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志华
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发疾病,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免疫缺陷、纤毛功能障碍、遗传因素、阿司匹林耐受不良等,因此临床治疗比较棘手[1]。近年来内镜下鼻窦手术(endoscopic sinus surgery,ESS)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开展,使得鼻窦炎的治疗方法有了迅速的提高。但术后易复发,如何防止鼻窦炎复发是众多学者研究的关注点。本研究对我院40例行鼻息肉手术的鼻窦炎患者,术后配以糖皮质激素雷诺考特鼻内局部应用,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选取对象为2006年1月至2010年7月我院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共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4~71岁,平均50.3岁。手术后按时换药及鼻腔冲洗者36例。根据1997年海口分型标准[2],Ⅰ型1期3例,Ⅰ型2期6例,Ⅰ型3期9例;Ⅱ型1期1例,Ⅱ型2期11例,Ⅱ型3期9例;Ⅲ型1例。
1.2 手术方法首先患者取仰卧位,头高30°,并进行全身麻醉。用1%呋麻滴鼻液收缩鼻黏膜约10 min,以达到充分收缩术野的目的。参照Messerk Linger的术式进行鼻息肉手术,切除钩突、筛泡,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开放前筛,后筛,扩大额窦及蝶窦的自然开口。其中4例患者行鼻中隔矫正术,所有的患者行下鼻甲骨折外移术,以拓宽总鼻道,改善通气和方便器械进出鼻腔。没有同时行上颌窦根治术的病例。
1.3 术后处理患者于术后24 h抽出鼻腔填塞物,并行中隔矫正术的患者于手术后48 h抽出,抽出鼻腔填塞物次日用糖皮质激素雷诺考特喷鼻,2次/d,每次1喷,同时隔天用1%地卡因棉片(含少许肾上腺素)收缩麻醉鼻腔黏膜,并清除术腔伪膜及新生肉芽。术后4~7 d出院,1个月内每周1次门诊复诊,内镜下行术腔护理,酌情用500 mg生理盐水加24万U庆大霉素,500 mg生理盐水加100 mg氢化可的松及高渗盐水冲洗鼻腔、鼻窦。1个月后根据患者的术腔修复情况决定下一次内镜复查的时间及术后用药的情况,做到因人而异。术后进行随访观察至少半年。
治疗后随访发现,所有患者术后鼻通气均得到明显改善;17例头痛头晕消失;嗅觉减退者5例恢复正常;术后3个月经鼻内镜检查术腔黏膜完全正常者仅4例;随诊半年患者鼻窦炎32例术腔上皮化完成,8例复发,其中4例并发为变应性鼻炎。
鼻窦炎是指患者双侧鼻窦黏膜广泛的炎性及退行性改变,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3],多发鼻窦炎大多是为局部变态反应造成的。随着鼻内镜外科技术的发展,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仍有部分患者术后主观症状不能改善,从而影响手术疗效,并影响预后。
通过本研究临床治疗和术后随访,我们有如下几点治疗经验:①在鼻内镜手术中清除鼻腔,鼻窦内病变的组织,开放各窦口的同时,我们对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影响鼻腔通畅引流者,同时行鼻中隔矫正术及下鼻甲外移术,并为内镜手术创造条件,以达到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引流的目的。②辅以糖皮质激素雷诺考特局部应用。雷诺考特作为一种具有局部高效的糖皮质激素,可多途径阻断鼻腔、鼻窦炎症的发生,以往研究也证实它能更有效地缓解鼻窦的炎性症状[4],本研究在对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息肉手术中使用雷诺考特,取得了预期有效的临床效果。③科学的定期随访,督促患者,记录随访时的症状,体征等,总结临床治疗经验。
鼻窦炎和鼻息肉是相互影响,相互加重的,也互为因果关系。手术治疗可以切除鼻息肉和改善鼻腔鼻窦结构,帮助患者炎症消退,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就能达到根除鼻窦炎的目的。总之,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彻底清除病变是关键,临床疗效显著,在鼻窦炎的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阎萍.内镜鼻窦手术后随访及雷诺考特喷鼻的疗效观察.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18(8):477-478.
[2]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窦炎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海口).中华耳鼻咽喉科学杂志,1998,33(3):134-135.
[3]Galant SP,Melanmed IR,Nayak AS,et al.Lack of effect of fluticasone propionate aqueaus nosal spray on the hypotha1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 in 2-and 3-year old patients.Pediatrics,2003,112(1Pt1):96-100.
[4]项济生.类固醇鼻喷剂的临床应用.临床耳鼻咽喉科学杂志,2006,18(110):64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