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寿,乌 仁,马 兴
(1.青海省天峻县草原站,天峻 817200;2.青海省海西州科技局;3.青海省海西州草原站)
柴达木地区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包含格尔木、德令哈、乌兰等两市三县三镇,总面积32.58×104km2。柴达木地区草地畜牧业历史悠久,是青海省畜牧业主要生产基地之一;是青藏高原气候向河西走廊干旱气候的过渡地带和生态系统保护的安全屏障。草产业是围绕牧草开展生产、利用、加工,产品系列化、质量标准化、服务社会化的新兴产业,是畜牧业的发展基础。柴达木地区草产业内容包含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其中以天然草场为主,人工草地为辅。人工草地从面积组成上看不足1%,但是,在一定时期和部分地区为畜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更是缓解草畜供求矛盾和推动仔畜牧区繁殖、农区圈养格局建设的有效途径。如何发展人工草地,建立富有柴达木地区特色的畜牧业发展秩序,无疑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1.1.1 资源丰富质量低 宜建人工草地166 km2。海拔2 675~4 000 m,气候高寒干旱。降水量自东向西递减,蒸发量自东向西递增。其中:年降水量17.8~197.5 mm,蒸发量 2 088.8~2 814.4 mm;年日照时数 2 800~3 532 h,年≥5°积温 1 589.5~2 690 °C,极端值-34.3 °C、+30.1 °C,日温差 12.7~19.8 °C,无霜期 75~126 d。年风天多,风级高,持续时间长。地面水资源短缺。土壤质地轻,盐碱危害严重。牧草生长期短,有效期4~7个月,比甘肃、陕西短 60~95 d[1]。干旱和盐碱交叉影响,据观察:在 7—8 月期间,干旱将导致部分地区人工草地灌溉周期缩短为10 d;紫花苜蓿在中度盐碱危害影响下产量下降幅度≥20%。地面水已基本为农业生产所用,人工草场灌溉多依赖季节性山洪和农业灌溉节余水。
1.1.2 基础设施薄弱 一是交通大畅而小阻。柴达木距省会西宁平均距离在600 km以上,属于青海最边缘的地区。境内干支公路纵横交织,但乡村道路路况差、死角多,相当区域颇受气候影响而不能通往。二是牧草加工基本动力——电力网络覆盖面小,相当地区草产品深加工受到无形限制。
1.2.1 牧草单位生物量高 全区年均日照率、辐射量、日温差为我国最高地区,光照资源丰富,日温差大,利于植物有机物质积累。香日德地区农作物小麦亩产高于1 000 kg,为世界之最[2];紫花苜蓿青干草亩产可达550 kg。
1.2.2 建设条件相对较好 多分布在山前平原及山前冲积扇以及山裙地带,面积大而集中连片,土地广阔,地势平坦,面积多数都在万亩以上。如天峻县生格乡野马滩、都兰县的察苏—夏日哈扇裙,可引水灌溉,极有利于开展规模化人工草地建设。
1.2.3 品种资源丰富 一是地方优良品种多,如芨芨草、老芒麦等,产量相对较高,适应性极强;二是可引进品种,如紫花苜蓿、沙打旺等,抗寒抗旱耐盐碱高产,其中如紫花苜蓿在较为良好的管理条件下能在-35℃以下低温中越冬,青干草可达15 000 kg/hm2,接近于草业发达地区的生产水平[3]。
1.2.4 地理特色明显 柴达木土地的共同特点是含盐量大,从而造就牧草干物质灰分高、适口性较好。据分析:牧草营养中灰分含量高于外地50%以上[4],是柴达木地区牲畜肉质鲜嫩香美可口的重要影响因素。
基本特点:一是面积少,目前人工草场面积仅有3 400 hm2,不到全区宜建面积的10%;二是生产投入水平低,灌溉没保障,缺乏管理,广建而低效,每公顷产量在2 000 kg左右;三是经营分散,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多以家庭为单元,面积在0.1~0.3 hm2;四是产品以自产自用为主,流通性差。
3.1 发展潜力
3.1.1 自然优势难以发挥 虽有日照强、温差大、土地连片等生产优势,但无霜期短、水资源有限、牧草地不能得到有效灌溉,加上盐碱危害,草地生产力低于一般水平。据调查分析:紫花苜蓿草场在粗放管理水平下,德令哈市青干草产量 5 100~6 000 kg/hm2[2 ],集约化条件下则为 15 000~17 000 kg/hm2,相差 10 000 kg左右。
3.1.2 规模生产不易形成 一是土地承包到户,从权属源头已经造成分散的经营状态,土地集中将有一定难度;二是产业在发展之初,牧草产品价值转换还有一定困难,将会影响农民积极性,据笔者在德令哈市的尕海镇了解,许多农民曾经因紫花苜蓿青干草销售遇到困难而弃草复耕;三是由于农业产值相对较高,人工草地生产大面积进行灌溉将无法保障,则必然影响大面积的规模化生产;再次,基础设施如电力、动力、乡间便道、水利条件将影响牧草产品加工等后续产业链延伸。
3.1.3 市场竞争后劲不足 产品品质和价格是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在品质上,柴达木地区有良好的环境做后盾,但省内外其它地区同样生产环境也无污染;在营养上,由于基础薄弱初级产品加工在一定程度上只能靠天然晾晒,成分损失较多,据有关资料分析:自然晾晒条件下紫花苜蓿主要营养成分较人工烘干下降低25%~30%以上[7];在价格上,由于生产加工规模难以形成,生产点零散,运距长,产量低,生产费用高,势必造成产品价格相对高于区外其它地区。据有关调查资料分析:完成牧草“生产—青干草调制”全道工序,德令哈年均需600~700元/hm2费用,省内的海东地区年均需450~530元/hm2,从而无形中削弱其商品的市场竞争力。
3.1.4 运输成本居高难下 如果开展境外市场,假使以区内经济中心德令哈起步计,产品运至省会西宁的运费目前最低也需要150元/t,仅此一项与省内海东地区相比成本增加150元。同时草产品在深加工过程中还将受到电及乡村公路质量等影响,运输费用将继续增加。据调查:青干草在乡村公路50 km/t的费用为150~200元,较交通设施发达地区高出40%左右。
3.1.5 产品区域流通优势明显 柴达木草产品虽然生产成本高,但若就地销售相对于区外产品销售价格低下。据在茶卡地区调查,当地紫花苜蓿青干草0.8~1.0元/kg,外地同等产品价格则达1.0~1.1元/kg,明显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
产业发展归根于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比较优势是产业硬化条件是否优于市场对象,从专业结构上讲应该是草地生产力水平依次为最高适应性>较高适应性>中等适应性。柴达木生产比较优势集中在光照与规模两因素,但不能与生产有效结合,草地始终没有脱离质量差的生产缺陷。市场竞争力是在市场机制下,由品质与生产成本等因素所决定的产品市场价格的较量。从生产潜力来看,柴达木地区生产环境存在先天性不足;从市场竞争力来看,交通区位低,在一定条件下加大了市场竞争力难度。
3.2 市场分析
3.2.1 市场需求量 国际市场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几国青干草年需求量约300×104t。国内仅柴达木本地区以及周边有较大的市场,年需量(青干草)约28×104t。由于周边地带草地退化严重且近期恢复困难,此况将持续一定时期,因此市场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此外,随农区牲畜圈养、牛羊育肥和德令哈、格尔木两市奶牛业等养殖业兴起和发展,草市场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大。
3.2.2 市场竟争力 目前草市场商家云涌,老牌企业实力雄厚,市场较为固定,占据份额大,竞争力强。就省内而言,省江河源饲料有限责任公司、三角城羊场等地方性草企业依据区位优势和经济辐射力,业务覆盖省内80%地区,目前柴达木草产业难以与其相比。
3.3 市场定位 根据上述分析,柴达木地区草产品市场应选择“内埠型”,即草产品销售应定位于本地区,其优势在于:一是牧草品种在区内均具有高度的自然和生产适宜性;二是草产品市场需求量大,营运成本低,相对外地利润空间大。
4.1 发展目标 努力实现和保持国内草业经济先进地区技术水平和经营理念,建设具有柴达木区域特色的人工草地,使其成为缓解解决天然草地草畜矛盾和改善草畜失衡状况的有效杠杆,确保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地区畜牧业健康发展。
4.2 发展原则
4.2.1 效益统一 制定措施,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再生盐碱化,保护生态环境;结合农牧区富裕劳动力分流,脱贫致富,提高草产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与乡村资源开发和区域性发展规划相结合,美化乡村风貌,建设区域景观。有效结合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保持安全高效稳产和可持续发展。
4.2.2 集约高效 以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优化生产结构,有效配置资源,增加土地投入,提高投入水平,增强系统功能。
4.2.3 适度规模 依托土地多样性和资源区域性特点,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优化区域优势和生产要素,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现发展系统整体效益。
4.2.4 优化区位 将中心区位、交通区位、经济区位和生产区位相结合,优先发展区位优势明显、市场相对较大、经济辐射功能较强、生产设施健全,自然灾害易发生地区;强化经济效益,延伸产业链,以比较优势带动产业发展。
4.2.5 激励机制 该地区农田与草地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反向差异明显,劣等农田更为显著[5]。因此,在草产业建设中保持宜垦草地生产与经济适宜性特性,有效建立退耕还林还草补偿机制,鼓励土地经营户参与草业化建设,以草促农,发展农牧经济。
4.3 发展思路 用科学的思想、方法、观点武装草产业,面向大市场,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发展产业。以草地生态发展规律为指导,建设与保护并举,协调开发与利用关系,实现草地系统功能最大化,建设友好生态环境;以经济规律为指导,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拓展产业链,改善经营方式,发展有序产业经营机制;结合柴达木自然特点和经济资源以及社会资源,互补优势,统筹规划,与时俱进,建设具有柴达木区域特色的草产业。
5.1 稳步建设 在数量上,突出区位优势,以乡或县市为建设单元,全面开展人工草地建设,力争用3~5年时间完成宜建人工草地建设,支撑起产业化发展框架;在质上,改造低产、中产人工草地,完善和加强生产基础设施,强化田间管理,改善生产环境,优质高效,以效益来实现人工草地产出功能的飞跃。
5.2 规划统领 依据区域内自然特征、适宜建植人工草地资源分布和掌握草业发展特征及规律,制定全区性草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以乡镇行政区域为建设单元,根据土地具体情况、畜牧生产类型、市场供需状况,规划建设植被品种和草地利用方式,确定生产建设规模和人工草地生产功能区,使土地条件与生产、经济、市场有机统一;以县(市)域为建设单元,根据绿州农业分布、水资源状况、交通区位、经济辐射能力、自然灾害频率、灾害程度、草畜供求关系等因素确立区域性生产中心,制定草产业发展规划,发挥中心区位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如都兰县应其中规划以香日德镇为生产基地,以交通和经济区为依托,积极向沟里乡、热水乡、香加乡牧业区辐射产品。要打破县域、乡域界限,突出经济发展中心,实施大融合,优化产业发展要素,建立优势互补、经济互动为内容的区域间草业发展经济合作关系。如:天峻与乌兰两县,天峻属纯牧业区,草地载畜量大,气候酷冷,草畜矛盾紧张,乌兰水热条件较好,宜于建设人工草地面积大,而牲畜存栏率低,两地合作则互利互惠。要打破草产品结构单一和初级品覆盖局面,积极向产业链位的深度延伸,建立草产品精饲料、粗饲料、犊牛羔羊饲料等多元化经营格局,丰富饲草饲料市场。
5.3 科技支撑 现代产业发展关键靠科技,科技靠人才,必须加强科技服务机制的建立和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围绕草产业发展主题,结合柴达木地区风大、干旱、盐碱等特点,建立科技研发团队,开展生产过程的攻坚战,占据草业发展的科技制高点;建立草产业科技网络服务体系,充实服务内容,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在提高和培养区域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大力培养乡土人才和生产能手,实现一村庄一技术人才、一经营户一生产能手,把科技送到千家万户,把问题解决到田间地头[6]。
5.4 整合资源 对影响产业的主要因素进行根本性的优化和组合,提升资源管理水平和产业运营能力。一是引技引智,联合相关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组织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携手共进,攻克生产难题。二是疏通流通渠道,整合资金资源。开放建设市场,对外招商引资,对内允许行政事业单位以及人民团体、个人投资入股参与产业建设。三是充分利用和借助现代生物技术、农业工程技术、生态建设技术等建立草业发展科学技术体系,装备草产业。四是分离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促使土地流向善于经营管理的农户中,从而提高经营规模和专业化生产水平。五是整合水资源。切入点是:从牧草生物学特性入手,选择抗旱品种;从资源节约入手,开发节水灌溉技术,修筑水利设施,走设施节水型发展途径;结合农业灌溉和农作物生长节律性,调济灌溉用水,利用时间差支持牧草生长。
5.5 跨越发展 要以现代的经营理念和生产手段武装和提升产业化机体,经营实现由传统化向现代化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柴达木土地类型多,地域性差别大,要积极引进和挖掘牧草优质种源,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建立优质牧草品种体系培育“当家”牧草品种,构筑种子工程。按照国内牧草生产技术标准和评价指标要求,开展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跟踪检查监测业务,打造绿色品牌工程。优化生产经营组织,建立和完善公司+市场+经营户+基地的经营模式,构筑生产专业化、产品标准化、服务系列化和社会化的产供销一条龙经营机制。建立全区性和县(市)、乡镇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充实服务内容,及时、准确地反映供销信息,活跃草产品市场,构筑产品流通和区域互动平台。
[1]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气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1:183.
[2]中国农业工程院,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农业综合开发研究课题组.柴达木盆地农业综合开发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研究报告[R].1986.
[3]郑建宗.德令哈地区优良牧草引种试验及建议[J].青海草业,1994,3.
[4]青海省海西州科学技术委员会.饲草作物营养分析[R].1976:8.
[5]郑建宗.柴达木地区农作物与优良牧草经济分析[R].2007:7.
[6]郑建宗.柴达木地区草地建设思路探讨[R].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