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开展学习活动的历史考察*

2011-08-15 00:47邸乘光贾绍俊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三个代表全党马克思主义

邸乘光 贾绍俊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安徽 合肥 230051)

中国共产党开展学习活动的历史考察*

邸乘光 贾绍俊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安徽 合肥 230051)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回顾建党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倡导和组织全党开展学习活动的历程,对于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形势和任务及学习内容上看,我们党开展学习活动的历史,大体经历了六个阶段:一是延安时期的学习活动;二是建国前后学习活动;三是“文革”时期的政治学习;四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学习;五是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学习;六是新世纪新阶段的学习。

中国共产党 延安时期 建国前后 “文革”时期 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新阶段 新世纪新阶段 学习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 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提出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这就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提到了全党面前。

我们党是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回顾建党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倡导和组织全党同志学习理论及各种知识、开展学习活动、提高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整体素质的历程,对于总结学习的历史经验,探索组织开展学习的规律,深入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重视学习是我们党的一个光荣传统,也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特征。党的早期领袖李大钊、陈独秀等都是从学习新思想、宣传新文化,组建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组织来凝聚早期共产主义者并引导其走上革命道路的。1921年正式建党以后,以毛泽东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和建设的每一重要历史时期和紧要关头都强调学习,并善于通过学习来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问题。

一、延安时期的学习运动

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但由于主客观原因,党成立前后在理论准备方面是相对不足的。这突出地表现为,党在成立之时和成立之后相当一段时间都未来得及深入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其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方面也存在着明显不足,缺乏应有的自觉性;因而一度给当时的革命造成重大挫折。为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弥补理论准备的不足,毛泽东和党中央特别强调加强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教育。

1938年9月29日-11月6日,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召开。为使全党切实担当起自己的历史重任,全会号召全党要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国际经验应用于中国具体环境,研究民族历史和现实斗争,反对教条主义,废止洋八股,避免离开中国特点抽象地空谈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提倡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历史意义。

1938年10月14日,毛泽东在全会报告中首次提出党的三大“学习”任务:“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的任务,对于我们,是一个亟待解决并须着重地致力才能解决的大问题。我希望从我们这次中央全会之后,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看谁真正地学到了一点东西,看谁学的更多一点,更好一点。 ”[1]

根据毛泽东报告精神,全会通过的《政治决议案》要求:“必须加紧认真地提高全党的理论水平,自上而下一致地努力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学会灵活的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国际经验应用到中国每一个实际斗争中来。”[2]这次全会后,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带领下,以延安为中心、以干部为主体的学习运动空前地开展起来。1939年5月20日,毛泽东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讲话,从 “学习运动是必要的”、“学习运动是可能的”、“学习运动是会有成绩的”和“学习应该学到底”四个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关于开展学习运动的必要性,毛泽东明确指出:“发起学习运动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是我们共产党要领导革命。……要领导革命就须要学习,这是我们发起学习运动的原因之一。”“其次,是工作中的缺陷迫切需要克服。……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学习本领,这是我们许多干部所迫切需要的。”“使学习成为迫切需要的第三点,是我们党的特点。……现在担负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建立新中国的任务,需要我们建设一个大党。”“学习是我们注重的工作,特别是干部同志,学习的需要更加迫切,如果不学习,就不能领导工作,不能改善工作与建设大党。”[3]不仅如此,毛泽东还明确提出“要把全党变成一大学校”。

1940年1月3日,中央书记处发布《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要求“全党干部都应当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具体运用”;3月24日,中央书记处又发出《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决定每年“5月5日马克思生日为学习节”,以推动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1940年5月5日是第一届“五五学习节”,中央宣传教育部专门召开学习运动总结大会,并评选出39个模范学习小组,朱德被评为学习模范。

在随后开展的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先后发表三篇关于学习的基本著作,即《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对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等问题进行了精辟阐述,明确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作风。这既意味着毛泽东思想的基本成熟,同时也意味着党的优良“学习”传统确立,其本身也是我们党学习理论、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成就和进一步学习与实践的思想指南。

延安时期,党和毛泽东全面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党的七大以后中国革命事业飞速发展,是与全党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达到空前团结一致分不开的。

二、建国前后的学习活动

在新中国诞生前夕,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在全国取得胜利,我们党即将成为执政党,党的工作重心即将由农村向城市转移,怎样保证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永不变色,顺利地适应工作重心的转变,担负起新的历史重任,是摆在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面前的重大课题。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建屏县西柏坡召开。全会强调,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已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全党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中强调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4]

3个多月后,毛泽东在为纪念建党28周年而写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进一步明确指出:“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5]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全党学习的水平,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前夕,毛泽东还重新审定了一套“干部必读”书目。这套书目共12本:《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国家与革命》、《共产主义运动中的 “左派”幼稚病》、《论列宁主义基础》、《联共党史》、《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建设》、《列宁斯大林论中国》、《思想方法论》。1949年6月到1950年6月解放社将这套图书在一年时间里全部出齐,共印300万册,成为建国初期广大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教材。

除毛泽东外,党中央其他领导人也对学习活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或示范作用。刘少奇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单独提到了对工人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问题。1950年他又在马列学院第二、三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他说:中国革命胜利了。总的说来,我们各项工作做得很好,但理论工作却是很薄弱的一环。我们很多干部、甚至是负重要责任的高级干部,斗争经验丰富,可是理论水平不高。这是我们党的一个弱点。“现在,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提高干部的文化水平和理论水平。这是一项经常性的任务。”6]朱德、周恩来等都对学习活动作了相关的指示并在实际活动中加以推进。

为进一步推动这次理论学习活动,中央专门作出了《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草案)》(中共中央于1951年3月10日将这个决定草案发给各中央局各分局各省市区党委参考)。《决定》对当时加强理论学习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按照党员理解能力的发展程度将党员理论学习分为三个级别,即政治常识,理论常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著作和毛泽东著作三个”学习级别“。

建国初期,党中央下发一系列决定、指示,要求加强全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并收到显著成效。当时,各种暑期学习会、干部训练班、短期政治学校应运而生。机关、部队、工厂、学校,到处都掀起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潮。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在执政初期就较快地实现了经济的复苏和全面好转。邓小平曾回忆说:“全国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重新学习。那一次我们学得不坏,进城以后,很快恢复了经济,成功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7]

三、“文革”时期的政治学习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 “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对于“文革”这一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毛泽东作为“文化大革命”的发动者和领导者当然负有主要责任。毛泽东是经常注意要克服我们党内和国家生活中存在着的缺点的,但他晚年却因对许多问题没有能够加以正确的分析而犯了严重的错误。就在他犯严重错误的时候,还多次要求全党认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还始终认为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

毛泽东始终认为学习马列主义、坚持马列主义“是十分重要的”。在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中,毛泽东多次强调:”一个共产党人不读一点马、列,怎么行呢?”[8]要“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9]“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读马、列的书。……高级干部连什么是唯物论,什么是唯心论都不懂,怎么行呢?”[10]为提高全党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能力,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提出“要读马、列的书”之后不久,中共中央就发出了《关于高级干部学习问题的通知》。要求全党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哲学著作,提倡辨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以进一步提高党的高级干部学习的自觉性。通知建议各单位第一次读 《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等6本马列著作和《实践论》、《矛盾论》等5本毛主席著作。

应该说,“文化大革命”期间,从中央到地方到基层,各行各业,各部门各单位,政治理论学习都是抓得很紧很紧的。当时有种说法叫政治学习“雷打不动”。政治理论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毛泽东著作,尤其要熟读“老三篇”、背诵《毛主席语录》和随时发表的“毛主席最新指示”,学习毛主席“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当时也组织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但由于形式主义和不间断地进行“革命大批判”,学习收效不大。

四、改革开放初期的学习

“文革”结束以后,中国再次处于向何处去的历史关头。在此关键时刻,邓小平提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并且旗帜鲜明地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本身就是一次全党的学习运动,并且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不仅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和理论准备,而且为这次会议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奠定了思想和理想基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标志着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正式开启。在这一时期,全党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与此相应,我们党“重视学习”的优良传统也被重新赋予了新的内涵。

“文革”后期,邓小平复出并受毛泽东委托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顶着巨大压力整顿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整顿教育。“文革”结束以后,邓小平再次复出,更是把“学习”提了重要议事日程。他在充分肯定建国前后“学得不坏”的同时明确指出:“这些年来,应当承认学得不好。主要的精力放到政治运动上去了,建设的本领没有学好,建设没有上去,政治也发生了严重的曲折。现在要搞现代化建设,就更加不懂了。所以全党必须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11]

邓小平之所以强调 “全党必须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党自身学业的荒废,另一方面是因为世界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在这种巨大的反差面前,我们党何去何从?当然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所以邓小平指出:“在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面前,我们党总是要学,我们共产党人总是要学,我们中国人民总是要学。谁也不能安于落后,落后就不能生存。但是共产党员中具有专业知识的人究竟有多少?特别是我们的领导干部中具有专业知识的有多少?目前的状况不改变行吗?”[12]强调“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13]就是邓小平就如何克服当前困难、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提出的应对之策。

应该说,这个时期全党在重新学习这个问题上是形成了共识的,但也存在某些比较片面的学习风气,诸如认为现在搞现代化建设最需要学习的是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有什么用?针对这一片面的学习观,邓小平语重心长地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我们现在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代和任务不同了,要学习的新知识确实很多,这就更要求我们努力针对新的实际,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运用它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来积极探索解决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基本问题的本领,既把我们的事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推向前进,也防止一些同志,特别是一些新上来的中青年同志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迷失方向。”[14]

通过这一时期的学习,我们党不仅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而且形成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的基本路线,胜利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五、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学习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谈话。同年10月,党的十四大胜利召开。十四大报告不仅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概括和阐述;而且正式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这一带有全局性的重大突破,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邓小平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特别是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勾画出新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后,我国改革已经发展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新阶段,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进入这样一个新阶段后,大家都感到形势发展很快,新问题新矛盾很多,工作的难度加大了。这说明,创造一种崭新的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对我们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知识水平、工作水平,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不熟悉、不懂得的东西很多。怎么办呢?当此之时,江泽民明确指出:“出路就在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老老实实地学习,努力掌握新知识,不断增长新本领。”他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特别是像我们这样一个大党、大国和人口众多的民族,如果没有科学理论的武装和对各种新知识的掌握,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腾飞,不可能有现代化的前途。所以,学习问题,关系到广大干部自身的进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我们全党全民族都必须有这个共识。”[15]为此,江泽民要求“全党同志必须自觉地坚持学习,加强学习,改善学习,做到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16]

面对国内外新形势和改革发展新任务,江泽民反复强调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了学习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学习的基本要求。他指出:“全党同志要努力学习,各级领导干部更要带头努力学习。‘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能担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重任的。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领导干部需要学的内容很多。大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个是学习社会,学习人民群众的实践。从领导工作的要求来说,最根本的是要学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同时要努力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和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还要学习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特别是近代史和现代史。”他还特别提出:“要在全党全国努力造成一种普遍的、浓厚的学习风气,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17]

1.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

江泽民提出的学习内容是多方面的,但他突出强调的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1992年,党的十四大即提出了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强调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93年11月2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中共中央即作出《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明确提出“从现在起,要把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摆在党的思想建设和干部理论教育的主要地位”;同时举行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学习报告会,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连续举办多期省部级主要领导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研讨班。1994年9月,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用3年时间在广大党员中组织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章。之后增订出版了《邓小平文选》第一、二卷,中央又提出要把第一、第二、第三卷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为了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要求,1995年,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1997年9月,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要求“全党要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兴起一个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18]1998年6月24日,中央下发《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强调“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明确提出要“把全党的理论学习提高到新水平”,要“坚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带动全党的学习”,同时要求“全党必须在学风上有一个明显进步”。7月,根据中央决定,中组部、中宣部召开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议,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此后,一个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迅速在全党兴起。

2.深入开展“三讲”教育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叶之后,我国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经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出现种种新的变动。难得的发展机遇和面临的严峻挑战,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素质、驾驭复杂局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在相当一部分干部中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理论学习、理想信念动摇、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弱化、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盛行等现象。鉴此,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县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一次以 “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内容的教育活动。

1995年9月27日,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召集人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的高级干部,首先是省委书记、省长和部长,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一定要讲政治。我这里所说的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在政治问题上,一定要头脑清醒。”[19]同年11月8日,他在北京视察工作时又指出:“根据当前干部队伍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在对干部进行教育当中,要强调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20]

1996年10月10日,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重要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提出:“对县级以上领导干部要集中进行一次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1997年9月,十五大进一步提出要 “继续在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中深入进行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1998年6月24日,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中指出:“今明两年要集中一段时间,在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中深入进行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11月2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的意见》,对这次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了深刻阐述,对活动的基本原则、方式方法作了明确规定,要求通过“三讲”教育推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同年12月5日,中央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进行动员。随之,“三讲”教育活动全面展开。

“三讲”,首要的一条就是“讲学习”。1999年1月11日,江泽民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金融研究班上的讲话中指出:“近几年来,中央一再强调,领导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三讲’中为什么要把学习摆在第一位呢?因为它是个前提和基础。只有把学习搞好了,掌握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多了,政治认识和精神境界提高了,讲政治才讲得起来,正气才能树立和发扬起来。”“全党同志首先是党的高级干部,必须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加强学习。”[21]

正是由于抓住了学习这个前提和基础,通过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集中学习,使广大领导干部提高了政治素质,加强了党性修养,端正了思想作风,增强了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的自觉性,从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实践证明,这次为期两年的“三讲”教育活动,是我们党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刻所作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一次新的成功探索,对执政党的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3.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三讲”教育工作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要求。同年5月,他在江苏、浙江、上海党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抓党的建设,同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总要求是一致的。推进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都应贯穿‘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根本宗旨、根本任务的集中体现,是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提出的根本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用‘三个代表’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党的各项工作,都要坚持、体现和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22]

2000年11月,中共中央批准下发《关于在农村开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意见》,决定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农村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同年12月,中共中央在成都召开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工作会议。此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在全国农村有序展开。

2001年7月,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为全党全国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奠定了重要基础。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十六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要“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全体党员,在全党兴起一个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23]同时提出要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六、新世纪新阶段的学习

以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我们这里简称为“新世纪新阶段”)。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继续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最重要的是中央政治局建立并坚持集体学习制度,为全党的学习树立了榜样。

1.继续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 “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全体党员,在全党兴起一个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的战略任务,中央于2003年6月8日印发了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作为全党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学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辅助材料。6月15日,中共中央又发出了《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对兴起学习贯彻新高潮作出具体部署。

2003年7月1日,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作了进一步动员和部署。他明确提出:“我们要通过兴起学习贯彻新高潮,切实使广大党员和干部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上达到新的高度”;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态度学习贯彻好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的实践,并努力在实践中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24]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一次以中央全会决定的形式提出了 “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并强调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带动全党的学习。同年11月,为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更好地肩负起历史使命,同时也是落实十六大的部署,中央决定,从2005年1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2005年1月14日,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明确指出:“勤奋学习,是共产党员增强党性、提高本领、做好工作的前提。我们正处在知识创新的时代、终生学习的时代,不懂得或不熟悉的东西很多,即便是过去懂得和熟悉的知识也有一个不断更新的问题。面对这种新形势,全党同志一定要有学习的紧迫感,抓紧学习、刻苦学习,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共产党员加强学习,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首先表现在理论上的先进性。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是我们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经验。列宁有句名言:‘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共产党员要自觉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当前特别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好。在新世纪新阶段,广大党员干部保持先进性,关键是要深刻理解和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自觉付诸实践,努力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定实践者。……同时,还要广泛学习法律、科学、文化、社会、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一切知识,用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充实自己、提高自己。通过全体党员的勤奋学习,推动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 ”[25]

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历时一年半,到2006年6月基本结束。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的显著成效有很多条。正如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概括的那样,第一条就是广大党员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提高了素质能力,增强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

2.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包括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社会发展问题等等。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暴露出了很大的问题,就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城乡发展的不协调。“非典”刚发生时,胡锦涛在广东视察(4月),从全局战略高度提出“发展观”问题。要求广东“坚持全面的发展观,通过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不断增创新优势。”2003年8月28日至9月1日,胡锦涛在江西考察时正式提出和使用了“科学发展观”概念。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个重大命题,切实把第一要务抓紧、抓实、抓好。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同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以中共中央的名义正式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004年3月,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第一次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以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注意把握的问题做了系统的阐发。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不仅在中央委员会的报告中列专章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问题,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而且把科学发展观写进了党章。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6]

同时,十七大还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概念,把我们党在新时期的三大理论成果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进一步提出用这一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27]

根据十七大的部署, 2008年9月5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2008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会议认为,十七大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更好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的现实需要。

2008年9月19日,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在中央党校举行。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实现新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深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工作,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摆在突出位置,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奠定重要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组织基础。

学习实践活动从2008年3月开始试点、同年9月正式启动,自上而下分3批进行,到2010年2月底基本结束,共有370多万个党组织、7500多万名党员参加。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牢牢把握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主题鲜明,领导有力,组织严密,措施得当,取得明显成效。其中首要的一点就是“广大党员、干部受到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明显增强,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对事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科学发展重大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化,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28]

3.中央政治局建立和坚持集体学习制度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执政伊始,就致力于完善邓小平所倡导的学习制度,大力推进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制度化。2002年12月26日,第十六届中央政治局进行了首次集体学习。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指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坚持把学习作为全党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不断加强,不断推进,努力使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有新的提高。”“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学习问题,始终把学习作为一项关系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任务来抓”。现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丰富多彩,不学习、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势必会落伍,势必难以胜任我们所肩负的重大职责。“为了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地承担起党和人民所赋予的重任,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学习。”他还强调必须把集体学习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来。[29]

截至2010年底,在胡锦涛的主持下,中央政治局共进行了69次集体学习(其中第十六届中央政治局进行了44次集体学习,第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已进行了25次集体学习),平均每40多天就进行1次集体学习,学习频率之高、领域之宽广,学习态度之认真、研究之深入,为国内外所罕见,这充分体现出党中央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高度历史责任感。

从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到十七大重申“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从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带动全党的学习,努力建立学习型政党”,再到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作出具体部署;至此,党的学习事业不仅有了战略性的目标,即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而且建立了集体学习这种制度化的学习机制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这种组织化的学习机制来保障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必将在我们党内形成学习与发展有机衔接与互动共进的良好局面。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534.

[2]中国共产党建设全书(第3卷)[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426.

[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7-179.

[4][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8-1439,1480、1481.

[6]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8.

[7][11][12][1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3,153,270,153.

[8][9][10]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45,193,242、249.

[1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6-147.

[15][17]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45,145-146、147.

[16]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702.

[18][2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3,284.

[19][20]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57,483.

[22][23]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5、23,569.

[2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360、374.

[2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622-623.

[26][2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0,38-39.

[28]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0-04-07(1).

[29]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领导干部学习 提高执政兴国本领 [N].人民日报,2002-12-27(1).

责任编辑:芒斋

*该文系2010年度全国党建研究会重点课题——“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问题研究”之子课题“我们党开展学习的历史经验与建设学习型政党现实意义研究”成果之一。

2011-03-20

邸乘光,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安徽医科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安徽省人大地方立法咨询专家库成员;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委员,安徽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安徽省政治学会副会长;安徽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安徽省优秀理论工作者,安徽省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社科理论类)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贾绍俊,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人员,硕士。

猜你喜欢
三个代表全党马克思主义
罗亦农——“中国共产党全党党员之楷模”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全党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政治宣言——四位资深理论工作者谈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论人的全面发展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辩证关系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推动军事历史研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