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成药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探讨

2011-08-15 00:47:13高荣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21期
关键词:心痛胸痹麝香

高荣

(长春市第二医院 长春 130062)

现代医学认为,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心血管病成为全世界危害最大的疾病,据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人类死因79%,其中心血管病占首位,冠心病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在各种促动脉粥样硬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引起冠状动脉内膜粥样斑块积聚,破裂引起血栓形成,最终导致慢性或急性心肌缺血缺氧,因此,保证动脉就是保证健康。

祖国医学认为:心血管疾病的病因病机在中医学上应归属于胸痹,真心痛,掘心痛等范畴。早在内经时代就有类似记载,《素问,痹论》篇云“心痹者脉不通”冠心病病机主要为血脉不通,血脉不通是因为淤血和痰浊气滞,而瘀、痰、气滞的产生是长期以来脏腑失调的结果。实为寒凝、气滞、血瘀、瘀阻、痹遏、胸阳、阻滞心脉。

虚为心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临床表现多虚实夹杂,或以实证为主,或以虚证为主。

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最强调综合治疗,其中药物治疗占主要地位。中成药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令人瞩目的疗效。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超过70%的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长期使用中药治疗。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中成药,在改善心血管疾病临床症状等方面的疗效已得到广泛认可。特点:耐受性好,副作用小,并具有以下优势:(1)中成药治疗从整体调节入手,作用于各个病理环节;(2)中成药可以急则知其标,缓则治其本;(3)可用于术后患者长期使用;(4)使用方便,保证疗效。某些药费用低廉,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常用中成药有很多种,大致可分活血化瘀,芳香温通药,扶正养阴类。

(1)活血化瘀药侧重血液流变学改善。中国传统医学认为,胸痹,心痛为本虚标实之证,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血瘀常贯穿本病始终,因此,活血化瘀成为治疗胸痹心痛之根本大法。从现代药理学角度看,活血化瘀药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肌耗氧,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甚至可能具有溶栓作用。我们常用速效救心丸就是一种常用的活血化瘀药,根据中医“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理论,优选活血化瘀,开窍之中药川芎、冰片等,使冠状动脉的“不通”转为“通”达到活血化瘀止痛的目的。

(2)芳香温通药则侧重对血管的作用和保护胸痹,心痛虽证型不同,体质有异,然猝发心痛者,每由寒邪诱发,以芳香温通治标止痛多能取效。具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心肌缺血,保护血管内皮,阻遏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痰症,稳定易损斑块等。麝香保心丸-麝香,苏合香(人参提取物)、牛黄、蟾酥、肉桂、冰片既能迅速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快速治标,又能有效保护血管内皮,抑制动脉硬化,促进缺血心肌血管再生。君药、麝香有扩张血管,强心的功效。臣药、苏合香(人参,大补元气,益气生津)辛散温通,芳香辟恶,助君药加强芳香开窍之功。蟾酥止痛开窍,有强心作用。冰片,开窍醒神之功,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仅见舌下含服者偶有舌麻感,未见过敏、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减少、胃炎等不良反应(老年冠心病抗栓治疗中药特别关注外出血情况,避免出血的发生,未见不良反应)。

治疗心血管病,要注意功能盛衰和气血津液不足,虚证不外心的气血阴阳不足,气虚阳虚是心脏的功能不足,阴虚,血虚是基础无知的津血亏损。心脏功能不足的虚证,必然引起虚中夹滞的本虚标实证象。所以补虚之法,常配行气、活血、除湿、祛痰之品。活血祛瘀之法益气固脱,益气生津,扶正养阴类,生脉散,独参汤,人参养营丸,炙甘草汤。

使用活血化瘀,芳香温通药注意事项:过敏反应,口腔黏膜溃疡,糜烂性胃炎,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减少,血管畸形动脉瘤。有出血性脑卒中史活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或者再服用大剂量活血化瘀,可能与抗凝药产生叠加作用。随时监测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治标。芳香类,含有麝香,故妊娠妇女禁用,舌下含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唇舌麻现象,改为吞服后即可解除。

中药具有多层面、多靶点的干预特点,其中中成药使用方便,且对现代治疗中药补充。随着研究进一步深入,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讲更加明确,起在冠心病治疗方面讲显示出更加广阔的前景。

猜你喜欢
心痛胸痹麝香
张艳治疗胸痹临床经验
活血化瘀法论治胸痹
麝香保心丸
麝香保心丸
天津中医药(2020年5期)2020-06-01 12:16:06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勐腊毛麝香化学成分研究
心痛不如行动
心理与健康(2017年3期)2017-05-30 10:48:04
心痛的感觉
少先队活动(2014年6期)2015-03-18 11:19:33
人工麝香研究进展
辨证施护胸痹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