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颖 张春
(泸州医学院 四川泸州 646000)
儿茶来源于豆科植物儿茶树Acacia catechu(Linn.f)Willd.的枝干煎制的浓缩膏状体[1]。始载于《饮膳正要》,名孩儿茶。《本草纲目》、《本草经疏》中也有记载。在傣族、维族、蒙药、德昂族、藏族中药用[2~3]。
芦荟来源于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Aloe barbadensin Miller、好望角芦荟Aloe ferox Miller或其他同属近源植物叶的汁液浓缩干燥物。始载于《海药本草》,原名卢荟。《本草纲目》云:“芦荟原在草部,药谱及图经所状,皆言是木脂,而一统志云,爪哇、三佛齐诸国所出者,乃草属,……岂亦木质草形乎。”所述皆来源于芦荟属植物,与现今所用基本相符。
儿茶主产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带,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省区亦产,是一种典型的民族药。
库拉索芦荟主产于南美洲的库拉索、阿律巴、博内耳等小岛及西印度群岛,我国南方部分省区有引种,好望角芦荟主产于非洲南部,多为栽培。
儿茶呈方块形或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光滑而稍有光泽。质硬,易碎,断面不整齐,具光泽,有细孔,遇潮有黏性。气微,味涩、苦,略回甜。
库拉索芦荟呈不规则块状,常破裂为多角形,大小不一。表面暗红褐色或深褐色,无光泽。体轻,质硬,不易破碎,断面粗糙或显麻纹,富吸湿性。有特殊臭气,味极苦。好望角芦荟表面呈暗褐色,略显绿色,有光泽。体轻,质松,易碎,断面玻璃样而有层纹。
儿茶粉末呈棕褐色。水装片可见针状结晶及黄棕色块状物。
芦荟粉末呈深褐色至黑色。用乳酸酚装片,库拉索芦荟团块表面有细小针状结晶聚集成团,放置24h稍有溶解,团块上的结晶依然清晰。好望角芦荟团块棕色多角形,表面无结晶附着,放置24h,全部溶解。
儿茶:取火柴杆浸于本品水浸液中,使轻微着色,待干燥后,再浸入盐酸中立即取出,置火焰附近烘烤,杆上即显深红色。
芦荟:(1)取本品粉末0.5g,加水50mL,取滤液5mL,加硼砂0.2g,加热使溶解,溶液数滴,加水30mL,摇匀,显绿色荧光,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亮黄色荧光;再取滤液2mL,加硝酸2mL,摇匀,库拉索芦荟显棕红色,好望角芦荟显黄绿色;再取滤液2mL,加等量饱和溴水,生成黄色沉淀。(2)取本品粉末0.1g,加三氯化铁试液5mL与稀盐酸5mL,振摇,置水浴中加热5min,放冷,加四氯化碳10mL,缓缓振摇1min,分取四氯化碳层6mL,加氨试液3mL,振摇,氨液层显玫瑰红色至樱红色。
儿茶: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苦涩。归肺经,具有收湿、生肌、清热、止血等功。现代研究表明,儿茶对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4]、内氏放线菌[5]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烧烫伤、口疮、黄褐斑等。
芦荟: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苦。能清肝热,通便。国内外研究表明,芦荟对现代多种急慢性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对烧烫伤、切割伤等急性伤口有很好的治愈作用。它所含的羧肽酶、粘多糖对胃道十二指肠溃疡有很好的治疗作用。长期服用芦荟,对糖尿病、肥胖、高血压、癌症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正品儿茶与芦荟都是植物药的加工品,其外形确较相似,颜色相近,在临床调剂和基础教学中易被混淆,但二者显微、理化反应上差别大,在功效上相去甚远,临床用法千差万别,因此,应注意鉴别,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 贾敏如,李星炜.中国民族药志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
[3] 刘圆,张浩.中国民族药物学概论[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7.
[4] Li Z X,Wang X H, Yue Y S,et al.Study on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ut of the body of Cate chu in 308 individual clinical bacteria by new method [J].Chin J Infor Tradit Chin Med,2001,8( 1):38~40.
[5] Huang Z W,Zhou X D,Xiao Y,et al.In vitro study on the effect of a few kinds on natural medicine on the growth and acid production of Actinomy ces naeslund ii [J].Chin J Conserv Dent,2002,1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