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 (北京市隆福医院 100010)
庄歌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110004)
老年人口服用药应注意的问题
李红 (北京市隆福医院 100010)
庄歌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110004)
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各种机能都在逐渐减退。特别是人到老年,身体免疫力、抵抗力下降,易受各种疾病的侵袭,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往往需要经常口服用药来治疗各种慢性疾病。为了能让老年病人安全合理有效的用药,有必要向老年人进行正确的服药方法知识宣教,以提高老年病人的用药安全性。
老年人;口服用药;注意的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医学进步,人类寿命也随之延长,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已有统计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国内总人口的10%以上,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这说明我国已在步入老龄社会。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均处于衰退状态,多数老年人同时患有多种疾病,通常为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用药种类较多,药物不良反应也明显增加。因此,保证老年人有效、安全用药,是值得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老年人的生理改变,尤其是肝肾功能的减退,导致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功能减退,所以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是青年人的2至3倍。因此,老年人用药应该严格注意以下几点。
老年人应尽量少用药物,切忌不明病因就随意滥用药物,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延误疾病治疗。老年人因衰老产生的改变和疾病之苦,有些可以通过饮食(低脂、少盐、少糖、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和生活方式(起居有序、心情愉快、适当体力和脑力活动)的调整,以及不良习惯或危险因素(吸烟、酗酒、偏食、肥胖等)的纠正,达到身体健康、减少病痛、延缓衰老的目的。坚持适当的户外活动,保持乐观心态,防病于未然往往胜过吃药。
人与人之间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敏感性方面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每个人的病情轻重不同,而药品说明书上的用量只是针对普通病情规定的。因此,不能完全按照说明书上的用量服药,服药一定要遵照医生的医嘱。
老年人因多病,治疗时用药的品种也较多,约1/4老年人同时服用4至6种药,因此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也较大,且发生率与用药种数成正比。多种慢性病综合治疗时,用药品种应少而精,一般不超过5种。尽管老年人患病时可并发多种病症,但应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合理用药。一般先服用急重病症的治疗药物,待病情基本控制后,再适当兼顾其他方面的药物。谨防出现服药一大把,样样病都一起治的现象。
老年人的用药剂量应根据年龄、体重和体质情况而定。由于老年人对药物耐受力差、个体差异大、半衰期延长,对老年人用药剂量必须十分慎重。60岁以上老年人的用药剂量为成年人的3/4,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应当是成年人剂量的1/2或3/4作为起始剂量。为慎重起见,对老年人的用药最好从小剂量开始,如能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则可更准确地根据个体差异调整用药剂量。
掌握好用药的最佳时间可以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老年人一般都患有健忘症,常常忘了服药或不按时服药,为防止这一情况,老年人应当在家属、亲友的协助和监护下用药。按医嘱服药是提高疗效和避免意外事故发生的重要保证。
口服给药是一种简便、安全的给药方法,应尽量采用。急性疾患可选择注射、舌下含服、雾化吸入等给药途径。根据老年人的特点适当选择剂型与包装,从各方面注意,便于给药方案的落实,必要时给予指导或监督。选择便于老年人服用的剂型。有些老年人吞服片剂或胶囊有困难,尤其是剂量较大或药物种类较多时更难吞服,可能时选用颗粒剂。
采用正确的服药姿势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否则药效就会有所降低。口服用药不要躺着吃,大多数口服药坐着或站着吃都可以。服用片剂时要稍稍仰头,而胶囊则相反,要稍稍低头,使胶囊浮在水中,就很容易咽下去了。同时至少要喝100毫升左右的温开水,待药片送下后再稍等一到二分钟,使药物能顺利地通过食道进入胃内。
酒中含有大量的乙醇。乙醇除了加速某些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转化,降低疗效外,也能诱发药品不良反应。长期饮酒可能引起肝功能损伤,影响肝脏对药物的代谢功能,使许多药品的不良反应增加。特别是服药时饮酒,可使消化道扩张,加快药物的吸收,从而易引起不良反应。
老年人特有的病理,生理改变,老年人记忆力减退,服药的种类数量繁多,易发生漏服或将服药时间弄错和错服药的现象,老年人应该随身携带自制的服药小卡片,上面注明每天需服用的药物名称、作用、剂量、用药次数以及服药的时间,提醒自己或让家人提醒按时服药。
老年人一般都患有一种以上的疾病,往往需要同时服用几种药物,应该将所服用的药物放在清洁、干燥、固定的地方,不同的药物应该分格存放。药物由药瓶取出后,避免再倒回瓶中,以防整瓶药物变质及污染。定期检查药品的有效期,防止服用过期的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
总之正确的服药方法可以提高药物的吸收,增强药物的疗效,还可以降低药物的副作用,所以老年人用药要特别慎重,只有把握好老年人用药的注意事项,掌握好老年人使用药物的正确方法,才能保证做到老年人用药的合理、有效和安全。
[1]肖燕,钟婉茜,徐淑红, 吕洁梅,等.口服药提示卡在安全用药护理中的应用.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年26期:6394-6395
[2]佳尤.服药喝水也有大学问. 肝博士,2010年 03期,48-49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05.063
李红,工作单位:北京市隆福医院神经内科;
庄歌,工作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耳鼻咽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