面对现实,学会在沉重的压力面前,在激烈的冲突之中,调整和放松情绪。如果警察的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长期难以消除,则要积极主动地到专业机构寻求心理咨询或治疗的帮助。

综上所述,社会支持系统可以为处于危机状态下的警察提供物质或精神上的支持和帮助,增加警察处理危机的信心和勇气,缓解应激反应,从而促使其出现积极的心理和行为模式,成功地融入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

D912

A

1674-3040(2011)01-0046-04

2010-12-14

张小浩,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9级应用心理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警察心理学。指导老师:王淑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公安部重大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执行成员,公安部民警心理健康网站负责人。

*本文系公安部公安理论与软科学项目“公安民警心理危机及干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

2008LLYJGADX050。

猜你喜欢
支持系统危机个体
心理健康支持系统对2~3岁听障儿童干预后的影响
“长征”五号地面发射支持系统短期快速恢复实践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02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英语文摘(2019年4期)2019-06-24 03:46:08
停电“危机”
“危机”中的自信
汽车观察(2016年3期)2016-02-28 13:16:35
上海:精心构建医改社会支持系统
中国卫生(2015年1期)2015-11-16 01:05:34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学习月刊(2015年22期)2015-07-09 03:40:48
How Cats See the World
中学科技(2015年1期)2015-04-28 05:06:12
人工肝支持系统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