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川崎病误诊36例临床分析

2011-08-15 00:44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15期
关键词:川崎黏膜实验室

山西省临汾市医院儿科,山西 临汾 041000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症,由于缺乏特异性监测指标,主要依靠临床表现来诊断,且其症状多样,早期又缺乏特异性,极易造成误诊,延误治疗。现对我院2001年至2010年近10年收治的小儿川崎病128例,其中误诊病例36例做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诊治经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误诊的36例病例诊断均参考日本川崎病研究委员会 (1984年)提出的川崎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21例,女15例,男:女为1.4:1,发病年龄3月至6岁,其中3月至1岁18例 (占误诊病例50%),1~2岁10例 (占28%),2~6岁8例 (占22%)。

1.2 临床表现:本组36例中,发热36例,发热时间5~15天,皮疹20例,颈淋巴结肿大12例,眼结膜充血26例,口腔黏膜充血皲裂28例,手足掌发红14例,肛周潮红脱皮12例,指趾末端脱皮28例。其他临床表现:咳嗽12例,颈部肿痛4例,惊厥1例,足背浮肿及触痛5例,膝关节肿痛3例,颜面及双下肢浮肿3例,解浓茶样尿2例。

1.3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32例,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28例,红细胞沉降率增快29例,血小板升高20例,血小板降低4例,C反应蛋白升高29例,血清白蛋白下降8例,肝功能损害5例,合并轻度贫血6例,尿常规异常4例。

1.4 心脏彩超:冠状动脉扩张6例,二三尖瓣轻度返流3例,左室假腱索2例。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速5例,T波轻度改变3例。

1.5 误诊情况:误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8例,肺炎3例,淋巴结炎7例,溃疡性口腔炎3例,猩红热2例,麻疹3例,药物疹2例,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急性溶血性贫血2例,病毒性脑炎1例,败血症2例,急性病毒性肝炎2例。误诊时间:最短3天,最长10天。本院误诊16例,从基层医院转入者20例。

1.6 治疗:所有病例在明确诊断后均给予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2g/kg,10~12小时输入,同时予肠溶阿司匹林30~100mg/(kg·d),分3~4次口服,连续14天,以后减至3~5mg/(kg·d)阿司匹林维持,36例均于治疗1~3天后体温降至正常,继续口服肠溶阿司匹林2~3个月,有冠状动脉改变者口服至正常停药。

2 讨论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症,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近年发病增多。由于本病可发生严重心血管病变,从而引起人们重视。该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全身性血管炎,可出现多脏器受累,故产生了临床表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易对医生的临床思维产生影响,容易发生误诊。从本组误诊的病例来看,分析误诊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临床表现不典型:川崎病发病形式多样,可累及多个系统,以消化道症状、呼吸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或关节症状为突出表现,故易误诊为各系统的常见病。当表现为发热、黏膜充血、咽部充血时易误诊为上感或口腔炎;伴发热、皮疹、咳嗽时易误诊为麻疹、药物疹、猩红热、肺炎;发热伴颈淋巴结增大时易误诊为颈淋巴结炎,反复发热伴关节症状、一过性皮疹时易误诊为全身型幼年类风湿关节炎;伴嗜睡、惊厥者易误诊为脑炎;伴黄疸、肝功能受损,易误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伴贫血、浓茶色尿时易误诊为溶血性贫血。

(2)临床医生对川崎病认识不足:川崎病诸多临床表现中如手足硬性水肿、指趾端膜状脱皮、冠状动脉损害等一般在病程1周后出现,因而失去早期诊断的价值。基层医师对此类病人接触不多,对不完全川崎病认识不足或根本不了解,常导致误诊。本组病例中20例从基层医院转入,导致误诊时间较长,增加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几率。因此,对不明原因发热≥5天者,尤其伴有眼结膜充血,唇红干裂等川崎病面容时应注意不完全川崎病的可能。

(3)川崎病缺乏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查:川崎病的各项实验室检查如血白细胞、血小板、血沉、C反应蛋白、血浆白蛋白等均缺乏特异性,从而易误诊为各种感染性疾病。

(4)对临床资料缺乏综合分析:典型川崎病的诊断较容易,不完全川崎病的诊断则较困难,临床应将不完全川崎病的症状体征与动态超声心动图、实验室检查结果相结合,必要时应动态观察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以便早期诊断及治疗,从而降低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

从本组资料来看,误诊的病例以婴儿较为多见,占误诊病例50%,发病年龄越小,临床症状越不典型,更容易导致误诊。总结误诊的原因,以下几点可以作为不完全川崎病的诊断参考,以预防误诊。①川崎病面容;②早期肛周脱屑;③男婴阴囊红肿、触痛;④卡介苗接种处再现红斑 (8个月内);⑤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血小板显著增多 (7天后);⑥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加快;⑦超声心动图提示冠状动脉扩张或动脉壁辉度增强;⑧有心脏杂音 (二尖瓣关闭不全或心包摩擦音);⑨低蛋白血症、低钠血症。

总之,川崎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导致误诊,延误治疗,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不典型川崎病并非川崎病的轻型,其冠脉损害发生的几率更高,从而提醒我们,对不明原因的发热,尤其是婴幼儿,应早期完善实验室检查、胸片、心脏彩超等,提高川崎病的诊断率,减少漏诊和误诊。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98-704.

[2]赵立健,韩波,韩秀珍.川崎病165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8,23(10):750-753.

[3]何莉萍.婴儿川崎病29例临床分析.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1,18(2):162-163.

[4]邵晓珊,杨锡强,赵晓东.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8,23(11):853-854.

猜你喜欢
川崎黏膜实验室
微软进军“工业元宇宙” 川崎要用HoloLens设备制造机器人
川崎病的研究概况及诊断治疗进展
伴急腹症的川崎病儿童临床分析4例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 例临床效果报道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