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内地综艺文化与台湾综艺文化的异同

2011-08-15 00:54:11许一婷
科技视界 2011年26期
关键词:综艺主持人文化

许一婷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1 内地综艺文化现状

1983年春节联欢晚会一炮走红,综艺晚会开始在年三十甚至其他传统节日里相继进入人们的餐桌;1990年 《综艺大观》、《正大综艺》和《曲苑杂坛》相继诞生,综艺栏目成为了千家万户周末休闲必不可少的期待。在走过八十年代的繁荣和九十年代的辉煌之后,2004年10月8日,有着14年历史的王牌综艺节目《综艺大观》告别荧幕,一个旧的综艺时代就此终结。近年来,综艺节目发展举步维艰。歌舞、小品、相声已经很难支撑起综艺节目的门面,综艺节目的公信力和美誉度全面下滑。让人值得欣慰的是,一些综艺栏目在内容、形态和制作理念上,或多或少做出了一些调整和探索,让我们嗅到了综艺节目一丝春天的气息。

1.1 媒体受众细分化

当传播从大众化时代走向分众化时代,电视也就相应的从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房市场。观众的文化修养、生活环境、经济条件、兴趣爱好和娱乐理念,都会带来不同的收视需求,而简单的“大拼盘”式节目往往就忽视了其中的差别,受众的分众化和对象化就必定要求我们的电视要细分受众市场,尊重受众的主体性和差异性。

1.2 节目内容跨题材创作

多年来,歌舞、小品、相声等国内综艺节目内容单调、样式冗长、各自为政、互不往来,而是随着综艺节目竞争力的弱化,各节目形式彼此渗透,互相融合。杂技、武术融入歌舞,成为舞美设计的重要元素;相声主动打破了和小品的壁垒,推出情景相声、化妆相声新样式;魔术同小品甚至戏曲嫁接起来。

1.3 新闻、娱乐元素的融入

新闻和娱乐作为目前电视节目的两大重要支柱,纪实和娱乐两大潮流不断冲击着综艺节目的创作。如今,各节目形态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兼容性和交叉性进一步增强,这也给综艺节目借鉴新闻和娱乐节目制作手法提供了契机。

1.4 互动性的全面介入

在当今的电视节目制作中,“互动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随着网络、手机的普及,电视节目的互动性又增添了新的互动方式和途径,为综艺文化的传播加大了力度。

2 台湾综艺文化的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台湾的综艺节目通过网络登陆内地市场,在年轻人当中刮起了“台湾风”。新颖活泼的节目形式、无处不在的平民意识制作和狂欢式的大众艺术理念,掀起了台湾综艺节目热的高潮。

2.1 节目形式新颖多样

《康熙来了》、《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女人我最大》一系列知名综艺节目充斥台湾。著名的脱口秀节目《康熙来了》一直引领台湾娱乐的风潮,新颖元素在这档栏目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康熙,一词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清圣帝玄烨,清装大戏与脱口秀节目究竟有何关联呢?其实,名称是从主持人蔡康永,徐熙娣的名字中各取一个字,拼凑而成的。如此吸引人的节目名称在第一时间就夺得了观众的眼球,播出至今它已经制造了许多热门话题,邀请不少话题人物,更因兼具了两个风格截然不同的主持人,而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娱乐效果。

2.2 节目内容日趋低俗

稀奇古怪的名称、犀利泼辣的言辞、热门争议的嘉宾话题,台湾的综艺节目以内地无可企及的开放性吸引着观众,但在这种开放的背后,我们看到了另一种隐忧,为迎合大众口味综艺节目无可避免的走向了低俗化。综艺节目多种多样,什么样的选题才能吸引观众,这不仅是国内也是台湾综艺节目目前面临的困境。电视节目需要独具一格的特点和不断更新的创新才能吸引观众,开放的话题能够给予综艺电视更为宽广的创作维度和想象空间,如果能同时兼具多样性和平民化,更有助于电视节目避免日渐低俗化。

3 内地综艺文化与台湾综艺文化的不同之处

造成国内和台湾综艺节目相距甚远的,无非是两者本身的差异,这样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节目起源时间不同

3.1.1 对于内地来讲台湾综艺文化起源相对较早,在经历了很长的发展后,节目形式日益繁多。由于台湾地区的受众接触综艺节目较早,在娱乐节目的理解和领悟力上更强,所以对于娱乐精神的观念上相对于内地更为开放,容忍力更强。

3.1.2 由于内地综艺文化起步晚,导致内地综艺节目相对于台湾来说形式、内容相对较少,发展也一直处于平稳状态,因而观众在收拾心理和容忍度上不及台湾观众。虽然近几年,内地的综艺文化也有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还是无法企及台湾发展水平。

3.2 节目形式方面不同

3.2.1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受众对电视娱乐综艺节目需求的千差万别,内地综艺节目的形式也日益多彩,访谈类、情感类、交友类节目越来越多样。《鲁豫有约》、《非常静距离》、《天下女人》针对明星的成名历程与心得,通过与主持人的对话,挖掘明星背后的故事,让观众换个角度看明星;《8090》、《心灵花园》、《人间》,通过解决人与人之间的误会,促进更好的沟通;《非诚勿扰》、《我们一起约会吧》,针对当下热门的“剩女、剩男”问题,引起观众的关注。

3.2.2 在台湾,综艺节目的方式更为丰富多样,从著名脱口秀节目《康熙来了》到益智类节目《我猜我猜我猜猜》,还有以女性形象为中心的《美丽俏佳人》、《女人我最大》各个都是观众热捧的对象。此外,真人秀类,明星访谈类,益智游戏类,综合舞台类节目越来越多的节目类型,让人们无论如何都能在里边找到自己喜欢的节目。

3.3 主持风格不同

3.3.1 主持人是电视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节目主持人所从事的工作也是很特殊的一项工作。[2]同时,主持人的主持方式也往往决定了一个节目成功的好坏。现在的娱乐节目与主持人的风格是相互联系的,随着时代的变迁,主持人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主持人的语言风格。所谓,言为心声,娱乐节目主持人的风格不同于其主持人的分格,首先语言更加生动活泼,思维反应更加灵敏,其次主持人风格更加生活化,娱乐化,时常出现风趣、诙谐的语言特色,精彩的言语能够审时度势,带动现场的气氛,提升节目的整体质量。

3.3.2 与台湾相比内地的综艺节目主持人在风格与语言上没有台湾主持人那么自然、生动、犀利,要想提高内地综艺节目的收视率和关注度,主持人的个性张扬非常重要。内地主持人的主持风格是根据内地综艺文化背景,以及人们的接受能力和喜好。内地主持人的语言风格相对于台湾比较保守,也是由大众的接受能力和文化背景所决定的,但只要是主持人语言风格够生动,能够引起大众的共鸣和喜爱,必定能企及甚至超越台湾。

3.3.3 与内地综艺文化所不同,台湾采取的是主持人中心制运作。节目的每个环节都是为主持人量身订造,以求最大限度展现主持人的风格,这样主持人就成了节目的代言人和“拉拢”观众的金字招牌。在台湾,综艺主持的普遍特点是幽默、搞笑,从某个角度上说,这与历史学家米什莱对阿伯雷的形容有相类似之处。“从古,老的方言,俗语,谚语,开玩笑的习惯语等民俗习惯中,从傻瓜和小丑的嘴角采集智慧,然而,透过这种打趣逗乐的折射,一个时代的天才及其先知般的力量,充分表现其伟大。”对于这种幽默、逗趣方式诠释的最好的是吴宗宪。无论是《周末八点档》、《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还是《爱九点半》、《案发现场》,吴宗宪参与成为了高收视率的保证。吴宗宪主持的精髓在于百无禁忌的逗乐和搞笑,他善于抓住每一个笑点和激发观众情绪的片段,加以放大,让现场“包袱”不断,笑声不断。当然,机智颇具书卷气的蔡康永、豪放大胆的小S和反应敏锐和独具风格的陶子,这些个性鲜明风格迥异的主持人点缀着台湾五彩缤纷的综艺世界。

3.4 针对对象不同

3.4.1 作为内地综艺文化方面里程碑式意义的“超男快女”,不仅是众多少男少女追逐梦想,展现自我的舞台,更是内地综艺文化发展史上瑰丽的一笔。这种平民式选秀热潮最大的魅力在于,强大的参与能力和互动性。人们通过电视这个媒体平台,结交认识更多的人,大大提高了大众的参与度和关注度,这对于加大传播力度,增加节目效果和影响力无疑有着巨大的助力。

3.4.2 与内地综艺节目所不同的是台湾综艺节目,还包容了多样的嘉宾身份和悬殊的阶层地位。从2004年开播以来,《康熙来了》收视率一路飙升,在台湾稳坐龙头老大的位置,除了娱乐界话题人物,《康熙来了》的触角还延伸政商界,前国民党主席连战,现任国民党主席马英九都曾作客《康熙来了》。嘉宾角色上至政界名流,下至普通百姓,这样的角色定位,使观众既可以从电视上看到身边熟悉的人或事,又能够接触到平日高高在上的大人物,既满足了观众们的好奇心,又拉近了政界和和平民之间的距离。如果把嘉宾局限在特定的领域,必然导致收视群体的单一化,不利于节目的长期发展,只有多样丰富,才能不断增添新鲜元素,使得节目的活力和影响力延续下去。明星也是普通人,让明星退去光环,跟主持人一起插科打诨,老友家常,真正实现了明星平民化,在内地的综艺文化恰恰缺少的就是这样的多样化。

4 综艺节目呈现内地台湾“融合潮”

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人们对综艺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加大。无论是内地还是台湾,相互参照相互渗透的“融合潮”愈演愈烈。

4.1 台湾团队转战内地

2010年初,[3]王伟忠、詹仁雄率领的台湾综艺团队转战内地,王、詹二人在台湾的综艺娱乐圈可谓举足轻重《康熙来了》、《我猜我猜我猜猜》等均是二人的杰作。这些节目的内容哗众取宠,无厘头,搞怪搞笑,说话自由,敢说敢做,这得益于台湾制作团队的优势,在包装形式及音乐等都有着内地无可企及的高度。由台湾“综艺教父”王伟忠携手内地推出的《幸福晚点名》和《华人大综艺》分别登陆江苏卫视、东方卫视,飘红的收视率证明了节目的成功。周稚舜认为,台湾制作人来内地,从长远来看对内地的影视文化将有更大的助益。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是时候内地节目也到台湾去生根发芽。

4.2 台湾名嘴内地淘金

“金融危机对台湾的综艺节目也有不少的影响,很多综艺节目都在缩编,现在台湾地区的比较多的就是访谈类的节目,因为成本比较低。”台湾著名模仿艺人九孔这样评价当下的综艺节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内地娱乐市场的“蛋糕”实在是诱人。在台湾,中视、台视、华视三家一向垄断全台的综艺市场,像吴宗宪那样以自己独特的搞笑方式走红,十属不易。内地广阔的发展空间,对台湾综艺主持人来说有着难抵的诱惑。以吴宗宪为代表的台湾主持人成为了最早的内地淘金帮。如今的吴宗宪在内地打开了市场,在内地娱乐圈如鱼得水节目遍地红。内地的综艺市场为台湾主持人提供了另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他们从这里面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得到了更高的提升,同时也为内地的综艺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内地和台湾的综艺事业各有特点,各有千秋同时也各有弊病。对内地综艺文化来讲,首当其冲的就是节目内容缺乏创意,虽然形式多种多样,但大多节目雷同复制一味模仿和借鉴,忽略了自己节目的风格和独特的节目定位;其次,娱乐节目数量整体偏少,主要集中地方台;最后就是形态落后,没能跟上时代的潮流,娱乐节目的目的就是要娱乐大众,但老旧的节目制作形式让很多节目都没能做到这点。

虽然台湾的综艺节目发展的红红火火,但其弊端也不难显现。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节目趋向低俗化,电视本身是代表着大众的文化需求,台湾综艺节目紧跟时代的潮流,贴近现实生活,迎合观众心理,单纯追求收视率,成为了导致节目日渐低俗化。

如何把综艺节目做得更好看更耐看,在观众喜欢的同时得到业界的认可,无疑是个难题。通过拓展多样性的话题、丰富采访对象的阶层、打造个性魅力的主持人和构建平民化的视角是综艺文化尤其是内地综艺文化发展的唯一途径。我们只有不断丰富和改善自身的缺点,使综艺节目回归单纯,还综艺节目以本质,才能迎来综艺文化尤其是内地综艺事业的崭新春天。

[1]朱羽君.减压阀:电视娱乐节目——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一[DB].电子传媒观察网.

[2]薛宝海.两岸综艺节目主持人何以有差距[OL].人民网.

[3]王岳.综艺节目呈现内地台湾“融合潮”[OL].搜狐网.

猜你喜欢
综艺主持人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谁远谁近?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综艺
传媒评论(2017年3期)2017-06-13 09:18:10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网络自制综艺的崛起
新闻传播(2016年1期)2016-07-12 09:2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