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蒙城县猪场防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1-08-15 00:44何跃龙
中国猪业 2011年6期
关键词:蒙城县兽医局猪场

何跃龙

(安徽省蒙城县畜牧兽医局,安徽蒙城 233500)

浅析蒙城县猪场防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何跃龙

(安徽省蒙城县畜牧兽医局,安徽蒙城 233500)

疫病是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只有通过完善场、舍工艺设计、建立对生猪健康有利的生态环境,采取积极、稳妥、有效的动物防疫措施,才能达到预防、控制、消灭传染病的目的,保障生猪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从蒙城县猪场实际出发,分析了蒙城县生猪产业现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猪场防疫与环境控制的有效措施。

1 蒙城县养猪业基本情况

据2010年4季度末统计,蒙城县生猪存栏 52万头,同比增长18%,其中能繁母猪存栏 6.13万头,同比增长12%;生猪出栏128.3万头,同比增长22%。

现有规模养猪场1 700个,同比增长30%;其中万头以上猪场2个、5 000~10 000头猪场 6个,2 000~5 000头猪场31个,1 000~2 000头猪场56个;规模养殖比重49.1%。

2 猪场防疫现状

2.1 疫苗的来源

目前蒙城县猪场的疫苗来源有三种渠道:一是来源于蒙城县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占猪场用苗总量的85%以上,“中心”现有疫苗冷库一座,容积40 m3,下设19个乡镇生物制品供应点,疫苗从出厂至销售均采用冷链运输。二是来源于蒙城县兽药、饲料营销人员带卖的疫苗。一无冷链运输,二无质量保障。三是猪场从生物制品生产厂家邮购。

2.2 防疫人员的构成

目前在蒙城县猪场从事防疫工作的人员有三类,一是经过安徽省动物卫生监督所专业技术培训,并通过考试、考核取得动物防疫员资格证书的乡村动物防疫员;二是猪场自聘的防疫人员,是经过蒙城县畜牧兽医局和上级主管部门专业技术培训,具备动物防疫能力的协防员;三是猪场饲养管理人员,既没经过专业技术培训,也无防疫员资质。

2.3 免疫类型与密度

2.3.1强制免疫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口蹄疫、猪蓝耳病、猪瘟为生猪的强制性免疫病种,采取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政、技、企结合、全县联动、上下互动的做法,防疫范围广、密度大、效果好。

2.3.2常规免疫

即强制免疫以外的其他传染病的免疫,以日常性免疫为主,集中定期免疫为辅;总的看,仔猪、保育猪免疫率较高,能繁母猪、育肥猪免疫率较低。

3 目前蒙城县猪场防疫存在的问题

3.1 认识问题

蒙城县规模养猪场近几年来在防疫上,大部分猪场存在重治轻防思想,部分猪场猪瘟、猪蓝耳病、口蹄疫等国家强制免疫种类都能按照要求去做,但对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毒等免疫则抱着侥幸心里,得过且过,并且忽视场址的选择、场区合理布局、废弃物的处理、空气的质量等环境因素对猪场疫病控制的重要性,造成了猪场疫病的多发和蔓延。

3.2 防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2.1疫苗的运输和保存不规范

疫苗运输方法不当,疫苗从生产厂家到养殖户手中要经过运输环节,由于运输中缺乏必要的冷链设施,造成疫苗效价降低;疫苗保存方法不当,我县有些乡站误认为有些疫苗在常温下保存就是在当时外界温度下保存,没有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的保管条件保存疫苗,致使疫苗在有效期内提前失效而造成免疫失败,有些养殖户不懂得疫苗存放条件随疫苗类别和性质的不同而异,将购入的常温疫苗和低温疫苗都放入冰箱冷冻室保存,造成疫苗失效。

3.2.2疫苗的使用

免疫注射程序不合理,动物接种疫苗的日龄不同、疫苗接种次数不同、前后接种疫苗的间隔时间不同,免疫效果都会不一样,防疫员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忽视这些;由于接种的操作技术不熟练、经验不足或注射速度过快而引起注射剂量不足,出现打漏针、穿透针、空气针等现象;一些防疫员在注苗前对注射部位不能严格消毒,注苗后又将疫苗瓶随手扔掉,不进行任何处理。另外防疫员对疫苗使用有认识误区,疫苗质量的好坏是决定免疫成功与否的最基本因素,但由于基层防疫人员防疫意识淡薄并不能确保疫苗在要求的温度下保存,而且一瓶疫苗开瓶后当天没能用完,第二天接着使用,这是造成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

3.2.3 免疫注射操作不当

基层防疫员有很大一部分是诊疗人员,当他们给养殖户注苗时由于自身没有进行严格的消毒,把诊疗过程中携带的病毒带入了养殖场,从而造成交叉感染;注射部位没有进行严格的消毒而造成注射部位感染;针头没有及时更换造成的交叉感染等,这些都是降低免疫效果的主要原因。

3.2.4存在防疫死角

受多年传统观念的影响,基层防疫人员对防疫工作并没有充分的认识,上级的文件、会议要求虽然很紧,但基层部分防疫人员不能落实到位,防疫员责任心不强,不能积极克服困难 (养殖户排斥心理、养殖场处于交通不便的乡村、补免不及时),造成免疫过程中出现了防疫的死角、死面,给养猪业防控工作带来隐患。

3.2.5免疫档案不健全

一些养殖场多是记录何时免疫了何种疫苗、免疫了多少头猪等,既没有写疫苗的产地、批号、类型,也没对免疫的猪进行分类,更没记录免疫后观察的情况等,甚至出现漏记、错记现象。

3.2.6 疫情上报和处置不及时

有些养殖场发生疫情后,场主担心影响销售,包场防疫员怕影响自己的工作考核,迟报、瞒报疫情,结果导致疫情扩散和蔓延。

3.3养殖模式落后

由于受传统养殖模式的影响和经济条件的制约,我县近两年规模养猪虽发展迅速,但散养仍占相当比重,由于饲养管理、环境条件都较差,消毒及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不彻底,同时免疫注射工作量大,防疫员劳动报酬低,使得散养生猪免疫注射不彻底。疫情蔓延暴露了小规模生猪生产的弱点和弊端。因此,专家呼吁推进饲养方式的转变,逐步改变一家一户零星散养的传统方式,引导养殖户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推行集约化、规范化、标准化生产。

3.4 引种隔离措施不完善

由于蒙城县畜牧兽医局未能严格实行引种申请备案制度,致使部分猪场随意外出引种,既不深入了解引种地疫情,也不按照动物防疫法要求在引种后隔离观察,结果同时引入了疫病。

4 猪场应采取的防疫控制措施

4.1 强化猪场防疫意识

蒙城县畜牧兽医局应在猪场中加大宣传力度,坚决树立 “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生态养殖、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忽视防疫和环境控制的观念。

4.2 完善猪场防疫长效工作机制

由政府牵头,切实贯彻政、技、企联系制度。加强政府与猪场,防疫部门与猪场,政府与防疫部门间的沟通与交流,确保政令畅通、信息共享,有效提高免疫密度和质量,提高疫情快速应对和处置能力。

4.3 统一疫苗供应渠道、保证疫苗质量

要严格执法,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生物制品市场检查,坚决杜绝 “无证”经营和 “问题疫苗”流入市场,同时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生物制品供应网络,严把疫苗运输、保管、销售、使用的各个环节,确保疫苗质量。

4.4加强动物防疫员的专业技术培训

要经常邀请各级专家来蒙城县开展乡村动物防疫员、猪场专职防疫员技术培训,传授疫苗运输、保管、检查、使用、动物接种前的健康检查等知识,力保免疫操作规范到位。

4.5 建立健全猪场防疫、消毒档案和引种备案制度

各猪场要按照蒙城县畜牧兽医局统一印制的防疫、消毒档案填写要求,认真做好防疫、消毒登记,杜绝漏记、错记、不及时记的现象,确保记录真实、全面。

各猪场引种前应向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申报备案,并实地考察有无疫情;引种后封闭、隔离、观察15~20天,健康无疾病的方可入场。

4.6 及时做好抗体监测

县动物疫病防控中心根据各猪场免疫接种时间,及时安排抗体监测,采取积极、有效、合理的补防措施,提高免疫有效率、保护率,为其经验总结、教训汲取、责任追究提供科学依据。

4.7严格疫情报告与规范处置

猪场发生疫情后,按照 “早、快、严、小”的处理措施,场主和包场防疫员要在第一时间向各有关部门报告,并立即采取有效消毒、控制措施。县动物疫病防控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派人前往现场调查、处置,并按要求严格、迅速上报,对疫情处置要快速果断。

本人认为通过以上措施,可以使我县生猪产业的疫情风险降到最低,促进我县生猪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蒙城县兽医局猪场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对标一流 坚决打赢汾河流域治理攻坚战——访山西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局局长谢卓
2019年2月全国畜产品及饲料集市价格表 元/千克 元/只
2018年11月全国畜产品及饲料集市价格表 元/千克 元/只
蒙城县农机化技术推广培训的主要做法及建议
2016年5月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量
蒙城县小麦秸秆全量还田试验效果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