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毅
(中共合肥市委组织部,安徽 合肥 230022)
以人才优先抢占发展高点
——无锡人才工作考察报告
徐 毅
(中共合肥市委组织部,安徽 合肥 230022)
无锡市近年来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突出引进海外留学归国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取得显著成效。合肥要想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争先进位,必须以人才资源作战略支撑,以人才的竞争优势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以人才资源的开发推动城市的跨越式发展。
人才工作 无锡 考察报告
为开阔视野,拓宽思路,进一步修订完善合肥市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7月25-26日,市人才规划纲要编制组一行6人,在市委组织部罗平副部长的带领下,赴江苏无锡市学习人才工作的经验做法。通过学习考察,我们深感无锡市的人才工作观念新、机制活、投入大、亮点多。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地处吴越之地的无锡市,历史悠长,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经济社会发达。特别是近年来,牢固树立人才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突出引进海外留学归国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取得显著成效。2006年至今,无锡市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4068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注册资本总额超过45亿元,培育发展了太阳能光伏、物联网、微电子、软件和服务外包等一批新兴产业,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479亿元。其主要做法是:
一是突出品牌打造,重金资助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无锡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引进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计划的实施意见》(简称“530”计划),从2006年起,5年内引进30名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对领军型创业人才实施“三个一”和“三个三”的资金资助及创业扶持:一次性给予100—3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工作场所和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公寓住房,并且三年内免收租金。从事科技开发项目的,根据其项目的投资需求,市科技风险投资资金给予不低于300万元的创业投资;对有市场需求的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化生产过程中流动资金不足的可给予不低于300万元的资金担保;以技术成果入股投资的,其技术成果可按注册成本不少于30%作价入股;在本市购买首套住房,财政给予50%的购房补助,最高为30万元,等等。据统计,无锡市本级兑现海外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项目扶持资金已超 10亿元。 “530”计划、后“530”计划、泛“530”计划等都是其在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生动实践中获得成功的一张张无锡名片。
二是突出创业扶持,强力推进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创业创新的载体是集聚人才、吸纳项目、承载要素的平台。无锡市始终坚持把建设科技创新创意创业载体作为集聚高层次人才的辐射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阵地,大手笔投入,大气力发展。投入100多亿元建成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太湖科教产业园、“530大厦”等一批高质量的“三创”载体,面积达750多万平方米。其中与国家外专局共同建设的外国专家创新创业基地,已有5名外籍科技领军型人才在基地注册落户。同时,把深化政产学研介合作作为支撑高层次人才持续创新、增强研发实力的重要保障,大力构建政产学研联盟。先后与中科院、北大、清华等“一院七校”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形成了以“7+1”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创业模式,构建产业联盟21个,公共技术平台12家,集聚高校科研机构305家、企业877家。
三是突出产业引导,实现人才与产业的良性互动。坚持把建设产业高地和打造人才高地紧密结合起来,通盘谋划,联动实施,实现“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落户一批项目、形成一个产业”的目标。一方面瞄准产业发展集聚人才,结合城市发展的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导向,大力引进新能源、新型平板显示、新医药、新材料等产业发展急需的领军人才。另一方面通过产业领军人才的大量集聚,推动新兴产业的加快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2000年,无锡市引进留澳归国太阳能技术专家施正荣博士创办尚德太阳能集团,去年产值达170亿元,创造了由20万美元起家一跃成为国内光伏行业龙头企业的奇迹,带动了无锡光伏太阳能产业集群的兴起。2008年,引进拥有风电核心技术团队的“70后”海归张雷,创办远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去年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目前该市以远景能源为龙头,建设风电产业园区,已有数十家企业与之配套,推动了无锡“新能源”和“太阳能光伏”等千亿级产业基地加速形成。
四是突出环境优化,倾力构建人才创新创业良好生态。对于回国创业的海外人才来说,一流的服务往往比优厚的待遇更有吸引力。无锡市大力建设专业化服务平台,组织政府部门在办理资金投入、工商税务登记、子女上学以及家属就业等方面实行“一站式”办公。组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服务中心和项目促进中心,提供项目设计、知识产权认定、人才招聘等专业化创业服务。实施“创业导师计划”,聘请成功企业家为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创业指导;推出“创业保姆计划”,由财政出资,为100家海外人才创业企业配备100名行政助理,帮助处理日常事务性工作。江苏省委常委、原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亲自率团赴欧美招聘人才,市领导定期会办引进人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市上下同城同心,秉承“创业之初是保姆,发展之中是助理,成功之后是保安”的超前理念,提供全心全意的服务,鼓励海归人才干事业,支持海归人才干成事业,帮助海归人才干好事业。
五是突出机制创新,切实提高党管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在领导机制上,实行“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由市委书记任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亲自组织亲自谋划,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兼任人才办主任。在编制全市人才规划纲要时,市委书记还亲自撰写重大人才工程项目章节。在协调机制上,强化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才办设在组织部,负责人才工作的整体统筹和综合协调,科技、人事(人社)、财政等部门负责同志任副主任,人才办定期或不定期地经常召开会议,研究决定日常人才工作事项,充分发挥人才办的枢纽作用、人才资金的杠杆作用和重大活动的牵引作用。在推进机制上,充分发挥各种人才资源的作用,大力培育人才中介机构,探索人才工作社会化的实现方式。在考核机制上,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人才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建立以人才质量和贡献度为核心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形成了人才工作市县联动、整体推进的浓厚氛围。
1.认识深化、思想解放,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前提。区域之间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无锡的“530”计划,从无到有,无中生有,不断发展,领全国风气之先,反映了一个城市对待人才的胆识与气度。要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必须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深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以人才开发推进产业发展,以人才引领助推合肥发展。
2.加大投入、搭建平台,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基础。创业创新研发投入大,风险大,周期长,成功率低,持续不断地给予引进人才创业资助、贷款担保、重大项目资助等政府支持,帮助其做大做强,让优惠眼见为实.让实惠说到做到,是无锡市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同时,人才以事业为重,没有载体,引不了人才,没有高端载体,引不了高端人才,即使引进了,也会流失。因此,着力搭好创业创新平台,促进人才与项目的结合、人才与资本的结合,实现人才与产业的良性互动,才能为人才干事创业、施展才华提供舞台和空间,促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政策支撑、持续配套,是做好人才工作的保障。领军人才的成功引进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项目能否顺利落户、健康发展、形成产业优势,才是引进工作的初衷和最终目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既要重金以待,又要走出高待遇的误区,善于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综合配套和政策支持上。高额资助能够产生有效的激励效应,也彰显政府渴求人才的环境。但如果没有较好的配套政策体系,高新企业就犹如在真空中生存。落地人才能否留住、落户项目能否转化、落成企业能否发展壮大,就更加需要制定一套包括引进补助、培养扶持、创业资助、成果奖励和服务配套等方面在内的完整、系统的政策框架体系,为做好人才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4.落实责任、优化服务,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关键。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着眼长远、事关区域发展的战略性工作,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市上下统一思想、齐心协力,更需要集成各部门优势、协同推进,还需要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参与。因而,既要明确职责分工,落实相关责任,强化奖惩兑现,又要优化服务理念,乐于当好人才“帮办”。要用招商引资的精神、招商引资的劲头、招商引资的办法,进一步优化人才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把合肥打造成为“人才创业创新的向往城市”。
当前,合肥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阶段。东部沿海等先发地区发展的实践证明,时代的发展已将区域竞争的重心由物质资本转向人才资源。合肥要想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争先进位,必须以人才资源作战略支撑,以人才的竞争优势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以人才资源的开发推动城市的跨越式发展。
一是以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为抓手,进一步强化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导向。建立“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目标责任制,认真落实国家、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围绕“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例”等体现区域人才发展水平的6项主要指标,以及“领军人才引进”、“科技创新成效”等相关重点人才指标,制定《合肥市人才与科技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并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体系。进一步加大财政对科技发展的资金投入,市、县(区)两级财政按照一般预算收入3%标准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按照项目化要求,加强人才资金使用的计划安排,提高人才资金的使用效益。健全完善党管人才机制,配强人才办工作力量,建立由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5家单位参加的人才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增强日常协调服务职能。
二是以编制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为主线,形成科学的人才政策体系。规划先行是科学的领导方法。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首先要编制一个好的人才规划,作为指导全市人才工作的总纲。同时要出台若干个与人才规划纲要相配套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方面的制度和实施细则,从而进一步形成人才工作的整体性政策体系,为人才强市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的政策保证。在创业政策上,规范完善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知识产权质押融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税收、贴息等优惠政策;在培养政策上,完善“百人计划”等人才培养政策,推动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和“人才+项目”合作培养模式;在服务政策上,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创新运作模式,健全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功能齐全、运转高效、服务便捷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等等。通过人才政策的配套完善和全面落实,形成更加科学更具活力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配置流动、激励保障等方面的机制,调动和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
三是以强化载体配套建设为核心,着力打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创新创业平台。加快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依托各类开发园区、留学人员创业园、高新技术企业等建成一批机制灵活、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给予资金、土地等政策支持。加强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建设,在规模、层次和产业布局上进行优化,推动形成“创新在高校、创业在合肥”的引才、用才模式,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各个县区都应启动科技创业孵化器建设计划。加快引进和扶持创办各类风险投资公司。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股份制、委托、成果转让、知识产权许可等方式,建立产学研技术战略联盟,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共建研发中心、联合培养人才。加大企业创新载体建设力度,加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载体建设。
四是以开发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为关键,进一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围绕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发展需要,依托国家级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在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引进、培育并重点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和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一批重点产业紧缺创新人才,以及一批在经济社会领域引领和支撑行业和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按照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和分类激励的要求,深化拓展并着力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等六大人才工程,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明确、措施明确、责任明确,把专项人才计划和重大人才工程办成龙头工程和示范工程,引领和带动整体人才队伍建设。
五是以打造人才乐居城市为保障,努力营造良好创业创新环境。以优质服务引留人才,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推进人才公寓建设;大力建设专业化服务平台,建立人才服务中心,开设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实行全程代理制,为人才创业创新提供热情、周到、优质的“保姆”服务。以感情引留人才,加强人才人文关怀,关心人才的工作生活,定期组织开展高层次人才体检疗养、联谊会等活动,建立政府与各类人才畅通的沟通交流机制,及时解决人才及其家属子女的工作、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的困难,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安下心。以良好的社会生态引留人才,用包容心态对待创业创新人才,不以胜败定输赢,既允许成功,也宽容失败,鼓励创业创新;开展人才表彰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业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完善城市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配套服务功能,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关心人才的政治生活,营造宜居宜业城市环境。
2011-08-10
徐毅,中共合肥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公室副主任。
吴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