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华 孙丽 田梁佳
不典型脑出血在临床上因症状不典型容易被漏诊误诊,与缺血性脑血管病难以鉴别,为提高脑血管病的确诊率,现将我科近两年收治的41例不典型脑出血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本组病例41例,均符合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诊断标准[1]。其中男26例,女15例,年龄52~78岁,平均61.5岁;有高血压病史25例,冠心病史5例,糖尿病史11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6例。血压偏低史3例。无典型的脑出血症状,如剧烈头痛、呕吐、颈强、意识障碍等表现。
本组病例仅有7例为活动中起病,其余为为安静时或睡眠中起病,表现为颈枕部痛8例、头晕15例、眩晕3例、肢体麻木7例,8例表现为头痛但不剧烈。均无意识障碍及脑膜刺激征。经CT证实为小脑出血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余为大脑半球出血,出血量在20 mL以内。经脱水降颅压及对症治疗后均未遗留明显后遗症状,基本康复。
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常见病之一,对于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史的中老年患者如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出现头痛、呕吐、偏侧肢体无力、失语、意识障碍等症状时,考虑脑出血的可能性大。但有部分脑出血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而是表现为头晕、肢体麻木、颈肩痛甚至胸闷等症状。头颅CT可确诊大部分病例,头颅核磁可发现CT不能确定的脑干或小量出血,能分辨病程4~5周后CT不能辨认的脑出血,区别陈旧性脑出血与脑梗死,显示血管畸形流空现象[2]。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多数为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并存,单纯高血压或动脉硬化者较少。其次为脑内动脉瘤:主要是先天性动脉瘤,少数为动脉硬化性动脉瘤、外伤性动脉瘤和真菌性动脉瘤。其他如脑内动静脉畸形、动脉炎、血液病等。偏瘫是诊断脑出血的重要依据之一,但较少靠近外侧脑出血因出血量小、脑水肿不明显,或是血液未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颈上神经节脊神经后根未受刺激,所以临床症状不典型,部分患者被误诊为血管性头痛、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脑血栓形成等。
60岁以上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机能衰退,反应迟钝、脑实质萎缩,脑室系统扩大,当出血量小,出血速度慢时因症状轻微更容易延误病情。医师应详细询问首发症状,发病诱因、既往病史及用药情况,仔细进行体格检查,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头颅CT可作为常规进行检查。对于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在治疗方法上,不要轻易行抗凝法,也不要盲目医用扩血管药物[3]。小量脑出血经治疗后可明显好转甚至恢复正常生活,但老年人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内尚有再出血之可能[4]。所以临床上如遇到类似病例应引起重视。
[1]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分类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1.
[2]王维治,罗祖明.第5版.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8.
[3]龙可刚.40例老年人不典型脑出血误诊分析.江西医学院学报,2000,40(1):140-141.
[4]Chen ST,et al.Progression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Neurology,1989,(39):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