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洪
集贤县图书馆,黑龙江 集贤 155900
特色服务最早可追溯到1904年,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决定提供特殊文献为特殊读者服务。此后,一些国家纷纷建立了各种特色图书馆,有苏联的木头图书馆,泰国的水上图书馆等等。而国内现代意义上的特色服务,是从80年代末期开始,在京、沪等一些大型城市的社区图书馆中发展起来的,最早建立特色服务的是上海曲阳图书馆开办的上海影视文献中心。后来,陆续出现了许多特色图书馆和图书馆的特色阅览室,如北京服装资料馆,武汉当代作者代表作陈列馆等。特色服务开办10余年来,已浙渐为社会所认可,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特色服务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特色图书馆;一种是图书馆中的特色阅览室。特色图书馆是指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独特的馆藏资源及当地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专门收集某一方面的资料,针对某一领域的读者开展专门化服务。它主要适用于某些小型的图书馆,不具有普遍意义,而特色服务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仍是图书馆中的特色阅览室, 尤其是公共图书馆,收集文献资料的门类比较齐全。在此基础上,集中优势馆藏加以充实,形成特色馆藏,以开展特色服务,是80年代末期以来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一种发展趋势。本文想就此谈谈公共图书馆的特色服务
首先,在藏书建设上应形成自己的特色。它是图书馆开展特色服务的基础。没有特色馆藏文献资料作保证,特色服务便成了无米之炊,特色馆藏首先要全面,表现在藏书内容和藏书类型上,针对某一学科、某一专业领域的文献资料要尽可能收集齐全、面面俱到;在藏书类型上,注重多载体形式资料的收集,除图书、期刊、报纸等传统的印刷型资料外,电子出版物、网络信息等现代载体形式的资料也要尽可能收集齐全;其次,特色馆藏还特别强调藏书的新颖性,能反映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最新成果以及国内外最新的产品信息;第三,特色馆藏还表现在藏书应具有权威性。
其次,在读者类型方面,特色服务的读者对象比较单一,多是从事某一专业某一领域的专业工作者或是对此有兴趣的读者,并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读者群。他们利用特色文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研究或学习,以满足特定的需要。因此,读者类型以研究型或学习型居多。这类读者面窄,又相对集中,是很有开发潜力的一类读者群。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给图书馆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大连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大连图书馆为了营造优雅的读书环境和良好的文化氛围,还开展了读书沙龙、文化讲座、爱国主义教育等系列活动,使图书馆真正走进广大读者的生活中去。由大连图书馆白云书院举办的传统文化系列讲座,一经开讲就激起了广大市民的极大兴趣,200多座位的报告厅场场爆满,大多数读者还要席地而坐。平日或周末前来咨询或电话咨询的市民不断,一位年轻的听众称:“我们非常渴望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但我们知道的不多。不了解,何谈继承、发扬、光大?大连图书馆举办的这个系列讲座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了我们干涸的心田。”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广大读者对大连图书馆有了新的认识。
我馆是新扩建的大型现代化图书馆,其藏书特色化及开展有偿服务,对于改变图书馆馆员的开馆意识具有重大影响。它促使馆员们想方设法为读者服务,在求得生存的基础上创造社会效益,加强了图书馆的事业观念。我馆的信息部利用馆藏资源的优势,积极参与社会竞争。利用现代化的服务手段积极开发信息资源,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服务,使社会各界重视、了解图书馆。
有偿服务对图书馆无偿服务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也对办馆模式的探索有一定的启迪意义。为了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形成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大连图书馆还以本馆作为主要服务阵地,实行了“总馆+分馆”的发展模式,向全市扩展辐射范围。例如,在市中心地段与青少年宫联合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夜间图书馆——新世纪图书馆。该馆每天开放到22点,成为我市别具一格的夜间文化休闲场所。为延伸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范围,实行馆外流通,在社区街道、机关、学校广泛建立图书流通站和汽车图书馆,并在驻军某部黑嘴子船运大队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军营巡回书库,从而形成了立体网络式读书服务体系,力争全方位、多层次地为读者服务。
各图书馆要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首先进行“形象设计”。即该馆是专业性的,还是综合性的;人才特色及文献资源特色是什么;所处地区的文化经济状况与特点及读者的需求又是什么?在做好充分调查研究、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再进行地区性综合设计、规划,从而做到因地制宜,合理收藏,体现各馆特色。例如:1)新世纪图书馆是我馆在市中心设置的分馆,很受读者欢迎,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展示的图书、期刊、报纸等样样俱全,也为我市的经济腾飞、科技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区域性特点及发展目标;2)鲁迅路分馆也是我馆新设置的分馆,有关研究日本的历史及发展状况的文献资料在国内是首屈一指的,收藏范围既广又全,充分体现了我馆藏书的特色。
目前,虽然我国图书馆界的特色服务还在摸索阶段,但是可以断定,社会需要图书馆的特色服务。特色图书馆服务符合现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符合图书馆事业现代化、网络化需要。对于各级公共图书馆来说,只有改变传统观念,发挥主观能动性,广泛寻求全社会及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因馆制宜,积极开展特色服务,才能加大图书馆事业的开放性、服务性和产业化,从而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21世纪。
[1]黄恩祝.特色的公共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特色服务.中国图书馆学报,1996(5).
[2]常林.特色公共图书馆建设.中国图书馆学报,1995(6).
[3]田克俭.整体文献资源建设和资源共享.情报资料工作,1993(2).
[4]张玉礼.我国文献资源共享条件论.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5(1).