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超声诊断分析

2011-08-15 00:47:13刘慧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21期
关键词:血尿蛋白尿肠系膜

刘慧

(西安市儿童医院超声影像科 西安 710003)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又称胡桃夹现象(left renal vein entrapment syndrome)又称胡桃夹现象(nut cracker phenomenon,NCP),是由于左肾静脉受到机械性挤压后而引起的反复性、发作性血尿或蛋白尿。左肾静脉(LRV)在腹主动脉(AO)和肠系膜上动脉(SMA)间受机械性挤压后肾静脉血流回流受阻引起的左肾静脉高压现象,临床表现主要为血尿和(或)蛋白尿,伴或不伴精索静脉曲张。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是小儿直立性蛋白尿和非肾性血尿的重要原因。近6年来,我们对507例有不同程度的血尿或直立性蛋白尿的患儿进行了左肾静脉的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7月至2010年3月我院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07例有不同程度的血尿或直立性蛋白尿的患儿进行了左肾静脉的检查。年龄4~22岁,其中男265例,女242例。

1.2 方法

采用P H I L I P S H D I-5 0 0 0及PHILIPS IU-22的彩色超声诊断仪,凸阵探头,频率3.5~5MHz。检查当日嘱患儿空腹8~12h。首先仰卧位,观察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观察左肾静脉是否受压,并测量左肾静脉受压处与扩张处内径,用枕头垫于患儿腰部嘱患儿背伸(脊柱后伸位)10~15min后,再次测量左肾静脉受压处与扩张处内径,通过超声多普勒血流显象观察肾静脉的血流情况。

2 结果

507例受检患儿共检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确诊及疑似病例111例。其中男59例,女52例。观察发现仰卧位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变小,平均为19.55°;左肾静脉经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处可见狭窄的内径,平均为1.6mm。腹主左侧的左肾静脉内径扩张,平均为4.6mm,二者之比>2;背伸试验后,腹主左侧的左肾静脉扩张的内径平均为6.65mm,二者之比>4;彩色多普勒显示狭窄处的左肾静脉血流色彩明亮。

3 讨论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指左肾静脉(IRV)汇入下腔静脉(IVC)的行程中受到机械性挤压,回流受阻引起的IRV高压现象,是临床无症状血尿、直立性蛋白尿的重要原因。本病好发于青春期到40多岁的男性,主要表现为无症状性肉眼血尿的发作,有时可伴左侧腹痛和腰痛。血尿多在剧烈运动之后和傍晚出现,出血可反复发作,有时可伴有持续性肉眼血尿,其性别差异不明显[1]。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如为无症状血尿及直立性蛋白尿表现的患者,无需特殊治疗,随访观察病情发展。随患儿年龄增长,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处脂肪及结缔组织的增加或侧支循环的建立,淤血状态得以改善而症状缓解,所以,对于单纯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患者,表现为无症状血尿及直立性蛋白尿者可暂不特殊治疗,动态观察,故对于此病的确诊对临床治疗有着重大的意义。目前此病的诊疗措施仍在不断地改进中,肾血管造影和核磁共振造影成像可较明确显示左肾静脉受压。但肾血管造影为有创性检查,核磁共振造影成像费用较高,而超声检查方法简单,无创、安全、可重复、准确性较高等优点,为目前诊断该病的首选方法。

[1]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29(3):218~219.

猜你喜欢
血尿蛋白尿肠系膜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刘光珍治疗肾性蛋白尿临床经验
付滨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及验案举隅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3:52
贴敷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基层中医药(2018年7期)2018-12-06 09:25:46
巨大肠系膜血管瘤1例
血尿的梦魇 横纹肌溶解
中国自行车(2018年8期)2018-09-26 06:53:34
出现血尿必须上医院检查
人人健康(2016年21期)2016-11-05 11:05:31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
西南军医(2015年4期)2015-01-23 01: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