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应对洪水、火灾、地震、核化污染等大规模灾害,吉林省总结2010年抗洪实战经验,探索出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抢险救灾装备体系建设新路子。
以省内现役和预备役部队为主,抽组抗洪抢险、森林扑火、抗震救灾、核化救援、应急通信、医疗救援等6类12支省级、18支市级应急专业救援力量;以基干民兵为主,在60个县(市、区)组建200余支应急维稳和救援队伍,全省形成了与处置各类灾害相适应的三级应急专业力量救援网。按照均衡负担、利于发展的保障模式,由省里统一出资3700余万元为省级专业力量和应对大规模灾害预配和预储装备,各市(州)投入4000余万元为市级专业力量配备装备,共配备冲锋舟、植桩机、风力灭火机、生命探测仪、剂量测量仪等专业救援、防护和检测类装备器材5万余件,并将装备管理、维护和更新等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形成了长效保障机制。采取行业统管、就近存储的管理方式,由水利、林业、地震、人防等部门,按灾种分别负责抗洪抢险、森林扑火、抗震救灾、核化救援等装备器材的管理,高技术专业装备由省库集中存储,通用装备分散就地储备在灾害易发地区,以便于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