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伯平
(皖南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安徽芜湖 241002)
网络在机能实验学教学中的应用
丁伯平
(皖南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安徽芜湖 241002)
机能实验学是基础医学领域的一门创新实验课程,也是基础医学的核心课程。在机能实验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网络,可满足不同学历不同专业对教学目的的不同需求,同时有利于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激励了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对机能实验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网络;多媒体;实验教学;机能实验学
医学机能实验学是基础医学领域的一门创新实验课程,继承了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即“三理”实验课程的核心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后形成的一门全新学科。发展了综合实验、自主设计与探索性实验,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新技术的应用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实验教学改革的产物,也是基础医学的核心课程[1]。多媒体教学网络是把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和现代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手段,其技术开发与应用已经渗透到医药学的各个领域,极大地促进了医药界和人们相互间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在医学机能实验学教学上应用多媒体教学网络,使教学效果得到极大的提高。这一改革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及知识综合运用和科研能力,提高了年轻教师的科研能力。
机能实验学是医学基础学科,是培养2l世纪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学科之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等具有重要的作用[2]。机能实验学是一门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传统的讲述方法有时难以将具体的操作解释清楚。因此,机能实验室建立后,在专业教师和全体实验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进行了多次模拟试验,通过录像、拍照等记录下具体的实验过程,后期对图片进行编辑、制作,以图像的形式并配以详细的注释说明,制作出了机能实验学教学的多媒体网络录像与课件,使实验过程更为直观和形象。一方面可以把复杂的操作分解介绍,另一方面还把学生实验中不易观察到的结果展示给学生,使教学手段更加生动、灵活、丰富。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查看具体的操作步骤,这样既提高了学生们上实验课的学习兴趣,易于学生理解掌握,又提高了教学效果。在机能实验的几个不同阶段,网络教学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能。
1.1 基本知识与技能训练阶段
借助网络中心的设备,利用现有网络系统,把以前用录像机播放的实验录像内容,按一定顺序整理出来,进行图像和声音重新配置和优化,然后放于校园网的服务器或机能实验室局域网上。学生可以在教室、宿舍、实验室或电子图书馆等学校多种场所随时点击观看有关的实验内容,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点播的内容包括:动物实验的基本技能知识,包括实验操作(动物的捉拿、固定、经药方法,以及手术器械、常用仪器的操作等),各个具体实验的内容等。点播可反复进行,内容播放到任何一处都可停顿,极大的便于学生掌握基本技能。
1.2 创新性实验阶段
有计算机和网络的实验室可在业余时间向学生开放,教师可根据点播视听教材,对内容进行讲解、示范,以便协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课题,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训练学生操作的基本功,也大大增加了信息交换量,提高了教学效果。如通过网络录像可向学生介绍几种LD50的测定方法,并能客观的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同时结合新药研究的需要让学生联想如何评价药物的安全性等。使学生不仅学会了药物半数致死量的测定,还了解了药物安全评价的相关实验设计和理论知识。
1.3 综合性实验阶段
理论知识与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相关,以往某一门课的教师在实验课中无法顾及,而网络可综合三科的基本知识,精炼其要点,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为学生即将进入临床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在“神经体液因素对麻醉兔血压的影响”实验中,运用多媒体动画可同时观察到神经刺激对兔血压的影响,对于一些心血管药物对血压的影响可从机制方面来演示药物作用,并且此实验可进一步扩展成测定心室内压、心输出量等多种在常规实验中无法完成的内容,不仅扩大了同学们的视野,增加了其学习兴趣,更挖掘了学生学习的潜能。在影响尿生成的各种生理、药理因素实验中,可利用多媒体制作成色彩鲜艳、动画效果很强的肾小管各段各种离子和水转运过程,为学生复习生理知识,同时进一步巩固了利尿药的作用原理以及不同利尿药作用差异的原因。
网络虚拟实验平台系统的建立其最主要的优势就是进一步实现了资源共享,虚拟与真实测量结合,实现在线实验、课外拓展,并强化其辐射作用,具有最广泛的通用性[3]。虚拟实验室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延伸了网络在机能实验学教学中的应用,利用仿真实验让学生切身体会新药研究的基本过程,在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中从实验的基本原理到实验结果的处理与分析,各药动学参数的临床意义。让学生不仅巩固了病理生理学与药理学理论教学中一些抽象的知识,更使其理论结合实践、理论联系临床,解决了理论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困惑。
2.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型医学人才
机能实验学教学是医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启蒙其科研意识和全面提高其综合能力的重要基地。通过网络教学,不仅扩大了知识面,而且在知识结构与应用上给学生与年轻教师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空间;培养实验技能的同时,指导学生正确安排自己的实验,培养了其组织实验的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与愿望,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学目的。同时使学生在学习有关理论课时兴趣更厚、动力更强,基础知识更牢靠、更丰富,真正成为“实用型”与“创造型”人才。
2.2 满足了不同专业不同学历对机能实验教学的需求
高等医学院校为适应社会需求,培养临床、护理、法医等不同专业与从专科到研究生不同学历的医学人才,以及为成人继续教育服务。机能实验学是各类学习必修课之一,不同专业不同学历的学生,机能实验学在课时安排、内容与教学目的上都有一定的差异。而利用网络录像、多媒体,学生可依据不同要求有选择的打开相关内容,有的放矢进行学习,从而在根本上解决教师在实验准备与学生在学期结束考核上的矛盾。
2.3 有利于师生互动
教师通过网络将每次实验课所讲内容通过网络传输给各个学生,节省了教学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实验操作;学生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可通过网络查找解决方法,也可通过电子提问及时向教师反馈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针对这些问题予以解决并补充到以后的多媒体课件中。
2.4 节省教学资源
通过虚拟实验室,部分实验可在计算机上虚拟操作,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实验方法,同时节省了大量的实验动物与试剂。
2.5 激励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教师不仅要掌握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与药理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必须熟练掌握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关于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满足网络机能实验学教学的需求。为使实验得以顺利开展,教师还必须学会保护网络安全与解决计算机一般故障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学习进步。促进教师的知识结构由“单一学科型”向“多学科复合型”转变,教师知识结构得到更新。教学方法得到改进,综合素质将进一步提高。
2.6 教材与实验室方面
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学,促使《机能实验学教程》内容不断更新。使机能实验中心仪器设备能充分利用;促使创建机能学科网络化实验室与多媒体教学数据库,逐步建立“开放性”机能实验中心。
机能实验室的建立是笔者所在学校新的实验课程体系建立的重要标志。经过教学评估与交流学习,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培养目标等方面均日臻完善并具备了显著的特色。网络化教学使机能实验学教学不仅能系统地、渐进地实施课程培养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的多种功能,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和成功率,同时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不断创新的意识与精神。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还应更好地学习先进的实验技术,不断完善实验设计,开展一些较先进的机能综合设计性实验操作课程,为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提供理论联系实际、大胆实践操作和积极思考的机会,为学生发挥创造性的思维提供更多的空间。
[1]舒晖,羊牧. 医学机能实验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2):67-69.
[2]丁伯平,黄帧桧,程慧珍. 机能实验学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新趋势[J]. 医学教育探索,2008,7(7):739-741.
[3]丁伯平,黄帧桧.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机能实验学教学改革[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7(5):527-529.
G434
B
2095-0616(2011)11-138-02
201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